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Touch ID四年之后,苹果iOS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今天的苹果公司正在延续着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梦想——不断创新:在iPhone X中引入了脸部识别技术 洞察未来在苹果Town Hall剧场,墙上挂着一句乔布斯报的名言:“你如果出色地完成了某件事,那你应该再做一些其他的精彩事儿。不要在前一件事上徘徊太久,想想接下来该做什么。” 自2007年乔布斯亲自推出iPhone,iPhone就成了苹果公司的摇钱树,现在又开始了重新规划。 传统iPhone(一个带有圆形Home按键的矩形)的极具代表性的标志,现在已经让位给了一个新版本,这就是iPhone X的外观,极窄的边框和顶部的一个切口。更重要的是,物理Home按键的作用已经没有了,而不是在采用虚拟键的方案,它已被完全抛弃。 iPhone X代表了自苹果iOS诞生以来苹果对整个平台计算的最大胆的反思。然而,在iPhone X过渡过程中,最让人担心、不确定和怀疑的是放弃了Touch ID,这在iPhone的前五代中还没有出现。 iPhone 5s推出Touch ID与iPhone X的新FaceID相似,Touch ID首次出现在iPhone 5s上,同期发布的新配色iPhone(较为便宜的iPhone 5c则没有)。当时人们普遍预期,较低价位的5c将推动iPhone的销售,当时业界倾向于低价的智能手机。 但恰恰相反,苹果的内部预测被iPhone 5s的创纪录的大幅增长的销量颠覆,显然,Touch ID的驱动了iPhone 5s的销量增长。 2013年,与iPhone 5s一同上市的,还有科技媒体广为赞誉的各种手机上市,包括HTC One、Google的Nexus 5、Moto X、诺基亚的LUMIA 1020 Win Phone、三星Galaxy S4和索尼的Xperia Z1。尽管iPhone 5s没有花哨功能,但iPhone 5s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 iPhone 5s帮助苹果构建了新一代的苹果iOS 7以及苹果iOS App Store生态系统的所有优势,这些功能和优势也惠及到了iPhone 5c,5c也击败了Win和Android的旗舰产品。然而,Touch ID(和支持它的A7芯片)是iPhone 5s的主要销售驱动原因,它远比廉价的5c销量要高得多。 Touch ID之前的世界在2013年iPhone 5s出现之前,如果您想保护手机,那么你需要运用密码锁定。事实上,因为输入密码不方便,只有不到一半的用户实际上运用密码。 在2014年WWDC上,苹果宣告其新的Touch ID从根本上提升了iPhone用户的密码安全性,并将运用率从49%上升到83%。 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几年前,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用运用密码(尽管大部分人的手机有密码,但很可能密码的设置很简单)。没有密码,任何人拿到你的手机都可以浏览你的照片,打开电子邮件,并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重设各种密码,实质上接管了你的数字生活。 Touch ID被使用得如此之快,是因为苹果公司以这样的方式让用户毫不费力地运用了这项技术。当三星,HTC等人后来试图复制苹果的功能时,他们采用的方案有显著的安全问题。比如将用户未加密的指纹照片保存到文件系统,全局可读(不设置任何文件权限),这样很容易让任何进程都可以轻松地读取和提取数据。 苹果并不只是引入了指纹读取器;它开发并公开了其全面的隐私政策和安全架构,确保手机上的任何使用程序都不能访问任何生物特征数据。这需要一个特别安全的构建在A7芯片中的Secure Enclave环境,苹果iOS和其它使用程序无法读取,一旦配置,操作系统只能验证注册的用户是否存在,而不是收集或储存生物特征数据。 苹果投入了大量资源来研究Touch ID,因为它比用简单的指纹识别技术iPhone更有意义。该公司还打算运用Touch ID支撑Apple Pay,并允许第三方使用可以运用但不是滥用的身份验证系统。 Touch ID的恐慌:这一切以前都发生过在刚推出Touch ID的时候,人们普遍不相信,而且更恶心的煽动性攻击苹果保护用户的能力。一位名叫Geppy Parziale指纹专家声称Touch ID在发布之前无法正常工作,他坚持认为传感器无法长期重复运用,一旦失败,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设备。 Touch ID发布后,美国参议员Al Franken立即致电苹果,询问一系列问题,包括Apple是否收集、储存、传输、备份或以其他方式共享用户的指纹数据,以使恶意用户能够冒用身份,因为一旦被盗,他们无法改变指纹。 黑客声称他们在实验室对一个人的指纹进行高辨别率扫描,并用激光打印机来伪造指纹模型来绕过系统。尽管Touch ID在其自动关闭之前提供了狭窄的48小时和五次身份验证尝试。 Touch ID的疯狂连续了好几个月,最后在Touch ID变得无可争议的情况下才消失,Touch ID正在大大增加现实世界的安全性,甚至有助于显着减少手机盗窃发生,这要归功于苹果的苹果iOS 7激活锁功能与增加运用密码安全性相关联。 还有人担心如果伤害你的手指会发生什么?窃贼在窃取你的手机的时候会不会切掉你的手指?或者你是罕见的没有指纹出的人怎么办? 当竞争对手推出自己的指纹系统时,即使是像HTC和三星那样的巨大的安全漏洞,也没有出现什么疯狂的愤怒。万事达卡最近推出了指纹信用卡,没有苹果的强大的安全策略,媒体也没有人关心。 “Touch ID疯狂”是一个人为制造的谎言,目的是推销耸人听闻的恐慌,一些同样的消息不断宣传,进步和煽动了从天线门到AntennaGate、BendGate。一旦他们意识到对苹果的业务没有任何影响,就会显著失去对这个故事的兴趣。 过去四年的Touch ID,苹果公司提升它速度,将其功能扩展到Apple Pay,然后将其转换为没有位移的固态传感器,以便于在iPhone 7上实现防水功能。今年,苹果开发替代性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并在用iPhone X采用了Face ID。 全新Face ID ...当不再用Home按键上光学扫描指纹,iPhone X的TrueDepth传感器是一个3D结构传感器,通过不可见光谱中的光来对用户脸部的轮廓进行成像。然后,该数据由新开发的A11仿生芯片中的神经引擎进行处理,以认证用户,而不考虑面部毛发,眼镜,帽子或其他细节。 在它的实际演示区,苹果公司展示了iPhone X在用户查看设备时,快速人脸识别技术的表现。认证过程快速,解锁设备以显示最近的通知,并允许用户向上滑动以选择运用使用程序。通过点击侧面按钮触发的Apple Pay,执行相似的快速人脸识别技术。 与Touch ID一样,苹果iOS 11可以轻松禁用生物识别身份验证,当你需要禁用时,按顺序点击侧面按钮五次就可以。因此,在不希望Face ID工作的情况下,你可以轻松的强制iPhone X要求输入你的密码。它也会在允许两次错误密码之后自动关闭。 苹果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苹果iOS的底层安全模型和结构传感器,早在2013年就从PrimeSense其获得的结构传感器3D扫描技术,当时Touch ID还是最先进的。 在苹果公司收购Touch ID之前,就像其他供应商都和AuthenTech公司在指纹识别技术上合作过,Google、Microsoft、Qualcomm等公司以前也与PrimeSense在 3D结构传感器技术方面有过合作,但没有哪家公司设法降低成本,像苹果公司一样,将其功能扩展到实际使用中。 苹果开发使用于iPhone X的Face ID的TrueDepth系统的3D技术组合包括去年初收购的Metaio和运动捕捉公司Faceshift的AR团队,和2015年收购Emotient的面部表情识别团队。 苹果公司还抢购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公司,从而形成了一个超强的专业团队,不仅提供面部识别,还提供了新的苹果iOS ARKit和Vision框架和使用程序,从Animoji到构建3D的平台,在Apple活动中为Snapchat演示了AR过滤器。 同样的老梗,同样的恐慌!可以预见,批评家已经开始行动,向公司暗示,Face ID 不可能真实工作。 Franken参议员再次给苹果公司写信,询问苹果是否收集和销售与用户面孔相关的数据,以及是否考虑了其机器学习模型中识别不一样的面部特征。 该调查讨论了与购物相关的生物识别技术,而不是苹果公司的Face ID(被作为诱导点击)。然而,Touch ID也是生物认证身份验证,而PaySafe对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消费者的调查实际上不太可能找到一组3000多人,其中一半在过去四年中一直没有运用Touch ID。 Ron Amadeo 为Ars Technica 撰写了一篇文章,宣称Face ID“会很糟糕”,尽管在第十一段他也承认:“我会承认我还没有尝试过Face ID”,在解释之前,“很难想像一个面部识别系统,搞定问题的方式是让手机对准你的脸”。 Face ID未来虽然有很多人担心,在看到屏幕前必须瞥一下你的iPhone来解锁有多么可怕,但实际的情况是Face ID不仅仅能替代Touch ID的所有功能,还可以处理诸如在阅读时保持一直保持手机亮屏。 当然,摆脱Home按键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缩小边框,在更紧凑的手机中提供更大的屏幕。 此前,我们注意到,苹果的高价位iPhone X使公司能够相对小众用户群体推出最先进的新技术。 然而,根据Creative Strategies的分析师Ben Bajarin调查,苹果公司的供应商在今年年底之前提供4000万到5000万台iPhone X的库存。这意味着假日季度iPhone的销售额将有一半是iPhone X,也意味着iPhone X销量在两个月内将达到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如此大量的Face ID用户意味着第三方开发人员将有充分的理由开发其TrueDepth传感器,利用其硬件创造出新的使用方式。当然,Face ID会自动在使用中替换运用Touch ID进行身份验证的功能。 看起来,Face ID就是那个下一步。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