- 积分
- 10
- 下载分
- 分
- 威望
- 点
- 原创币
- 点
- 下载
- 次
- 上传
- 次
- 注册时间
- 2017-10-31
- 精华
|
马上注册,获取阅读精华内容及下载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现如今硬盘存储基本分为两大类,传统的以大容量为代表的机械硬盘(HDD)和以速度取胜的固态硬盘(SSD)。
机械硬盘,发展到现在技术已经非常完整。容量基本以500GB起步,一般家用能用到1TB-4TB左右,最高容量的机械硬盘也就10TB。价格300不到起步,每一GB价格连一元钱都不到,白菜不如。主要技术指标也就两个,转速和缓存。转速这个基本和10年前一样,主要受限于结构,台式机7200转速,笔记本5400转,企业级别会达到万转。缓存容量变化也不大64MB-256MB左右,当然这个指标是越大越好。最后可以说的是接口是S-ATA 3比使用同样接口的SSD要慢。
固态硬盘,未来市场的主导者,虽然大趋势价格是会逐渐降低。小容量规格的128GB-256GB的价格已经比较亲民了,但想体验到NVMe m.2接口的大容量固态硬盘,价格还是限制因素。如下选取固态硬盘的主要几个参数阐述下。
固态硬盘的接口。传统的Sata3,基本能最大利用此接口带宽,比用此接口的机械硬盘快数倍。但在固态硬盘中使用此接口的算是比较入门级别的最大容量也只有512GB,外观上犹如2.5寸的机械硬盘但轻如羽毛(相对而言)。容量再往上攀升能发挥SSD性能的接口一般是PCI-e和m.2接口这两种了。PCI-e主要用于台式机主板上而m.2因其小巧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上,现在主流台式机主板也会带。两者带宽和传输速率PCI-e 3.0 X4与m.2基本一致。
来自某SSD专业制造商的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m.2接口的SSD,穿着散热片马甲的m.2接口 SSD和穿着PCI-e接口大马甲里面是插着第一个m.2 SSD的SSD....
固态硬盘的主控芯片和闪存。主控芯片里面藏着算法和指令集可谓是SSD的核心,相当于CPU与电脑。好的主控对于SSD的性能也有着一定的提升,主控芯片架构类似手机芯片相交于CPU不算太复杂,很多厂商也能做出来反而intel的SSD产品优势一般。而闪存,目前分为三个档次TLC,MLC,SLC价格和寿命依次递增。普通消费级TLC足以,我们的手机基本上用的也是TLC,想想我们几年换一次手机?换的时候还未到达使用寿命呢,另外随着技术进步不用太特意注意TLC的寿命问题。发烧级选择MLC,企业级SLC。
注意事项
SSD有一点要注意,它有写入擦除使用上限。比如一款1TB的SSD它的TBW是640,意思是说理论上把这块1TB的 SSD容量全部用完再全部删除擦去,可以至少进行640次。如果按每天下载100GB计算,连续6400天,约17.5年就报废了。感觉我在说废话....
总结:
目前大容量SSD还是偏贵,建议系统和软件选择128GB-512GB的SSD,照片视频存储选择1TB以上机械硬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