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
- 下载分
- 分
- 威望
- 点
- 原创币
- 点
- 下载
- 次
- 上传
- 次
- 注册时间
- 2017-10-31
- 精华
|
2#
发表于 2017-12-1 10:53: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我个人是从I7 3770K升级到R7 1700的,对这方面应该还算有些发言资格。
“系统卡顿,反应慢” 基本可以断定是无脑抹黑。理由很简单,现在是2017年,不是1997年。完全不可能存在由于CPU性能不济引起系统卡顿反应慢这种情况。
AMD上代架构“推土机”性能奇差,但也就是单核心性能弱,跑很多游戏帧数偏低,发热大功耗大,仅此而已,并不会“系统卡顿”“反应慢”。鶸如推土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这一代进步巨大的Zen了。说句难听话,就是拿2007年的K8,酷睿双核,装WIN10操作系统,用老旧的机械硬盘,只要内存足够,系统清洁,也不会“系统卡顿”“反应慢”。
Ryzen系列CPU,同频单核心性能介于4代I7和5代I7之间。比如1700,完全就可以看作降频的,超频体质较差的6900K,磁盘性能也并未落后于对位的Intel平台。可以这么说,如果Ryzen经常卡顿,那一众用4770K 4790K 6800K 6900K的也会觉得卡顿,也会反应慢。这些人抱怨“系统卡顿”“反应慢”了么?没有,那Ryzen也绝不会遇到什么卡顿的问题。
至于“致命BUG”更是无中生有的无稽之谈。
“兼容性不好”,应该说是“较早版本BIOS对高频内存支持不佳”。随着1.0.0.6微码BIOS的推出,这一点已经基本不再是问题。我用的是洛极8GX2 DDR4 2400内存,价格最便宜的乞丐灯条,照样可以在Ryzen平台超频到3200使用(主板华硕X370 PRO)。
(时序很烂16-18-18-38,没办法,379元一根的RGB灯条,不能要求太高)
架构和工艺落后Intel两代,这点乍一看确实如此。但仔细分析一下呢?
首先Intel从4代到7代,提升是极为有限的。根据超能测试,同样4GHz,7700K相比4770K提升不过11.52%。Ryzen四核心CPU, 4GHz的表现应当介于4770K和6700K之间,和6700K/7700K 同频差距不到10%。
也就是说,乍一看“两代差距”的说法很是骇人,但好在这是两代牙膏的差距(一代牙膏以5%计)。
工艺方面,工艺确实拖了Ryzen 的后腿,无论四核八核,超频4GHz就是天花板了。实际上,RyzenCPU 8核心日常实用的超频频率为3.8GHz左右,高于这个频率会付出很大的功耗、温度代价。
Intel 4核心超频基本可以达成4.5(6代四核)——4.8GHz(7代四核)日常使用(开盖无保不考虑),即使8核心(6代8核)也能达到4.2——4.5日常使用。从这一点看,Ryzen工艺是落后的。但是,从能耗比方面考虑,Ryzen在3.8GHz以下,有着绝佳的能耗比表现,
(CinebenchR15渲染,多核心功耗测试,非AVX应用,不存在抹黑Intel CPU的问题)
1700作为8核心CPU,默认频率下功耗竟可与Intel CPU的四核心型号媲美。当然,这与其默认电压较低也有关系。而电压、频率更高的1700X,1800X,其满载功耗仍然显著低于Intel的6900K。
所以,Ryzen的工艺问题在于越过某个频率点(3.8GHz)后发热功耗急剧增加,4GHz则成为超频难以逾越的墙。但默认频率下,它的能耗比非常优秀。 “工艺落后两代”的说法,有待商榷。
Ryzen的深浅,Intel真的完全知道?从Intel在Ryzen发布之后昏招迭出的状况来看,这种说法毫无根据。
首先,Intel公关国内各硬件网站,大肆为7350K造势,甚至将其与1800X对比,测试项目则选用了光影魔术手、QQ影音等奇葩软件。引来骂声一片。
其次,Intel又将原定8月发布的X299平台提前发布,为了赶时间上市,放弃了钎焊而采用了硅脂。如7900X等部分CPU有两层PCB,推测为了赶时间,将原本用于LGA3467服务器CPU的核心转接而来。这也解释了为何7900X,7820X等CPU缺货严重。而更高端的7920X,7980XE依然遥遥无期。
而由于CPU功耗奇高,主板厂商没预料到采用8pin甚至8+4供电接口都难以满足CPU要求,生米煮成熟饭又没办法回炉,只能先修改供电散热片满足要求。据说第二批X299将标配双8pin供电接口。
以Intel在Ryzen发布之后,昏招迭出,左支右拙的拙劣表现来看,所谓“Ryzen的深浅,Intel完全知道” 真是臭不可闻。
最后,来谈谈Ryzen的游戏表现。目前Ryzen游戏方面算是一个短板,但“短”,我们也要知道他短在哪里。Ryzen CPU的游戏问题,集中体现在DX12游戏里搭配N卡的时候,此时帧数明显落后于IU+N卡。翻车最为突出的几个例子,杀手6,全面战争,人类分裂等等。猜想也许和N卡在DX12下调用CPU机制有关。
而奇点灰烬,古墓丽影10等DX12游戏,AMD已经和游戏开发商推出了更新补丁,优化了游戏表现。
至于大部分DX11游戏,Ryzen CPU落后并不多。
Techspot 30个游戏大作综合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几个DX12游戏AMD表现都不太好
AMD Ryzen 5 1600 vs Intel Core i7-7800X: 30 Game Battle!
但应该注意的是,Ryzen在DX12游戏里“翻车”,只是“表现没那么好”罢了,并不是说IU能玩,AU就不能玩了。将Techspot测试汇总,并将Ryzen5 1600默认频率(全核心3.3GHz)的游戏表现作为100%基准,那么:
R5 1600 (睿频3.3GHz)综合表现为100%
7800X(睿频4GHz) 综合表现为105.49%
7700K(睿频4.5GHz)为116.44%。
都进行超频后
R5 1600超频至4GHz,来到109.12%。
7800X 超频至4.7GHz,来到109.73%
7700K 超频至4.9GHz,来到118.99%。
这张图则是作者本人统计的按30个游戏的平均帧数,所得出的性能对比。
足见,公认的“游戏最强” CPU 7700K,超频至4.9GHz,在其最大的强项游戏里,领先同样超频的R5 1600,也不过9%而已(118.99/109.12)。至于7800X,由于架构变化,L3容量调整,再加上MESH总线尚未得到充分优化,导致其在游戏表现里高频低能。
这还是使用了GTX1080显卡,在1080P分辨率,并且大部分游戏保证了100帧以上的情况下得出的表现差距。如果是1440P,4K分辨率,或者进一步提高画质设置压榨显卡性能,1600和7700K二者的游戏差距将微乎其微。
这还是在Ryzen CPU DX12游戏下搭配N卡发挥不佳所测出来的结果。随着AMD进一步和游戏厂商合作推出补丁,Ryzen的游戏表现相信还会更进一步。
那么问题来了,伟大的Intel谆谆告诫我们,“要关注综合性能”;
1600和7700K
在7700K的强项“游戏”里,1600能达到7700K的9成以上实力;
在1600的强项“多线程应用”(渲染,转码),1600能秒7700K 10条街(CinbenchR15多核分数,4GHz 1600 估计1300多分,7700K 4.9GHz 估计1050分左右。不要说这只是跑分,实际Vray等渲染软件Ryzen恐怕领先更多)
你7700K的强项,我1600能做个差不多;我1600的强项,秒你10条街。伟大的Intel告诉我们,不要被核心数蒙蔽,“要关注综合性能”。我也认为,不要被频率、单核性能蒙蔽,要关注综合性能。
这还是拿价格低得多的1600去比7700K,如果拿价格接近的1700比7700K呢?
如果拿1700,去比连超线程都没有,目前单机大作满载占用率经常飙到90%的I5呢?
7700K单核性能确实强悍到无可挑剔,但体现在游戏里,又能带来多少优势呢?20%?30%?都没有,同样超频,7700K在自己的最大强项,Ryzen的最大短板——游戏里,其优势只有9%。
早在Ryzen发布的PPT里,AMD便给出了1800X的CinebenchR15单核心分数。与6900K对比,同样是162分(6900K单核4GHz,1800X单核4.1GHz,1800X分数经我验证是准确的)。
所以,对于单核心性能,AMD根本就没有避重就轻,也根本没有必要避重就轻。先不谈多核心战未来这种玄幻的东西,就说单核心,你单核心性能领先又如何?大部分游戏里帧数根本快不到哪去,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玩星际2造满200人口看幻灯片的。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同价位产品如此没有竞争力,那么Intel该如何遏止Ryzen的强劲势头?
当然是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散布各种谣言,造谣,抹黑对手产品,杜撰出Ryzen“卡顿”“反应慢”等种种问题。ZOL恬不知耻地说AMD“避重就轻”不谈单核心性能,便是典型性的造谣。
很多人对于问题,“宁可信其有”,便刚好落入Intel的圈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