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
- 下载分
- 分
- 威望
- 点
- 原创币
- 点
- 下载
- 次
- 上传
- 次
- 注册时间
- 2017-10-31
- 精华
|
8#
发表于 2017-11-25 10:51: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一共三个观点
第一专业水平对比 第二 成本核算 第三 物理规律限制
首先 做cpu的都是高手都是专家
能活的游刃有余的公司
都有这世界顶级的知识积累
有着世界顶级的经验
有着世界顶级的技术水平
有着世界顶级的设备
世界顶级数量的钱
和世界顶级的各类人才
那么干出来的事情
从概率上说 肯定比你更专业更贴合产品实际
so 从概率上说 你一个外行的想法 基本上没啥可参考意义
那么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具体来说
堆晶体管的能力发展的很快
基本上一年多就能翻一倍
但是做晶圆的能力增长很慢
到现在也就8--12-15寸 这种的了
也就是原材料本身 能提供的可以玩的面积 狠有限。
再这个有限空间上 会发生很多事情
先说本文第二个观点
成本
我曾经是设计空调的 cpu工厂里面核心位置的空调都是有着世界最顶级的过滤能力 这是要钱的
具体来说 一个芯片工厂10-20亿美元 其中空调3-4亿 并且每5年全部拆掉扔了换新的 还没算平时运行的成本
吧空气里面你想得到的各种杂质灰尘过滤的几乎一干二净
先说数量 再说过滤质量
直观感受一下
平时你走在大街上那种空气
一立方米平均
1亿个
各种大小的灰尘
cpu工厂最核心工位上是
1000个
就是为了保证 cpu这样微米级别 纳米级别的产品 不被污染 或者说 少被污染
举个例子 pm2.5是微米。cpu是12纳米 甚至现在 ibm在做5纳米的芯片研发
两者差了2000到5000倍
那么就需要比普通家用过滤器更加强大2000倍的空调去抵御灰尘
当然也包括了有机的无机的气体污染物等等
并且家用空调一小时吧室内空气循环个三五次就不错了 cpu工厂需要200次
也就是更多的风
那么过滤器本身阻力很大 需要的风还多
这个电费 想一想
过滤器定期更换
过滤器都是4--5级的层层多级过滤
前面几级几个月一扔 后面几级 半年到五年时间扔一次
脏的过滤器根本不循环使用 直接扔掉
这样成本就很贵很贵很贵了
贵到如果不依靠几千万几个亿的cpu分摊成本 那么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这仅仅是辅助性的空调
因为技术在进步 生产设备也要随时随地的更新
都是世界最顶级的机床 价格贵的要命
比如最核心的光刻机 一台接近十个亿人民币。根本不卖给中华人 三年 五年一个更新换代
扔掉 拿旧的机床去做低档次芯片去
关键是 因为技术在更新 这些机床3-5年就卖了换下一代更好的机床 否则就造不出好的cpu 卖不出去
那么无论是运行成本还是设备成本 都贵的要死
关键时刻到了
这么努力下 还带来一个问题
我们用世界最好的设备。技术 人 造出来的cpu不能保证每个都ok。有很多是废品
本来晶圆就几百mm的一个圆形 一共出不了几个芯片
你再放几个面积超大的cpu
这样出问题的概率实在是太高了
假设一个晶圆 以前小cpu 能在上面做100个芯片。每次成品率70% 每个成品卖1块钱才不亏本 毛利率20%
一个晶圆 卖出去了70块钱 我能赚14块钱
换大芯片 一个晶圆能做40个芯片 成品率30%。 毛利率30%
那么每个芯片我最少得卖5块钱一个吧
我才能保证跟以前差不多了利润率
那么问题来了
为了大个头 高性能的芯片 我比以前多花4倍的钱 但是仅仅带来2-3倍的性能提升
谁会买?
好了
成本问题算完了下面说技术性问题
芯片的尺寸受到运行频率的限制
一个信号脉冲应该可以保证在一个运行频率周期内 从芯片的一头走到另一头
也就是芯片尺寸小于一个信号脉冲的波长
光速是定的 运行频率是定的时候 想要大芯片的最大尺寸是有限制的
我们不能为了大芯片 就随便的降低运行频率吧。 不是没有 而是少
并且 我们的芯片频率是越来越高的
这就造成了如果不通过减少上面零件的尺寸 比如最小线宽
28纳米升级到14纳米再升级到10纳米
那么 就无法做出来随意大小的芯片了
这是物理规律本质上的限制
那么升级线宽的时候 就是需要用更好的设备的时候。
钱啊。
那么问题来了
无论从cpu公司专业程度上
还是成本上
还是物理规律限制上
你随便拍脑袋的想法
一文不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