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获取阅读精华内容及下载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书接上回帖子: 圆梦童年:古董东芝Tecra500CDT不通电维修 https://www.chinafix.com/thread-1378590-1-1.html (出处: 迅维网) 虽然主板修好了,可能正常用了。但是,原机自带的16M内存 和 一条小的32MB内存有点不够打呀。所以,我就想能不能让它再完美一点呢?比如让它的内存到顶配?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这个机器最高可以支持外部扩展128MB的EDO内存:
然后目前手里的这个32MB的内存颗粒如图:
型号是 GM71VS65163ALT5,通过查阅手册可以知道它的引脚定义:
然后单颗容量是4M x 16bit的,即8MB的颗粒。 这里有几种改法,一种最简单的改法就是找到单颗是32MB的颗粒,把现有的4颗换成32MB的,这样就凑齐128MB了,但是!!别忘记手册上写的是,当128MB的时候,也是仅仅支持单颗8MB(4Mx16bit)的颗粒拼成的。也就是使用不同的RAS/CAS信号。 所以我们只能增加同容量的,或者大容量的,但是,即使是大容量的颗粒,由于主板BIOS或者MCH的设计原因,也只能让单颗使用前8MB了。 经过苦苦搜寻,找到一颗引脚完全兼容,并且容量大,还价格便宜的颗粒型号:HM5113165 按照每个颗粒主板最大只能识别到8MB计算的话,想要实现128MB,就需要16颗,而这个内存条正面已经贴了4颗了,所以我们再买12颗就可以了,然后其中4颗可以贴到内存条的背面的空焊盘上。但是,剩下的8颗怎么办呢? 我们先来看看原厂的顶配内存条是怎么玩的吧:
这是我在老外的网站上找的一个图,是这个东芝笔记本电脑的顶配128MB的内存条,这。。。。有点欺负人了,不讲武德,哈哈哈。不过呢,咱们也有土办法,那就是经常改装U盘的朋友非常熟悉的——叠叠乐! 就是把多个芯片落在一起焊接,因为内存颗粒的接线比较特殊,基本上数据线、地址线都是接一起的,然后通过控制线区分不同的颗粒。而数据线一般是占用整个处理器的位宽分块独立的。所以,反映到咱们的叠叠乐焊接的时候,其实也应该是大部分信号线接一起的,只有个别控制线单独飞个线就好了。 所以,经过一顿对照引脚定义分析,其实就一个RAS线需要单独飞,其他线路,全焊接到一起就可以了,说干就干!
全新的EDO内存颗粒到货,然后开始焊接:
这是飞完之后的样子,图上的两组飞线分别是叠叠乐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再加上原板上的一层,一共是三层芯片罗列焊接在一起的。然后这两组RAS分别接到背面金手指的这个位置:
它们分别是下面的信号:
然后装机测试!
发现不识别。。。。。点不亮机器。 没事,继续排查,经过我对信号线的一顿测量,发现信号线接的都正确,但是就是死活不认。我怀疑可能跟数据线上挂的颗粒太多了,导致信号线的对地电容增加,从而让信号在产生的时序上存在偏差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全部RAS信号上都增加一些上拉电阻,让它们把RAS信号的时序向后拉一拉,也许能成。先是板子上的正反两面的RAS信号:
将原有的静电TVS管拆掉,换成4.7K的电阻上拉到3.3V电源上。 然后就是叠叠乐的最上面的两层,由于没有找到4.7K的电阻了,于是就用2个10K的电阻落在一起并联变成5K的电阻,分别将它们俩也上拉到3.3V上:
然后再次上机测试,成功点亮!!并且认到了!!
然后进系统也一切正常:
不过,为了严谨起见,还是跑一下memtest86吧,经过55分钟的测试,终于全部跑过了!
至此,这个古董东芝的内存就达到顶配了!!哈哈 看到这里,肯定有些朋友会有疑惑,内存条不是都有一个SPD嘛,用来存储配置数据的?对,没错。但是,SPD是仅仅在SD内存条上才开始批量出现的,虽然EDO内存条在部分产品设计的时候考虑过,但是市面上的大多数EDO内存是没有SPD的。比如本文的故事主人公——这台东芝古董的EDO内存,就是没有SPD的。而它的时序和容量检测等,都是依赖于主板的BIOS的。而在EDO之前更早的FPM内存,也是没有SPD的。FPM内存的裸颗粒芯片常用于8086/8088的计算机。后来80286开始,FPM内存变成了内存条,只不过那时候的FPM是30针的单列直插内存条。后来到486/586的时代,EDO内存逐渐普及市场,那时候的EDO主要是72针的单列直插。而这里的586也就是奔腾一代。后来奔腾二代以后,基本上都是SD内存了,SD内存就都带SPD了。 然后涉及到的资料都上传了,然后还有些资料在上一篇帖子里已经上传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上传了。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了,感兴趣的朋友帮忙点赞加分吧,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