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查看: 546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评价小米、华为、三星、苹果、微软等手机品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来自 LAN

马上注册,获取阅读精华内容及下载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如何评价苹果、三星、小米、锤子、魅族、华为、中兴、酷派、联想、oppo、vivo、一加、乐视、htc、nexus、索尼、摩托罗拉、LG等手机品牌?

2#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8-1已更新,联想……

对这些品牌的评价可以弄出很多本教科书。网上已有多如牛毛的分析和评价所以我尽量从被忽略的方面着手。仅代表我的印象和看法,努力一本正经不开玩笑,不免评价各品牌的售后。欢迎更专业的同行指正。

苹果——iPhone和android手机是不对称竞争,在此不比较iOS和android或手机的硬件参数。从另一个不常被留意的角度——内在设计来说说苹果手机。对于我而言拆每一型号的iPhone手机都会心生赞叹。如果iPhone的内在如同瑞士机械手表一样充满了工业美感与精密,那么多数的android手机尤其是国产机是电子,当然也可能是做出花的CASIO电子表。每一个型号的iPhone都能拆出没完没了令人发指但又值得把玩的细碎零件和螺丝。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以我多年阅机的经验虽然螺丝多寡和品质无多大关联,但如果连螺丝都很牛逼那通常这个机子不会差,这种例子参见拆一次就不想拆第二次的Vertu。下面是我心目中苹果手机巅峰之作是iPhone4拆出来的部分琐碎零件。iPhone6当然也有漂亮的做工,零件之复杂和琐碎不弱于4(稍后会介绍),只是我认为不如4诞生给同时代行业带来的震撼。
从左至右分别是开关键、静音拨杆、SIM卡弹出杆……以及双层子母螺丝杆!!!还有多少人没留意iPhone4的SIM卡捅针其实是牛逼轰轰的液态金属公司所制!
PS.关于Liquidmetal(液态金属)资料见http://appleinsider.com/articles/10/08/17/liquidmetal_created_sim_ejector_tool_for_apples_iphone_ipad及中文瘾科技http://cn.engadget.com/2010/08/28/on-liquidmetal/及http://cn.engadget.com/2010/08/18/apple-purportedly-utilizing-liquidmetal-alloy-in-sim-ejector-too/
这样的精致的小零件在iPhone手机中被传承下来。例如iPhone6里的SIM卡弹出杆(黄圈)
留意红圈位置的将钢制螺柱嵌入CNC铝合金制后壳的工艺。
iPhone4的中框,真想对某粗粮说:这才叫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iPhone4的中框,真想对某粗粮说:这才叫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

很多国产android手机在发布会上很喜欢炫耀自己比iPhone更薄,这没什么可炫耀的。多数android手机为了达到或超越iPhone6的厚度使用的是双面胶贴合工艺,只有iPhone仍然使用大量的螺钉和卡扣工艺,这种工艺在一体机中实现起来相当有难度。这意味着更高的设计成本,也意味着机壳框架在加工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去车出更多的固定卡扣位,更意味着更精巧和精确的做工。这样的设计、加工成本以及背后的研发周期和良品率是多数国产品牌不可能承受得了的。从结构方面来说,多数android手机就像充满了胶水的板式家具(有些甚至不可拆卸)。而iPhone简直就像充满精妙榫卯工艺的实木家具。
最好的例子是iPhone6的苹果LOGO,iPhone6的后壳谍照刚出来时LOGO位置是空的,大家都猜想苹果是为了解决铝制机身屏蔽信号问题而预留的信号出口(下图来源网络,侵删)。

真机出来后才发现和信号完全无关,因为这个位置嵌入的还是金属LOGO。纯粹就是为了更漂亮!费了大功夫先镂空再镶嵌营造出完全不同色泽和质感,如同它本来就长在那里一般。这样的处理方法意味着高精度的加工工艺也意味更高的成本,除了苹果还有谁会为了一个LOGO费那么大劲和承受良品率下降的风险。
留意LOGO金属牌和后壳之间围绕LOGO密布的焊点,如果是别的品牌我相信可能会用双面胶粘处理,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得不从网络上截取一张镂空的后壳照片的原因,因为LOGO焊接太牢固无法取下。

当然有人会说iPhone能做出来是因为卖得贵,但同样在4-5000价位的三星、HTC旗舰全是双面胶工艺。当然,双面胶是好东西,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好东西,好的双面胶可以代替螺丝。这不是我说的,这是3M强调的,而事实也是如此。iPhone当然也用双面胶,他们会用最好的。我举个例子,iPhone的电池是用双面胶粘在后壳上。自iPhone5起换了一个有意思的双面胶,是一个单向拉扯不留痕的双面胶。捏住预留的黑色部分往充电口方向拉可以完整的把整个双面胶扯出且不留任何痕迹。这个真心好玩,iPhone6也用了这个双面胶,建议用6或6S的朋友送客服拆机时要求自己玩一下。我猜是3M的不留痕技术,希望能有供应链朋友赐教。而如果是普通双面胶粘贴的电池通常得用撬棍来拆,操作起来那叫一个粗暴,对电池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损害。
下图来源Mydrive
双面胶在手机上的应用由来已久,事实上我也不反对在后盖、LCD模块等大型分离部件上用双面胶,只是一方面如果双面胶用不好可是容易出现显示屏缝合不严起翘的问题,更不用说维修后二次粘贴的严密。我个人很不喜欢不够严丝合缝或发出怪响的感觉。另一方面如果能有更精密的工艺避免使用双面胶我会更喜欢,哪怕为此可能售价贵一些。我相信iPhone就算减少使用螺丝卡扣工艺一样会有大批人购买,反正普通人谁会关心内部采用什么样的工艺。但iPhone仍然这么做出来是因为苹果想这么做、能这么做和喜欢这么做!即便是选择与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背道而驰的工艺。类似的执念除了iPhone也只有死而未僵的诺基亚曾经拥有。双面胶在手机上的应用由来已久,事实上我也不反对在后盖、LCD模块等大型分离部件上用双面胶,只是一方面如果双面胶用不好可是容易出现显示屏缝合不严起翘的问题,更不用说维修后二次粘贴的严密。我个人很不喜欢不够严丝合缝或发出怪响的感觉。另一方面如果能有更精密的工艺避免使用双面胶我会更喜欢,哪怕为此可能售价贵一些。我相信iPhone就算减少使用螺丝卡扣工艺一样会有大批人购买,反正普通人谁会关心内部采用什么样的工艺。但iPhone仍然这么做出来是因为苹果想这么做、能这么做和喜欢这么做!即便是选择与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背道而驰的工艺。类似的执念除了iPhone也只有死而未僵的诺基亚曾经拥有。

以此Lumia800祭奠抗摔的诺基亚
蓝色聚碳酸酯外壳和紫圈的蜂窝状塑料内框吸收跌落时能量,蓝圈的铝合金支架分散外壳应力,最右的不锈钢框架起结构支撑作用,中间红圈的看得出显示屏背后是一整块厚度可怕的CNC铝合金加强背板!最下面黄框是整个手机的拆机钥匙——锁止杆(所以外表无任何螺丝)。温良外观下十足的诺基亚式机械暴力美学。

言归正传,情怀二字是某锤手机带进了手机市场,但在我看来唯一具有匠人情怀的只有iPhone,也只有在iPhone身上还能看到在智能机时代已极少见的机械美感。
很明显,苹果是以产品为主要导向的强势品牌,但求一切尽善尽美。市场策略方面不像国产品牌那么多花招。至于问题——封闭的、换个铃声加个音乐都有小麻烦的iOS双面性、没了乔帮主后苹果创新乏力的问题还有硬件配置落后等等已经被各种机构评述得很全面不必赘述,而不断改善效率和人机功效后的Android平台后已不是当年吴下阿蒙,苹果从行业领先慢慢转变为某些方面的跟随者。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各android品牌为差异化堆砌硬件搞军备竞赛,这个见仁见智我不暂时不趟浑水。
关于创新乏力这个事我觉得需要换另一个角度来看。从科技方面看来可能如此,但别忘了苹果同时扮演时尚风向标的角色。金色iPhone刚上市时很多人吐槽为“土豪金”,但各家品牌都悄悄跟进推出了金色。难道这金色是各品牌自己灵光乍现、英雄所见略同的选择?金色手机在苹果之前叫土豪,苹果之后叫时尚。为什么金色在iPhone使用之前你会嫌土不考虑但现在却手持金色手机毫无违和。你以为是你或你手上的品牌设计师慧眼独具挑选了正确的颜色?为什不是赤金色、暗金色、钛金色或铂金色而是这个金色?因为这个金色是苹果的设计师从数以万计的颜色中反复斟酌后挑选出来的颜色,再被各品牌跟随。如果别的品牌设计师不知道自己的设计能不能被市场所接受,最保险的办法莫过于看看苹果选了什么颜色和做了怎样的设计。类似的例子还有扁平化、双面玻璃和斜边切割……对了,在时尚界通常不会叫创新,称为引领!这一点,《穿普拉达的女王》有着最好的解释。

售后服务,苹果的售后服务政策是唯一一个能让中国消费者尽可能体验原汁原味美式售后服务风格(即以换代修)的手机品牌。试问还有哪个手机大品牌(不要和我说三码五码机)全型号在中国这么玩。以换代修政策对消费者而言是获得实惠的一种方式,毕竟出了问题软件升级搞不定就给换新即便只是翻新都能令大部分人开心,对大部分客户来说本来只是死机或打不了电话,苹果非但给我修好了还把我弄花用旧的外壳也免费换了多开心。但就是这么一个远高于中国手机三包规定的好政策还会被CCAV在315晚会抨击(原因各位自己去搜索,不想再费劲解释)。但这政策优点明显缺点也很明显。美国这么玩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高得吓人的人力成本(如果采用本地维修当时会需要大量人力)所以采用天才吧更换方式既解决了服务覆盖问题又不会大量增加人力(此处为猜测,我真不了解美国售后,欢迎同行指正,我虚心请教)。但中国不同,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钻漏洞的能力。iPhone在二手市场尚且一直是最保值的手机何况说将旧机换成新机后再售出,所以以换代修不仅消费者开心黄牛更是做梦都要笑醒。这政策被国内与黄牛勾结的黑心售后服务中心给搞残,多少人赚得盆满钵满,否则路边怎么会有那么多加400换机的服务。另一方面再怎么说这也是返厂维修的一种形式,总体平均时间肯定会长于当地维修。从第三方(忘了是谁查到再补充)提供的2015年十大手机品牌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来看苹果排行垫底。无论如何,苹果也意识到问题存在从iPhone6S开始结合国情减少以换代修,此后的苹果售后服务怎么走还得拭目以待。停止以换代修后苹果要面对繁重的配件供应资源再分配的问题,如此会很考验仓储及物流内功和网点管理功力,据说大量三星售后人去了苹果,如此苹果可能会得到三星蹂躏维修站20年的内功也不一定(在三星部分会说)。
PS.以换代修看起来好像花了很大成本,其实不一定。苹果选择这种方式可以把配件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地方集中处理,在终端提供少量周转机即可。这种方式首先品控更容易,其次相比于全国授权本地维修后配件资源全面分散备库的方式节省了大量配件资源,也就是说资金占用远低于后者(所以三码五码机基本上都这么玩)。而且我认为苹果之所以这么做,其中一个原因是出于对自身产品低故障率的自信,否则如果高故障率的话这种方式必然崩溃,这个道理可能专业售后人员会明白。至于具体到消费者个人如果是我,我不一定愿意以修代换,因为我知道我买的新机基本上可以确定主板全新。但维修更换后的主板就不一定不是修过的。这一点各位自己斟酌吧。

结束了只生一个好的iPhone之后,来看看滥生后群魔乱舞的android生态,先来简单看看android圈是什么情况——android发展到现在普遍认为已经失去Google的控制,各家拿到系统后都会该换自家UI,结果除了早期以外后来的android手机全都活生生的阉割了android原生的“搜索键”只保留三按键,对此有些同学一头毛线——”啊?搜索键是什么鬼?“。不仅如此各品牌还阉割了大量的Google内置应用连Google的Play也给掐了。因此评论认为谷歌并没有直接从android上盈利,我印象里Google的商业构想是为了引流和广告,但目前看来具体到各品牌手机上和Google没多大关系,坊间偶尔传说android3.0起Google不允许定制UI也遭到一致抨击没有下文,至此我只能小人度君子之腹阴谋论认为各android手机为Google大数据提供数据来源但纯属瞎猜。
好,android生态发展到现在,真正闷声发大财的是那些品牌呢?蓝绿?幼稚了。首先必须是ARM!!!所有的CPU用的都是ARM的架构(Intel对战略失策悔得肠子都绿了)。其次是高通、三星、TSMC、索尼、LG、JDI、美光、TI、德赛……这些芯片或LCD等模块供应商、还有富士康、和硕这些代工厂。智能手机市场的兴盛热闹了很多供应商。倒反是Google这一头显得相对寂寞,在android方面除了提供点版本更新服务外好像没别的事可干,基本上属于这种情况——
”我在iOS商业广场旁边弄了一个免费游乐场,看到大家玩得挺开心我就放心了。来来来!各位看看我手上的广告单“  
”滚!!!“

下面正式进入血海一片的Android手机品牌……我仿似听到远方游乐场角落的草堆里还有个弱柔的声音,是幻觉吗?

三星——必须首先说三星。先清楚三星不止是一个手机品牌而是一个巨型的战力可怕的航母战斗群。普通人熟悉的三星是Galaxy手机和家电,实际上三星跨界了地产、造船、汽车、冶炼、国防、金融、电子、机械、航空、医疗……三星几乎就是半个韩国。在所有的手机品牌中,三星拥有唯一的完整的世界顶级的产业链,还具有强悍的垂直整合能力。简单来说,所有手机品牌里只有三星拥有能生产所有手机核心部件的产线(能有潜力成为第二个的只有没落的索尼)。单凭这一点注定三星拥有别的手机品牌无以伦比的强悍又快速的推新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也不会存在别的手机品牌产线断货的问题。有分析师评价得好,三星通常不扮演创新者而是跟随,灵敏的嗅探着所有电子行业的风向,只要闻到利润的血腥味立即会调动可怕的产业链快速切入并推出比市场开拓者性能更强售价更低的产品填充整个市场(土拨鼠索尼这个梗下面会提到)。因此三星是个火云邪神一样的对手,因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快速的市场覆盖在手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三星能很快的捕捉市场的风向和消费者喜好,只要市场想要的三星在嗅到后都能极快的抢在其他品牌之前在新机型中加上去抓住眼球形成市场热点,至于是否实用或有什么用……Who  cares!!!,有没有未来……Who cares!!!。2010下半年到2013年是Android手机阵营王位争夺最白热化的时候,没有谁能确定智能手机的未来应该是多大尺寸屏幕最好,是5寸或6寸?还是乔帮主坚持的3.5到4寸单手能操作的小屏?(更大屏的需求留给iPad解决)。三星也不知道,但采取了粗暴又有效的策略——将所有尺寸、所有价位、所有功能、所有类型全面覆盖。
尺寸方面:既有3.0寸的Galaxy Y,也有大至带电话功能的7.0寸的Galaxy Tab P1000,恨不得覆盖精确至每0.1寸。(以下部分系列名省去Galaxy 前缀)6价位定位方面:有400元的W、Y、Ace……也有4000~5000的旗舰S和Note,还有8000到上万的臻和大器系列。更不缺痛打中端客户软肋的2000左右的Mega和Grand,除了旗舰S还有次旗舰S Advance和次次旗舰 Premier。价位覆盖至恨不得每间隔100元一个系列。
功能方面:你们喜欢什么三星都能弄出来,双卡双待早就是三星从功能机时代玩剩的不需多说。喜欢三防的有S Active和Xcover,喜欢投影的有Beam,怀念全键盘的马上就有Chat和Pro,怀念翻盖的有大器,想要手写笔的有Note,想要NFC的马上给电池加上NFC天线给推出增强翻盖。想要更牛的摄像头的有S Zoom。觉得曲面屏酷炫的立即从实验室推出全球首款曲屏机Round。
      产品种类方面:平板看起来不错,7.0到10.1三星全有。听说苹果可能要搞手表,Gear马上上线。相机能不能装Android?Galaxy Camera来了……
      产品系统方面:除了android,有Window Phone的Ativ S,还有Bada的Wave……
      就在短短3年内三星推出了20多个系列几百个型号覆盖相机、手表、平板、手机……各种系统各种需求的各种年龄段各种身份的人群无缝覆盖。这背后没有资金、研发能力、完善的配件供应链、售后服务等强有力的保障和整合能力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在这些方面试问还有谁能具备?这!就是三星令对手胆寒恐怖之处!市场表现也证明了三星的胜利——2012年,据Canaccord Genuity的数据三星和苹果在2011年第四季度瓜分了智能手机市场95%的利润,虽实际情况待考证但那时的三星不是竞争,是碾压。
        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评论谈笑风生似乎觉得一切顺理成章,那几年是国际大牌间的厮杀血雨腥风(国产品牌还不敢跃1999线雷池一步,今天牛哄哄的小米也还在种子刚发芽阶段),那年的HTC如日中天刚刚登上全球仅次于苹果的第二的宝座,三星哪个系列拉出来都并非尽善尽美,精细做工拼不过HTC,Touch Wiz生涩难用……奈何三星不是用某个机型在PK,而是双旗舰(S+Note)携领下的众机群殴,冷战时期令整个西欧胆颤夜不能寐但没有发生的苏联数以几万计坦克洪流真实的在那几年从诸品牌身上碾压过。毫无疑问,三星全线开花的策略成功了,但这策略唯三星能用。今天我们认为是三星的双旗舰策略成功了,但不要忘了掩护这双旗舰背后的二十几个系列几百个型号。
另一方面,从纵向android系统不断升级的硬件需求维度来说,那几年远远不同于今天的性能过剩,android系统效率尚不完善,面对顺滑的iOS系统android手机唯有硬件堆砌。说白了就是CPU和RAM的军备竞赛,这不正是芯片大厂三星的本行吗?对于别的品牌而言,和三星拼硬件简直是和军火商的儿子比枪多。数数三星的军火库,除了AMOLED、Exynos还有DRAM内存技术、NAND存储,以上这几样,不可一世苹果的iPhone、iPad上的A系列CPU到现在为止都是三星在代工(A8后TSMC分走了一部分但最主要还是三星),显屏方面三星是产能比夏普稳定可靠的供应商(最宝贝的Super AMOLED只给自家,别人有钱买不到),NAND更不用说。可以说三星打个喷嚏全球手机品牌都要发高烧。除了这几样被忽略的还有摄像头和电池技术。所以比起来,HTC或其他除了玩玩一体成型或抚摸奥氏体还有什么核心技术可言?别的品牌当然可以弄高规格的CPU和内存,但一来得看高通的眼色和产能,二来才提出硬件规格,三星更高规格的换代产品已上市。三星简直是用短跑的速度跑马拉松。
       但是!
       快是三星的利刃也是反噬。在快速的产品线铺开和硬件堆砌换代过程中三星忽略了外观设计和结构材质。三星被市场诟病的千年大塑料、傻快效能低、暖手宝、系统臃肿难用、堆砌一堆无用功能(眼球追踪之流)在S4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S4那营养不良的ABS塑料中框薄如纸片的后盖和惊人的耗电量再加上易脱落的BilingBiling的电镀层……要不是看在那块AMOLED的份上我会直接丢到垃圾桶。市场强忍了S4后在S5身上爆发了,更别提随后iPhone6的发布消弭了三星大屏的优势,形势急转直下……
       中壳部分——左边S4右边S5。S5用料还是比S4好一些,这么说吧,每十个多2两ABS塑料。
S4后盖,不说了,至少能保护电池不掉出来S4后盖,不说了,至少能保护电池不掉出来

      以三星的能力有没有办法像HTC那样做一体成型?当然可以,但这会和三星当时奉行的快速推新策略相左,并且和可换电池扩展内存卖点相左。此外别忘了三星是以等级森严为特点的韩国企业,官僚作风如同幽灵一样存在于三星各个事业部之间,颠峰时期的三星唯我独尊天下我有,无视市场对更好外观更好材质的呼声。千年大塑料又如何只要硬件够快自然有消费者乖乖买单,除了堆砌硬件快速覆盖之余集中精力搞差异化,实验室弄出了很多华而不实的功能——眼球追踪、浮窗预览、手势感应、智能暂停等等说白了都是利用前置摄像头的软件技术,再加上一堆无法卸载的预装软件不仅让系统变得更臃肿难用还加重了电池负担,完全无视了MIUI之流对对市场的引领。甚至推出Bada意图抗衡Google,完全忘了老对手诺基亚是怎么死的……结果是2014年三星手机销量下滑40%(当然还有国产品牌崛起的原因,国产品牌部分会说),丢掉了android头把交椅。不过永远不要低估三星学习和自省的能力,摔倒后一向能够很快的爬起来,于是在S6之后看到了下饺子一样冒出成堆的金属机,自带软件也变得随意卸载、UI每年都在精简精简越发好用……

      等等!金属机难道不是Note4开始吗?Note4不叫金属机,那是金属包边机,切割给你看

      对比一下,右边那货(Note5)才叫全金属

尽管是铝合金门窗加工而来但比起S5还是进步很多,每十个又多了2两铝合金。顺带说的是S5开始三星改用全贴合屏,即显屏与框架分离。双面胶大规模应用后也带来缝合不严的问题,Note4用户遭遇过显屏起翘或者维修后粘不牢的举手看一下……
       那么S6呢?还是铝合金门窗工艺吗?当然不是了,那是和iPhone一样的工艺。也切一个给你们看。最右那个是S6 Edge切下来的扬声器和麦克风部分,我在把小蚁智能摄像头改装成户外专业监控时把它拿来当作外引的收送话模块。本来是切了左边这个S6的来用,但是发现Edge的这部分更精巧一点点……可见我还是爱三星的,扬声器确实不错。感兴趣的这是传送门uestion/39681924/answer/103149064

S6系列出来时叫好一片,真正全金属机身加双面玻璃,也有人说S6正面赤裸抄袭iPhone6,确实有些像。Edge版本出来时更是那叫一个惊艳,且不管是否实用但Bigger绝对是满满的。拿在手上就像件玻璃艺术品,也确实是件易碎品,拿好手上的Edge吧!可惜来得太晚了,android已经出现了性能过剩的趋势而且国产品牌侵蚀市场之强大大超出预期。三星市场预测也出现问题,认为普通版是销量主力而Edge版是谨慎接受结果实际情况恰好相反。由此造成了Edge版产能严重不足供货大受影响,等到Edge产能攀升已经错过了需求洪峰——没想到三星这支特混舰队也会出现南云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贻误战机的悲剧。另一方面S6由于采用三星之前不熟悉的双面玻璃工艺,当年困扰苹果怎么给玻璃上色的问题也困扰三星。三星采用的是玻璃贴膜工艺营造珍珠光泽,不幸的是结合双面胶粘合技术,这层贴膜(包括显示屏内面贴膜)容易被双面胶剥落,如此我又得到了很多漂亮的三星产的磨砂玻璃——如果在背面喷个涂鸦再贴回应该很漂亮,绝对独一无二,绝对 Bigger than bigger。

       图片:S6后盖,可见红圈部分的剥落。另外,垫在中间那块玻璃下面的两样有谁识货吗

尽管如此,总的来说S6还是成功的漂亮的,Edge是Bigger满满的。至少成功扭转了千年大塑料的恶名,世人也对三星工艺刮目相看,A系列、J系列、C系列也滚滚而至。虽不是二十几个系列群殴,但坐拥军火库弹药精兵还是不缺的。三星近年机型里真正我喜欢的还是S7edge,这货才是一个三星旗舰该有的样子。下面开启多图欣赏三星模式
S7Edge

中框,左起S6 Edge、S6、S6 Edge+。中间大黑块是无线充电和NFC天线模块。右下是自带音腔的扬声器模块,声音比传统不带音腔的好得多。整体CNC和注塑工艺漂亮。 显示屏,左起分别为S7Edge、G9280、Note5。注意S7Edge红圈处的辅助散热的热管,这个干得漂亮!Note5的窄边框对于三星来说小菜一碟根本不需炫耀。背后也是满满的敷在石墨层上的散热铜箔。怎么说都是S7 Edge漂亮啊,那些漂亮的CNC,每十个比Note5重几两吧……显示屏,左起分别为S7Edge、G9280、Note5。注意S7Edge红圈处的辅助散热的热管,这个干得漂亮!Note5的窄边框对于三星来说小菜一碟根本不需炫耀。背后也是满满的敷在石墨层上的散热铜箔。怎么说都是S7 Edge漂亮啊,那些漂亮的CNC,每十个比Note5重几两吧……
       如此,感受到三星的诚意了吗?(但是死贵啊!)
        要问我喜欢不喜欢三星产品,喜欢!当然喜欢,我特别喜欢把三星平板的触摸屏切下来当像框。三星产的相框那叫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当然我也兼爱iPad相框。

三星的售后,首先定性——综合而言国外不敢说,但绝对是中国最强的手机售后。尤其在昔日霸主诺基亚倒下后,三星售后目前是独孤求败。(下面讨论41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所以不要拿个案来说事,我还是那句话:再牛逼的品牌售后都能捞出一堆操蛋的个案)
       三星售后之强体现在独立、配件物流能力强和管控能力强三方面:
       独立——和众多手机品牌里售后永远排在销售和产品部门之后和扮演等着销售吃饱喝足后收拾桌子捡一点残羹冷炙的角色不同,售后在三星非但独立于销售更恨不得比销售的地位高一些。三星售后是个具有独立法人的公司,全称三星电子(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SBSC。部长以上要职全部由韩国本部委派,在运营、管理、资金方面完全不受中国区销售左右。三星销售团队在很多场合无数次的投诉过三星售后不予配合等罪名但多数情况被事实上的无视,在各地的三星办事处也是如此,售后担当(相当于售后区域经理)可以不甩销售办事处经理的要求或命令。同样场合如果换成其它随便哪个品牌都是销售一发威售后立即如临大敌。我曾经就此向SBSC一名课长求证(恕不能提供更多个人信息),他给我的解释是”三星是一家以技术为导向和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技术人员在三星享有很高的地位,三星的产品只要产出来就不怕销不出去。所以在中国的销售几乎等同于外包公司在运作,因为技术好产品好销售根本不需要担心,销售部分就算换别的团队来做也是一样。但技术无人可以替代,售后也属于技术直接实际上率属于工厂当然地位高于销售。"。
        配件物流能力强——"授权售后运作的核心不是维修技术或其它而是配件物流(仓储)能力"(前摩托罗拉售后大区经理Peter的金句)。和苹果不同三星所有的维修全部本地处理(海外向除外),这就涉及售后最核心的能力——配件供应。前面已经耗费大段来解释三星的产业链之强,对三星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事实上也是如此,三星售后运营的历史上极少出现大规模的维修配件供应短缺。三星在2013年花了极大的力气(重金)改善配件库存以及物流速度,只要维修站下定单T1城市如上广北深当天能收到,T2和T3城市如武汉苏杭等第二天都能收到配件。而且三星也会主动的预测备件使用率来推送配件给维修站储备。所以除非维修站没钱或者自己运作不当,目前基本不会出现配件供不上货的情况。三星近几年的的平均维修周期在2.5天之内(注意是平均而不是绝对)。影响维修速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配件供应,因为成本和配件库存有限的原因,其它品牌的厂家库房多是在接受维修站的配件订单后一星期发两三次配件。三星不同,分为一般定件和紧急定件两种。三星有库存的情况下一般定件最迟次日发货,紧急定件的一天最多可以发4次货。除了这两种外还有一种特急订单,但需要办事处担当审批。关于特急订单有位课长给我说过一个2012年发生在新疆的真实案例(虽然是冰箱但规则通行于手机)——三星乌鲁木齐家电维修站工程师到一牧民家上门检修时发现携带的零件出现了问题无法立即修复需要定件,而客户方面有特殊原因必须要尽快恢复冰箱使用。维修站在报办事处担当审批后下了特急订单,位于北京的仓库协调派人带着两个同样的配件(一个为备份)买了机票坐最近一趟航班飞往乌鲁木齐,飞机落地后搭上早已等候的维修站车辆和工程师一起驱车2个多小时上门把客户的冰箱修好,从维修站下订单到修复,整个间隔不过8小时。所有往返费用全部由三星买单(保修),而这个配件价值不超过80元。不过三星现在式微,这种不计成本的特急订单可能已经取消了。
        管控能力强——指SBSC对维修站的管控能力强。很多品牌还停留在对客户满意度的追逐,但三星售后早已进化为对维修站日常各项运营的监控。对于三星来说干涉维修站内政那都不算啥。凡是操作过三星售后尤其是HHP售后的相信更能明白,我就没听说过哪个HHP维修站不控诉三星变态的。繁杂又互相关联的综合评价(KPI),数据正确的、重复修理率、一小时修理率、MOT完成度……细致到每一单维修、每一个动作(MOT)和每一个配件订单的监控……无不是为了将维修站的理过程严密管控,都是要把维修站往死里整的招。只要维修周期超过3天未决的维修站就等着吧,基本上等于踩到SBSC的猫尾巴。对于运营不善的维修站,用三星的话说是SBSC几乎不会扣罚或裁撤维修站在,但有很多种办法让维修站自己受不了提出撤站.
       话说回来,对维修站苛刻说白了有利于将客户的问题更快更好的处理。这个对于客户来说是件好事。也因此三星在第三方专业调查公司年度客户满意度调查中至少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但即便是监控严格如三星还是一样有成批成批的配件被从维修站套出,成批的二手机被操作换新再流往黑市。不得不感叹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参见2014年三星售后脑抽了决定对所有内屏裂外屏不裂的手机免费保修换屏后那举国欢庆的盛况。
       说得好像三星售后很厉害的样子,就有那么完美的品牌吗?并没有,三星的售后因为离三星更近的原因,等级和官僚只会比销售方面体现得更严重,只不过三星一直以来对外应变能力强的原因外界人感受不到而已,但维修站绝对是有苦难言。
       三星到此结束,耗费了大量的段落以及博世切割机……把我对业内最强的两个品牌的印象和看法说完,这两个品牌拥有别的品牌无法企及的必杀绝技又各有不同,对于其它品牌而言它们简直就像神一样的存在。有意思的是苹果和三星在手机市场上互为冤家又在元件供应上唇齿相依。这一天,诺基亚泉下能否理解这对好基友的恩爱情仇?

        用“一将功成万骨枯”来作为接下来几个品牌的开端再合适不过,在手机历史上除了熠熠生辉的诺基亚N系5系和8系还有其它品牌这些型号必被记录,V998、V3、A1200、T628、K700、K750、S1、7030、KG90……什么?听不懂?看来是我老了,再换一批型号Milesonte(XT720)、Xperia Arc(LT15i)、Desire HD(G10)、Optimus G。没错!它们背后就是摩托罗拉、索尼、HTC和LG。有的死了、有的残了、有的跑了,所以接下来干的事基本上有点上坟的意味。

        在开始这个品牌之前,由于涉及宗教事务请允许我先做一场法事和充值一点信仰,因为它是我尊敬的神一样存在的:
       索尼SONY——SONY,这四个字母一敲出来感觉自己头上都在闪着光芒,只是相比辉煌的过去索尼现在是颓的,应该说颓了好些年。截至2014年已连续亏损7年还把总部大楼都给买了贴补家用当然是颓的。现在看索尼就像站在大斗兽场废墟内遥望神圣罗马帝国的荣光,你甚至还能听得Glory of Rome! Gory of SONY!的欢呼,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十多年前消费电子是日本制造的天下。三星思密达基本上还窝在韩国靠中国黄牛弄点Anycall偷渡进来、苹果也只是窝在地球另一边折腾Macintosh和Wintel勉强对阵。索尼在消费电子界较现今苹果有过之而无不及(见仁见智,个人认为虽市值不如但就创造力和对产业影响面而言索尼胜之),可谓”The god of gods, king of kings“(猜猜从哪摘出来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索尼大法好”和“黑科技”成了索尼的非官方标签。信仰这回事很容易解释,毕竟那些年多少人跪拜在索尼各种精致也好另类也罢的电子产品柜前颂拜。比如年少时的我就是几乎每日携带折合小半年伙食费的Walkman没日没夜的接受圣音沐浴,诵读索尼的“圣经”:《索尼源流》(此版已绝),脑子被洗得白白。众索粉中还有一名视盛田绍夫为偶像、钟爱Sony各种电子产品和生产模式的大索粉——乔布斯,他对索尼的喜爱以致于他亲手把索尼的Walkman 给灭了(此处玩笑)
       至于黑科技,遥比当年现在这点黑科技只能算是囊中羞涩。现在大家看到索尼偶尔放个大招如同小孩子看到流星的一样兴奋,放在一二十年前巅峰时期的索尼恨不得天天超新星爆发。诸如下面这些:
以现在的标准,这些产品要么一颗5号电池超长待机、要么新材料、要么精巧别致的结构设计、要么同时代乃至现在都属逆天另类造型简直是黑科技爆发。但下面这些才符合我心目中索尼的真正颠覆性黑科技
它们分别是:Walkman随身听、Trinitron特丽珑显像管、可充电锂离子电池、Betamax格式和Playstation游戏机。这几样有的开创了数个新产业如Walkman和商用化锂电池、有的引领了行业标准如Betamax和18650规格、有的确立在行业的绝对优势如Trinitron和Playstion。诸如此类创造性技术或颠覆性产品巩固了索尼的领导者地位,缔造了索尼帝国的辉煌。

到此,传教结束!
        成败皆萧何,索尼很大程度上毁在缔造了索尼帝国的出类拔萃但又刚愎自用的工程师手里。索尼是工程师文化深厚的企业。创始人之一才华横溢的工程师井深大与盛田昭夫在创世初期就确立了索尼”绝不模仿他人“的原则。一直以来索尼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的开创性或颠覆性的技术和才华横溢的外观及结构设计”。但有时候索尼的工程师会过于沉迷技术研究和对技术难点的攻克上,以致于对技术过于迷恋和自信走火入魔。以上至少有两样上述黑科技把索尼都”黑”了进去,一个是Walkman,索尼以ATRAC的MD Walkman对抗整个世界后来的主流MP3格式及MP3播放器,结果乔布斯以iPod彻底击败一代传奇Walkman开启了苹果的辉煌。另一个是Trinitron,特丽珑电视的压倒性成功让索尼错估未来显示技术低估了液晶,导致显示技术王冠移位给抢得先机的夏普、三星和LG。自此三星称霸显示技术,索尼开始长时间的一蹶不振。摄影圈有三大传言:宾得明年出全副,佳能正在憋大招,索尼马上要破产。宾得今年正式出了全副而佳能去年也放了大招5Ds,而索尼今天破产了吗?当然在CCAV里索尼已于2013年破产(自己搜这个梗),除此外其实并没有。仅是在消费电子界索尼还有大卖的Playstaion和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微单摄录两大护法护航,更别说背后还有近乎垄断性的CMOS加持。而且索尼和三星一样也是跨界众多产业的编队,姨夫微笑还是有底气的。当然如果BRAVIA和XPERIA不年年流血的话,姨夫的微笑想必更从容。
        XPERIA——索尼的智能手机,就如同三星的GALAXY。如果没听说过实属正常,我也差不多记不住。XPERIA刚确定时很多促销员都懵了:这个怎么说?叉伯利亚?这样的情形在当年索尼爱立信时期也同样发生过。几乎没有人不简称为索爱,但索尼爱立信一直不注册“索爱”结果让国内一家MP4厂商注册(也不懂现在死了没有),结果为此专门下发邮件给所有合作伙伴明确索尼爱立信没有简称只有全称,禁止在正式邮件往来中使用“索爱”否则如何如何……梗到此结束。索尼是从功能机时代借助并购爱立信手机业务进入手机市场,和现在教英语的、卖学习机的和弄杀毒软件或流氓软件的都可以造手机的情况不同当时的手机主要功能就是通讯而且是有技术门槛的。在已有的市场参与者中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本身拥有深厚的通讯造诣,而LG和三星在CDMA上也建树颇多。唯有索尼没有通讯方面的技术积累,所以技术方面很长一段时间里由北欧人负责。这就定下了在手机技术上索尼漫不经心的基调——很长一段时间内,索尼并未在手机核心硬件和通讯技术领域全力研发,没有取得诸如Walkman或Playstation的辉煌。索尼手机的巅峰是在索尼爱立信时代且距今11年之久——从03年的T618上市开始直到2005年的K750上市一举逆转爱立信颓势击败三星、摩托罗拉登上仅次于诺基亚的宝座。如前所说,在手机上我们一直没有看到索尼方面引以为傲的工程师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技术,从K750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只是授权索尼爱立信可以使用Walkman、Cybershot、PSP和Brivia引擎的”技术“,其实更多是相当于挂上Logo做个认证(和如今某徕卡手机很像)、软件上做些优化、增加快捷键、增加个氙气闪光灯、加个稍微大功率一些的喇叭或附件换上入耳式耳塞之类。如此权当经索尼开光增加卖点和加收信仰税。比如第一款Walkman手机W800完全就是从K750换壳刷UI得来,好歹加个索尼招牌音染也能对得起Walkman招牌,可惜并没有。而PSP手机Xperia Play Z1i等于只是加了一个PSP手柄!说好的专供游戏也没了下文,没了内容的PSP还能称之为PSP吗?从这些方面来说索尼手机更像是在吃老本。好在索尼还有另一件看家的本领也是能令众索粉们乖乖充值信仰的本领——工业设计。就索尼已推出所有手机而言,还没有那款辜负了索尼这块金字招牌。比如ARC的小蛮腰、S的呼吸灯以及Z漂亮的整体造型和双面玻璃。更值得一提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同级机能防水的索尼是最漂亮的、配置高而外形漂亮里的索尼是能防水的,能把防水手机做得那么漂亮和轻薄足可见索尼功力。不过三星S7发布后这种不对称优势被打破,韩国人工业设计的能耐也不容小觑,再怎么说韩国人也是三面环水啊。
       但!也有一个例外——
这就是现在索尼手机背后摄像头旁的字母”这就是现在索尼手机背后摄像头旁的字母”G“,没错!代表着索尼收购的一代影像枭雄柯尼卡美能达的高端防抖G镜头,以及镜头背后当今索尼电子的看家宝贝之一ExmorRS CMOS(背面照明技术感光元件BSI)和BIONZ引擎。三者都成的摄像模块是索尼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苹果自iPhone4S起放弃iPhone4上采用的OmniVision BSI而在随后各版本iPhone中使用索尼方案(镜头部分iPhone自行设计)。有了iPhone御用这个金字招牌索尼BSI在中高端机市场一直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至今已成为业界最好的量产BSI。以致于自身涉猎影像业务的三星也在旗舰Note 5用上索尼IMX240,不过并未得到G镜头和BIONZ技术。如此看来苹果和索尼也是一对欢喜冤家,当年iPod灭了Walkman而今iPhone捧起了索尼BSI。当然除了BSI还有老罗捧红的JDI显示屏,虽然在国产品牌中应用不少但对LG的IPS、三星Super AMOLEO或夏普的IGZO并没形成决定性优势,不再展开细述
总的来说,尽管XPERIA在摄像方面有防抖G镜头、Exmor RS CMOS和BIONZ引擎加持下的王牌摄像模块、音频方面有Walkman的DESS  和Clear Bass、显示方面有BRAVIA的Triluminos等等一堆眼花缭乱的索尼招牌技术堆砌还有IP65/68防水似乎很厉害的样子,但这些技术除了摄像部分和防水属于硬功,其它多属于软件调教的能耐。透过这些软件技术背后无非还是基于高通CPU、夏普或友达等的TFT LCD等别家也不缺的硬件配置。在android手机硬件配置趋于同质化的背景下即便厉害如独家的G镜头也不至于保证XPERIA在影像竞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诚然索尼的这些技术注入肯定会给XPERIA加分不少和增加不少卖点但还不至于形成足够的差异化优势。消费者会看同样的硬件配置索尼售价如此之高,而同价下左边的Galaxy S Edge有实打实的Super AMOLED曲面屏和Exynos,右边的iPhone6 有独家iOS似乎更有Bigger,往下便宜一半的价格还有成片的同样硬件参数的国产品牌,他们会怎么选?如此高的溢价除了可以理解为索尼漂亮的工业设计买单之外也只能被理解为向索尼支付开光费了。
      但是”贵“不就是索尼产品一直以来的特点吗?前面说的三星千年大塑料,索尼过去何尝又不是万年大塑料(其实所有的日本企业因为日本资源缺少的国情都较少使用全金属材质而注重”环境友好型“材料),那么多年多少人等索尼的全金属产品已经心力憔悴,所以完全可以理解Macbook Air捧在手里时心里那种买买买的冲动——当年索尼产品即便是在材质、硬件配置不如竞品也敢于基于优秀的工业设计或独家技术定下比竞品更高的价位,这就是索尼工程师的自信和品牌的溢价。如果XPERIA销量差宁可取消掉中低端型号只推高端,假如某天XPERIA定价便宜了那就真的是索尼没落。但目前,XPERIA仍是索尼神庙里的一尊神像——诸位就算去烧香也得是高档香。
      上个世纪,索尼被称为”土拨鼠式的企业”,意为索尼不断推出当时市场上没出现过的、没人涉足过的产品。当索尼推出新产品时其它公司会在一旁观察市场反应,如果成功其它公司会立即推出类似的产品分享成功。在当前android统一市场的大环境以及索尼式微收缩在影像及游戏产品的背景下,索尼这只土拨鼠可能会蛰伏很长时间。“我们要开创一个市场,而不是去附和既存市场”但愿索尼会在未来继续践行创始人盛田昭夫的训示。而现在,各位索粉,姨夫的微笑就要靠诸位来守护了。
       PS.本想快点把索尼说完但没想到情怀是一个大坑。本世纪初开始日系手机在华全线溃败,NEC手机退出中国市场后索尼爱立信成为唯一仍在中国运营的半日系厂商,而今日系手机基本上窝在岛国自娱自乐自成一系,索尼手机业务也在不断萎缩,售后业务已经收缩,网点覆盖也减少,无甚评说价值,大家权当相信大法的质量和信仰的力量吧。
       倒是我想用NEC的小故事来说一下日本人的轴,NEC手机2006年底退出中国后并没有像很多品牌将售后收缩某个到维修工厂处理或干脆一跑了之把售后包袱丢给经销商,仍然维系着每个省至少一家服务中心的售后网络。其实NEC手机生产从2005年底就已停滞,销量早已锐减06年更是几乎就没什么销量因此服务中心一个月没几台要处理。为了担心服务中心中止合作导致客户问题没人解决,NEC 06年起每年召开售后年会邀请各服务中心参加,说白了就是NEC方面机票住宿全包邀请大家旅游。直到2009年年中时,NEC宣布“到现在为止NEC生产的最后一台手机也超过了2年的维护期,正式中止售后服务”,而后正式完成撤离。至此这才明白NEC是为了遵守中国的三包规定——《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七条第5点。从这方面来说日本人远好于来中国就打算捞钱走人的韩国人,例如06年突然卷款撤离中国的VK。

       LG——韩国人的另一个骄傲。也是跨界多数个行业的巨头、和三星一样把持着韩国经济命脉、手机方面和索尼一样自有少数核心技术以及在中国很颓。LG在手机方面的主要技术除了LG电信的CDMA技术和LG化学的电池技术之外最主要为人知的就是IPS显示屏——当前市面上最好的显示屏技术之一。
        苹果第一块Retina显示屏就是LG Display生产的AH-IPS显示屏,当时的IPS对比三星AMOLED在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亮度、可视角度和能耗上无优势但分辨率完胜,也就是说当时的市场化的显示屏中只有LG 的IPS达到苹果Retina屏的要求即像素密度高达326dpi而AMOLED只有220dpi。之后的iPhone至现在的iPhone6S,LG一直是苹果显示屏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除此外,LG也是目前在曲面屏和柔性屏研究及实用方面唯一能和三星叫板的厂商,2013年就推出了曲面屏手机G Flex,右图是三星同年推出的Galaxy Round,可谓是韩国两兄弟在曲面屏实用化探索上的第一次交锋。两台手机分别纵向和横向弯曲,我相信放到现在是肯定没人敢给这两个二货卖延保。但总的来说算是一种未来市场的可能性探索。精神可嘉,信仰不足。
         随后的曲面屏使用话争夺中三星明显占了上风,率先在Note4 Edge上应用单侧边曲面屏和S6 Edge上应用双侧边曲面屏,市场反应叫好又叫座。
       目前三星在推出S7Edge后曲面屏也开始对外供货(如VIVO Xplay5),尽管LG Display在曲面屏产能方面存在问题但预计会成为小米曲面屏的供应商。总的来说三星仍然目前是业内当之无愧的技术王者并在曲面屏上领先。不懂夏普和JDI以及索尼心里什么滋味。
       除此外LG在手机方面的设计造诣也不低,比如功能机时代的KG90巧克力和智能机时代的Optimus G以及刚出的准模块化手机G5,这方面LG仍不缺设计鬼才。只可惜LG手机输了最重要的中国市场,于2013年事实上退出了中国市场——尽管不承认。

      HTC——比较另类的从OEM和ODM起步。一开始HTC为HP和DELL代工PDA(掌上电脑),而后为欧美各大运营商ODM智能手机。先是在Windows多个智能系统如Windows Mobile上打出了名声,而后08年联同Google发布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G1(HTC Dream)正式进入android。12年打败诺基亚登上人生辉煌顶峰,招招手后就跳崖到今天。——这就是HTC大概的生平,随便百度或Wiki都能搜到没什么稀奇。
      HTC为什么会大起大落?首先是怎么做到android第一?依我看首先是市场因素:早期的android手机主要定位2000以上的中高端市场,低端市场由功能机和过渡时期的Sybiam手机填充。其次是HTC做好了准备,
      1、起点高,从智能设备起步根本没有功能机的包袱;
      2、多年代工积累了丰富而扎实的中高端智能机设计经验以及用户口碑(至少两个国产品牌也是走运营商这条路,猜猜是谁);
      3、07年就已经是Google开放手机联盟34创始厂商中仅有的4个手机厂商之一(其它三个是摩托罗拉、三星和LG),第二年就和Google合作推出初代android手机。
结合起来看android这新大陆简直就是为HTC量身定制的,而且HTC还抢跑了!!!所以情况的发展就和当年大航海时代一样,会航海的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HTC抢先登陆了新大陆找到了白银当然就发了。这就是老套的“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的人”的故事。
        HTC为何会衰败——网上包括知乎给出很多答案,比如没有性价比、没有过硬的核心技术、高端市场敌不过三星、中低端有国产手机崛起、专利薄弱受制于人、以及某些时候脑抽的设计(估计是双下巴、后头丑、400万摄像头之类)。都对!我只补充一个关键细节——HTC是营销的弱者。HTC做OEM起家的经历让他们根本不需要关心怎么把产品卖出去由此奠定下了HTC在营销方面的弱势基因。早期android崛起时市场对android手机的需求是饥渴的,像HTC这种各方面优秀的中高端手机在这个时期根本不需要发愁如何营销,因为强烈的市场需求会推着HTC走。但一旦进入需求平稳和竞争加剧期这个缺点暴露无疑,HTC在国内销售基本上借用多普达时期的老旧破残的渠道体系,这方面等于空白。在渠道建设、价格政策及市场推广等方面HTC在老道的三星相比简直就是个小学生。根据彭博数据显示2012年HTC销售/营销/广告投入仅7.3亿美元,而同年三星仅广告投入就达到40亿美元,可以说三星手机的销量除了技术优势之外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大手笔市场推广砸出来的!这方面HTC的反差最明显的例子是M7(The New One),M7本身是一款设计到配置都相当不错的手机(除了有点怪的摄像头),但M7上市后各经销商销售经理叫苦不迭,没有广告、没有促销、没有路演、没有物料。宣传手段少之又少,非但不能形成强势宣传而且对摄像头的负面讨论听之任之。如果换做三星早已央视广告拿下、各中心街头广告牌位铺满、路演现场体验店面宣传物料等要什么有什么,然后大卖。但在HTC并没有,可能对营销的认识还停留在OEM时代。总的来说,HTC一开局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优势成功并非偶然,优势耗尽好牌出完后加上固有缺陷被上下围剿后萎靡也理所当然。HTC还有没有未来?现在的android手机市场总体结构之稳定估计HTC没多大指望,OEM也是回不去了。指望VR吧。
       至于手机本身,相较于前面几家HTC本身没有核心技术。除了天时地利之外,HTC在手机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1、同时代优秀的设计。第一次上手大坏蛋(Desire HD)时我的心情如同第一次抚摸Macbook Air时澎湃,沉甸甸的手感和吓人的4.3寸SLCD显屏(当年普遍小于4寸)——原来android手机也可以这么精湛。同样的精湛也体现在后来的Sensation、Butterfly、M7等机身上。
       2、精良的做工。“一体成型”已经是HTC不遑多让的标签。此外早在12年HTC就通过采用微弧氧化阳极处理工艺将One S的铝制外壳加工出陶瓷的手感,当时也成为业界热点之一。(该工艺缺点是边角磕碰后还是容易显出铝本色)。尽管后来的M7存在缝隙问题但总的来说HTC的加工工艺是上等的。全金属外壳秒杀同时代一众塑料机。
        3、早期优秀的Sense UI,在当年2.X时代的android一种妖魔鬼怪UI中,Sense UI属上乘应该无多争议。后来的事各位清楚了,Sense成为鸡肋般存在但这是后话。不影响早期属于HTC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属性。
       这些优势在早期确实为HTC确立了高品质的印象也和对手拉开足够的距离,而今随着各路品牌不断提升,HTC设计和做工已不具足够优势,固守的Sense UI也已被嫌弃,标志性的大数字钟魅力不再。
       售后更没什么说的,完全水土不服只会追求客户满意度的愣头青,白瞎了他们弄了不少摩托罗拉的人过去(摩托罗拉部分详述)。配件供应方面一塌糊涂,总体来说乏善可陈。

      摩托罗拉——这是个大咖,绝对的没落贵族。提起摩托罗拉的手机,各位会想起什么?是"Hello MOTO"、是NEXUS的Moto X、Raza XT910的凯夫拉、还是稍早一点的Milestone。还是更熟悉MOTO一些的人会知道令MOTO起死回生的Raza V3和经典的A1200,以及卖价和型号一样的V8088,甚至是BP机和黑砖头大哥大。
      都对!这些都是摩托罗拉,除此外摩托罗拉还有下面这些
然后是这些 分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背负式步话机SCR300和手持无线对讲机SCR536以及在海湾战争时期美军装备的Saber系列对讲机(配图左为NYPD装备的Saber)。分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背负式步话机SCR300和手持无线对讲机SCR536以及在海湾战争时期美军装备的Saber系列对讲机(配图左为NYPD装备的Saber)。

         摩托罗拉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围绕着通讯。虽然现在比较颓势——“可我祖上比你阔多了”。现在三星什么的玩点曲面屏之类的在当年摩托罗拉面前简直弱爆了。我大摩托罗拉玩CPU、登上月球、飞向太空、玩卫星时候你们都还在研究电饭锅吧!
左图是安装了摩托罗拉的无线应答器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用于传递地球与月球间的语音通讯和电视信号。右图请自行搜索铱星计划。


好,言归正传,无论如何摩托罗拉为打电话这个事情之疯狂已达到拼了老命的程度。毫无疑问摩托罗拉是通讯方面的巨人,巨人玩不好手机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智能手机触摸屏太小……其实是因为比较笨。
         摩托罗拉拥有比索尼更疯狂的工程师,同样的摩托罗拉的兴衰也因为工程师,工程师文化保证了摩托罗拉在很长时间里的技术领先和创新,但也导致了摩托罗拉迟钝的市场反应和反市场化行为。一般别的品牌遇到信号不良没网络打不了电话时会说多喝点热水、升个级再不行加强发射功率优化天线设计什么的。摩托罗拉的工程师则说,我们不在地球上玩了发射点卫星弄个全球卫星电话系统吧!然后还真的这么干了!结果弄出了技术超强却市场完败的铱星计划。此外摩托罗拉犯了和索尼同样的错误——沉迷于原有优势技术而对新技术趋势失去判断,由此造成模拟机转数字机时失去先机被诺基亚及三星先后反超失去技术领先优势。而后不断沉迷在成功机型的不断复刻吃老本上,一如过去的V3和现在的X系列。在摩托罗拉手机的历史上,你会发现很多成功机型也会发现更多衍生出来的套娃机型。一面创新一面又干着沉迷已有的设计因循守旧的事,这就是摩托罗拉工程师文化的双刃。
         摩托罗拉在手机方面的黑科技主要是丽音技术(Crystal Talk): 根据当年摩托罗拉eSupport技术网站的内部技术通告显示,丽音技术可以通过机后第二个麦克风判断外部环境嘈杂或安静选择增减麦克风送话音量以及听筒音量,并且通过预设的噪音样本选择对送话音进行人声增益同时减弱环境噪音。从这方面来看应该属于被动式降噪。而后的升级版本更增加了硬件实时分析噪音波形后对噪音进行波形反向消除的主动降噪技术。根据实际使用体验丽音技术能轻松提高在嘈杂环境中的通话质量。尽管现在主动降噪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iPhone4机顶耳机插孔旁和iPhone6摄像头旁的小孔里都有负责收集分析外部噪音的另一个麦克风)但摩托罗拉早在近10年前已开始应用。不过虽然摩托罗拉通话质量方面是很强,可惜了在这智能机时代估计很多人对此关注度和需求估计已排不进前三名。
        后摩托时代——2011年,Google收购摩托罗拉,一时间令人猜疑Google是否亲自参加比赛。事实证明Google主要还是看中后者庞大的专利武器库,这对于当时深陷专利威胁的Google而言非常重要。当时微软依靠专利向三星等使用android系统厂商要求支付每台15美元专利使用费,乔布斯发誓发动一场“热核战争”摧毁偷窃了iOS的android。收购摩托罗拉后获得的1.7万项专利使得Google与众对手形成类似冷战中”相互保证毁灭“(即M.A.D机制)的”恐怖平衡“。自此Google以及android获得长时间的和平,大家又可以在android游乐场愉快的玩耍了。从这方面来说这是摩托罗拉对整个android生态最大的贡献。在Google的日子里,摩托罗拉除了负责Project Ara模块手机计划(后Google收回)和推出了NEXUS的X style之外无甚太大作为。直到转手给了联想,分析认为联想主要看中的摩托罗拉的欧美销售渠道和技术研发能力。这个我个人不看好,我不认为以联想移动的能耐能复制当年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的成功(此部分在联想品牌再说)。另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是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很多研发人员流向了国产品牌,其中一个品牌更是借着摩托罗拉的研发能力有力保证了初代产品成功上市(猜猜是谁),从这方面来说,摩托罗拉不死,摩托罗拉技术精神不死!
售后:早些年众多品牌还在狂热的追逐客户满意度,诺基亚做到90%三星就要92%,而后是95%、97%——这种基本属于自欺欺人的数字游戏!在售后领域品牌过分追求客户满意度会导致服务中心采用修改客户号码、取消不满客户录单等弄虚作假手段确保达成KPI考核要求。最终破坏业务平衡,误导品牌对真实情况的掌握,最终反过来损害客户满意度。这是一个莫比乌斯环,做授权售后的人会明白。当时多数品牌对此不懂或为了业绩装不懂,但至少摩托罗拉是清醒的。摩托罗拉对满意度的要求是80%——一个相当务实的比率。MOTO售后经理Peter不止一次的对各服务中心说:“各位切记售后服务不要做到最好也不要做到最差,做到最好的拔尖会被重点关注死的快,垫底的肯定会被拉出来打”——”不要把业务做到最好“,这对于每天天台跳舞、打满鸡血、”今天你是最棒的“的销售员来说简直匪夷所思。但其实深层的原因确实如此,在授权售后服务上售后其实相当于是一门平衡着客户、经销商、厂家和服务中心自己四方面利益的杂技艺术。平衡和中庸是授权售后服务的第一要义——这一点当时很多国外品牌不懂,现在的多数国产品牌也不懂,但摩托罗拉在售后的KPI十年前就已很务实(更具体太过生涩和专业各位不会有兴趣听)。多年后务实的摩托罗拉散伙后很多售后人跑到了HTC,愣头青HTC很长一段时间里追逐92%的客户满意度,问过在HTC里前摩托售后的人为什么会倒行逆施,回复是“没办法,台湾方面喜欢漂亮的数据”。
最后!熟归熟,还是那句话——摩托罗拉欠全国那么多OTC(售后代理)的服务押金什么时候还?

        Google的NEXUS,这有一点类似当年Intel为促进自家芯片组以及其它新标准而推出自由自有品牌主板的策略。销量不是Google的关注重点,现在看起来我感觉更像是Google的一种传统。Google之前不会选旗舰级配置(X style之后才改观),大概用意是考虑便宜的售价够用的性能让更多人体验原汁原味的android吧。总的来说没多大评说意义。

国际品牌已然说完,在切入国产品牌之前有一个问题:国产品牌的是如何崛起的?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性价比、黑科技、营销模式。其实根本原因不是技术的崛起而是因为以苹果为首Google为主的公司改变了整个手机市场的游戏规则。
故事从功能机时代开始,牌照和技术是国产手机的两大入门门槛。牌照尚可租借CECT、ZTC等解决最终也于07年后开放申请。但技术(设计方案)非一日之功。早期第一批国产品牌靠给国外大牌贴牌积累了一些微薄的设计方案。如科健(三星)、熊猫(爱立信)、首信(诺基亚)、桑达(飞利浦)。真正降低技术与成本藩篱的是联发科(MTK),MTK于03年开始推出的成套解决方案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手机成本和技术门槛,套用MTK的方案再加上摄像头之类的功能模块和外壳后以甚至不到200块钱就能产出一台手机。当时95%以上的国产品牌和各路山寨货都在使用MTK方案。功能大同小异,质量参差不齐。MTK虽然助力国产品牌攻下国际品牌低端市场城池但也成为山寨机代名词,进口品牌如诺基亚由于手握Sybiam系统处于不对称竞争的优势地位,系统的优势令国际品牌完全不必在意国产品牌的价格战。真正的改变发生在智能机时代,开放的android平台到来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这种改变如同火药消灭了骑士与城堡一般,android的意义不仅是灭掉了Sybiam和Window Mobile,更是抹平了进口品牌的贵族身份,让所有品牌重新归零到同一市场、同一起跑线开始竞争。任何品牌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使用android全都处于同一个生态圈内。软件只有UI的差别,硬件上大家都能从全球供应链获得性能相当的模块,这就打破了国际品牌的不对称优势。第一次给国产品牌获得与国际品牌同样武器装备的机会也让了国产品牌有了与国际品牌近身肉搏拼刺刀的机会。性价比和灵活的市场营销是国产品牌手里最锋利的两把刺刀,专利保护、独家技术和品牌则成为国际品牌最后的铠甲。从这个角度来看诺基亚选择Windows Phone系统并非一时糊涂,相反我认为诺基亚对未来的预判超出了市场同期的其它品牌,没有硬件核心科技或类似三星产业链的诺基亚如果选择android很可能也会沦落为今天HTC攀上高峰再坠落的境况,在当时的情况下独占一整个生态圈等于在未来继续获得不对成竞争优势的可能——“理想万一不小心实现了呢?”,然而可惜并没有,android的之强悍已经超出任何一家公司的控制范围,从贫民到贵族全都成为了被Google俘获的奴隶,全都身不由己的成为一名角斗士,与功能机时代不曾有机会平起平坐的对手在同一个竞技场内决一死战。
随后的战况大家都知道了,今天的国产品牌取得前所未有的市场成绩,我明确认为这样的成绩是基于游戏规则改变带来的新机遇,国产品牌的成功主要是价格与市场营销的胜出而非出于技术的优势,当然我们可以说赢了市场就行了何必在乎凭借什么样的技能,就如同于蛮族灭了文明一般。但技术藩篱仍然存在,专利保护之下多数国产品牌无法进入欧美市场,国际品牌虽然在手机上失意并未在手机生意上失意。比如索尼,这次熊本地震不知愁坏了多少手机品牌和相机品牌。LG也是如此,曲面屏一天不产出来各国产品牌就只能巴巴的排在三星门口等号。再如手机从中国市场败退或干脆剥离了手机业务的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西门子与飞利浦等一样在基础通讯设备和元器件供应方面风生水起。智能手机的发展越来越像当年的电脑业——产业开放和发展之后国产品牌如联想凭借人力成本优势击败如AST、IBM PC、富士通等进口品牌,并且一举收购IBM PC业务进军国际市场击败DELL HP等品牌。但时至今天,所有高利润的CPU、内存颗粒、显示技术甚至老迈的机械硬盘技术全掌握在国际品牌手中,联想电脑只能干点没有技术含量、赚个组装辛苦钱的活,今天联想利润率能有百分之几?至于当年被联想收购了PC业务的IBM,有人会认为IBM输了吗?在这场混战中很多国际品牌只是不再直接参与前线战斗但仍然控制着供应链和技术顶端,就像战争中无论鹿死谁手、谁持牛耳,死神和军火商永远是大赢家。

言归正传,前面已经定了基调,技术尤其核心技术不是国产品牌的强项,所以接下来的国产品牌部分将主要会从几种主要营销模式展开。当然某些国产品牌拥有TNB核心技术另当别论。另外,比较让我头痛的是国产品牌教派林立,信仰方面不仅邪教多而且还有十字军一样的各种水军,说起来比较头痛,口水战比较让人烦。
(注:TNB技术简介:Tree New Bee)

小米——本来关于这个牌子的话早在写HTC的时候就已成腹稿,但由于这是一个说得好不好都会得罪一大票人的品牌,所以还是谨慎了一天。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也请各位思考这三个问题。
1、小米是如何从众多手机中突围出来获得今天的成绩?
2、放在功能机时代,小米能否成功?
3、小米能否保持现在的优势?
首先造智能手机在2011年已经不是什么高技术门槛的事,何况小米手上还有从摩托罗拉挖来的包括北京研究院技术总监周光平在内的工程师作为技术后盾,小米请他们过来不是要继续弄铱星计划,小米也没打算死磕高技术而是借力技术偏执狂的摩托罗拉工程师们多年的内功保证小米手机品控方面不出大问题——对于任何一家国产品牌的初创期而言品控至关重要,后来有个牌子呕血在了这个问题上。剩下的问题是:如何在苹果、三星、HTC等国际品牌和以中华酷联等国产品牌中突围?
获得成功通常有两个方法:开创新市场或填补市场的空白。前者属于苹果和Google干的事,初期的小米属于后者。2011年左右国际品牌占据着4000~5000元性能标杆旗舰机而大多数国产机以低价低性能机争夺低端市场或运营商定制机市场。消费者要么花大价钱买大牌旗舰机,要么少花钱但只能体验酸爽掉牙的低端机。预算有限的用户也有对高性能机更好体验的渴望,这是背后是2000元左右高配置手机的市场空白,这就是小米的目标市场。技术已经不是问题,剩下是怎么控制成本。为此昨天我特意看了一番eople/mileijun先生在知乎上的回答——uestion/43933460/answer/96740750?from=profile_answer_card大意是把高配置的手机造出来然后以比成本略高一点的价格卖给了消费者,我相信这是真的。只不过雷军提到了一些如“定倍率”、“毛利率”的销售术语大家可能会懵。简单点来说小米干了一件和技术无关的事——厂价直销。这本是一个和清仓大甩卖一样老的口号。事实上也有打着“厂价直销”口号的品牌,例如以“工厂店”为噱头名噪一时的尼采手机。同样是2011年尼采推出了一款与iPhone4几乎一模一样的功能机在各城市开设“工厂店”宣称以厂价直销。499的低价——使用MTK的方案完全可以把制造成本压缩在200元以内而且完全无配置可言。说白只是低价低质、正常利润率的幌子而已。有没有高质的直销方式,有!隔壁的电脑界的DELL就是以电话营销的直销模式在美国迅速崛起。但DELL电脑售价一点也不比同市场内的联想有实质性差距,中国老百姓貌似也不吃电话营销这一套,最终DELL电脑还是走进了渠道,更不用说短命的DELL手机一开始就是渠道销售模式。
但小米就干成了这件事而且关键是手机的配置还不低,这个是小米真正创新所在,是有技术含量的。雷军并没有在他的回答里详述如何做到而是用美国COSTCO和沃尔玛隐喻式的掠过。其实不复杂——当时其它品牌以不到1900元的成本造高配置手机不困难,问题是在摊入高昂的渠道运营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后怎么把手机以不到2000的售价卖出去还不能亏损。小米的创新之处是去渠道化的B2C模式和零推广费用压低了最终成本。B2C很好理解,至于推广方面,初期的小米靠的是MIUI和米聊这两项优秀应用带来的人气以及推广效果,在造手机之前就拥有了形成粉丝生态圈雏形必备条件——足够的客户数量、良好的口碑和客户粘性,就差承载这两个应用和粉丝心愿的一部手机。这不就是活脱脱后来那个什么XXBOYS偶像养成记在手机上的翻版吗!——“我看着我的偶像成长,我帮助我的偶像成为了巨星,我要捍卫我偶像的一切……”。如此,剩下的事——做好品控保证产能、B2C的方式控成本、粉丝们保证订单(只差掏个预付款就变成了众筹模式)……水到渠成。总之大家玩得都很开心!用我的话说是小米在android最燥热的夏天里和粉丝们开心的玩起滚雪球。话题制造和口碑营销之类的那就是发布以后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放在功能机时代,小米能否成功?很明确——肯定不行!问题不在于造手机,虽然国产机主要是MTK方案,但除此还有高端些的Ti、飞利浦和英飞凌等方案,哪怕造旗舰配置机也没问题。但问题在于:
1、最最重要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准智能生态几乎掌握在诺基亚手里,小米无法进入诺基亚主导的Sybiam的生态圈。即便MIUI(当时叫主题)或米聊在当时发布,形成的粉丝也无法跳出Sybiam。小米没有可能发布一台运行Sybiam系统的手机,而同期的JAVA平台或Windows Mobile却完全无法与Sybiam抗衡;
2、对比现在功能机时代客户对性能的关注度低,客户的第一诉求是通讯。即便小米发布一台性能强机,也会因为没有优秀的操作系统而失去生命力;
总之一句话:没android没小米。可以说小米和HTC都是android初期抓住机遇的成功者,一个抢跑率先登陆了新大陆,另一个发现并以其他人没尝试过的方法和勇气吃到了新大陆上的螃蟹。尽管初代机仍有些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毫无疑问小米成功开了个好头,并给之后次代机奠定了良好的口碑,也由此成为了互联网营销模式的代表。剩下的问题是小米是否会和HTC一样在别的品牌缓过神来后走下坡路。

第三个问题,或现在的小米能否保持优势——有观点认为小米手机的优势别的品牌都能学而别的品牌的优势小米学不来。大意是MIUI、米聊、高配低价、话题营销 、粉丝经营、互联网思维等等都已被别的品牌复制,小米却不可能获得友商的技术和专利储备导致后继乏力并且进军国际受阻。现实情况也大致如此,但我不认为技术是小米手机困局的重点。虽然拥有自主设计CPU能力可能更有利于产品线的灵活化和差异化但产能仍然受限于TSMC和三星少数寡头。国产品牌不可能冒出第二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三星或第二个跳出三界外的苹果。如果在某些核心部件上拥有自主技术就能打败对手那么索尼或LG等品牌也不是今天的样子,况且还有开放的供应链可选择。至于专利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目前妥妥拿下中国市场远比登上美洲大陆更重要。
那么小米手机的困局是什么?
小米此前和其它品牌之间有性价比这道护城河,同时满足2000元和高配置的手机只有小米,但现在市场上2000元左右高配置机型和类似MIUI的UI比比皆是。没了这道护城河的小米在和众多品牌贴身近战时会面临两个问题:
1、如何透过这些冷冰冰的参数表告诉客户在这一堆配置和售价差不多的机型当中小米手机最好?
2、近战的主战场是线下,线下之争就如战争中的城市战,线上那一套不好用。
如此,没渠道就是小米手机的短板。小米毕竟是android凡胎,只要在中国就无法回避渠道的威力。渠道的终端——卖场和店面是消费者体验手机最重要的一种途径,在三线城市和县镇这是唯一途径,而这些T3、T4、T5级城市恰好同时是B2C弱势和2000以下价格线手机必争之地。永远不要轻视渠道快速铺货能力和实体店直面客户的体验式推广、引导式消费的能力。如果大家购物都是宅在家里看着生冷的参数表和价格表打勾对比那小米可能胜算在握,但只要想体验真机,从踏进卖场那一刻起小米手机可能已经输了一大半。去渠道化起家的小米先天没有渠道后天弱于渠道,如果有渠道那也主要是黄牛搭建起来的“野生渠道”,黄牛和店面至少两次加价后的最终售价必然高于官网零售价,这让小米手机在店面对比其它品牌毫无性价比优势可言,利润率不高的原因店面不会主推小米而会选择其它高利润品牌。店面更看重冲着小米进店的人流量,卖场促销有能力把进店体验小米真机的客户生生的转变为华为或蓝绿或甚至三星苹果的客户。技术宅或参数控们面对卖场专业促销尚且无完全胜算,更何况那些占绝对大多数的对手机怎么备份数据都还清楚、买手机就看外观和拍照划屏流畅就行的大众。
目前看来小米对此没有太好的办法,偌大一个中国就区区几十家小米之家杯水车薪。可能小米会采用直供的方式做线下铺货。涉足线下渠道势必会提高小米渠道运营成本和推广费用进一步消弭手机性价比优势,这是一个两难的困局。小米是以性价比为核心,去渠道化的策略就没有预留经销商利润空间,小米近两代机型通过推出不同配置版本的方式来提高价格线可以看作是为未来转变提供空间。也可以看到小米在开始走代言人方式做推广,如果小米不能摆脱低预算客户定位向上突破价格线,就不会有足够利润空间推进渠道分销模式来争夺线下市场。但小米靠什么来提升品牌溢价?情怀?技术?还是多卖萌?小米使的是巧劲——布局。
布局——每一个有远景展望的品牌都在寻求差异化的突破,否则就不会大到三星折腾Bada系统小到大家堆砌硬件费劲弄自己UI。如果沦落到最后都只能摊开对比硬件参数和谁比谁的外壳多用了几两铝合金,下一步就只剩下赤裸裸的价格战。小米策略不是布局技术或专利而是跳出手机的局限布局包括智能硬件、物联网、内容和服务在内的生态系统。以生活为核心打造一切与人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并将之贯穿和整合,不仅自己打造还投资初创或传统企业生产智能硬件。力图改变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一切变得更智能。以小米的布局来看智能生活的核心应该是连接所有智能硬件的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智能家庭”。虽然仍主要基于android但只要习惯和喜欢上这个生态系统无论装着这个智能家庭APP的是什么品牌的手机结果都是小米赢了(当然小米会希望小米手机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入口)。这根本还是QQ之类的社交网络套路在制造业的翻版。所以最重要的是争取足够的用户基数,为了足够的用户数量小米可以无限接近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无论是否智能硬件。
只是目前小米对智能生活的理解体现在硬件上时让我觉得有些费解。拿扫地这件琐碎事来打个比方,如果扫地机器人没有被发明,小米的智能化可能会给传统吸尘器加上WIFI模块和传感器使得它能够告诉我今天吃了多少垃圾、吸尘的轨迹图和耗电多少以及分析当前地板清洁度让我决定是不是要再扫一遍,除了让我感觉好玩外对提升生活品质没什么帮助。我理解的智能生活是聪明的设备自己把事情办好了而不是我变成一名监工。为连接而连接不是智能生活,毕竟智能硬件不是给传统电器加上WIFI模块后把控制键放到智能手机上或是让人实时掌握更多硬件工作信息,智能生活不是指你能控制更多或知道更多而是生活变得更省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还远不是伟大的公司,只能说是一家有趣的公司,有小聪明,但没有大智慧。在同质化严重的手机市场,小米的小聪明足够应付一众友商,但放在开拓性充满未知的智能硬件和物联网市场,显然需要大智慧。
另一方面小米手机销量的下滑趋势会打乱这个布局节奏,手机对于小米而言至少目前非常重要,毕竟这是大众对小米最主要的认同或关注所在。关注度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至关重要,如果失去了手机市场就等于失去了关注度,小米生态系统梦想会面临用户增长后继乏力的威胁。所以和所有互联网公司一样,黎明前是有一段黑暗要熬的。如果小米把生态系统这件事干好了,那么其它品牌将要面对的是价格更低和用户粘性更高的小米以及一整个生态系统不对称竞争。如果没干好……权当买了一堆玩具,反正还算好玩又不贵。“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不小心实现了呢?”——如果卖萌能解决问题,这世界就简单了。
回归手机本身,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在产品方面卖萌或刷小聪明或使用TNB技术,所以有时候小米在手机宣传上擦边球式或误导的手法让我觉得很不严肃。最直观的例子是那块304钢板,一开始从各方面放出来的信息以及用钢板制邀请函都让人感觉这是一体成型钢制后壳,如果是这样那成本就很不得了。结果产品出来了后只是一个中框,到我手里仔细拆了看原来只是个钢制边框!加工精度谈不上精密,更别提艺术。
左起图一为拆下显示屏后的中壳,米4中壳实际由钢制边框和铝制中壳组合而成,所谓的艺术品即图二左边那框。4红圈处为二者固定螺丝位。图三不解释。
钢制边框由4处红圈内塑料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轻易用手掰成4片分离的钢片。加工制造的同学帮分析下这是一块钢板刨出的一个框后再分割还是4根钢棍刨出4片再组合。这涉及到米4到底是1块钢板还是4根钢棍的艺术之旅,我不妄言。钢制边框由4处红圈内塑料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轻易用手掰成4片分离的钢片。加工制造的同学帮分析下这是一块钢板刨出的一个框后再分割还是4根钢棍刨出4片再组合。这涉及到米4到底是1块钢板还是4根钢棍的艺术之旅,我不妄言。
懒得找游标卡尺,大概比普通不锈钢碗厚一些,加工精度就这样吧懒得找游标卡尺,大概比普通不锈钢碗厚一些,加工精度就这样吧
以上,这只能称为钢制边框,离中框还差很远,离艺术更远。该边框不能保证结构强度,装饰性意义大于结构要求,整机的结构强度和抗扭曲主要由铝制中框承担,当然钢制边框在整机摔落时较铝材质更能保护侧面或四角。4颗螺丝不能完全保证钢边框和铝中框紧密贴合,二者的侧内面实际为胶粘合(为拍出加工痕迹照片内边框已用除胶液除胶),因此有可能导致长期使用后两侧边框出现缝隙进灰或松动。我没打算把这拿来和同为不锈钢制的iPhone4中框比较,巨大的售价差异摆在那互相比较不科学。这边框的内部加工精度虽一般但从外部看起来还不错,然而我不喜欢宣传上的耍小聪明,因为多数消费者不会有机会像我这样分解手机,以此为卖点反复宣传会让消费者产生该手机由一块钢板打造拥有超越售价坚固又精美做工的错误认知进而增强小米手机高性价比的印象。我想说的是一分钱一分货这道理比奥氏体还硬。如果实实在在的设计成钢制中框估计成本会飙升一截,为控制成本同样材质别的国产品牌估计也只能做成如此,这本无可厚非,但偏偏扯上艺术和宣传引导,这就是态度问题。以上,这只能称为钢制边框,离中框还差很远,离艺术更远。该边框不能保证结构强度,装饰性意义大于结构要求,整机的结构强度和抗扭曲主要由铝制中框承担,当然钢制边框在整机摔落时较铝材质更能保护侧面或四角。4颗螺丝不能完全保证钢边框和铝中框紧密贴合,二者的侧内面实际为胶粘合(为拍出加工痕迹照片内边框已用除胶液除胶),因此有可能导致长期使用后两侧边框出现缝隙进灰或松动。我没打算把这拿来和同为不锈钢制的iPhone4中框比较,巨大的售价差异摆在那互相比较不科学。这边框的内部加工精度虽一般但从外部看起来还不错,然而我不喜欢宣传上的耍小聪明,因为多数消费者不会有机会像我这样分解手机,以此为卖点反复宣传会让消费者产生该手机由一块钢板打造拥有超越售价坚固又精美做工的错误认知进而增强小米手机高性价比的印象。我想说的是一分钱一分货这道理比奥氏体还硬。如果实实在在的设计成钢制中框估计成本会飙升一截,为控制成本同样材质别的国产品牌估计也只能做成如此,这本无可厚非,但偏偏扯上艺术和宣传引导,这就是态度问题。
不过,侧键组件做得挺精致,这个件做得比有些友商同价位机要用心得多。按键部分为钢制,按键排线贴在钢片上再贴在金属背托上,这样做可以保证按键手感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不过这东西没法宣传。
关于小米售后——我很早就接触小米售后,当然这个“接触”和通常人送修手机之类的个案不一样,但我并不打算对小米的授权售后展开详述(非利益相关的原因)。从小米售后政策对内要求不允许出现用户投诉这一条来看就显得小米的稚嫩。其它的由于置身事外,我借用一部很有名的美剧一句话——"Cause at least I can say when the world goes to shit,I didn't let it take me down with it"

PS.本来没打算在小米码那么多的字,也有朋友问为什么不以华为或者蓝绿作为国产品牌作为开头。华为固然强大而蓝绿取得的市场成绩令人侧目,但在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开创了一种全新营销模式这一层面而言,我想不到还有哪个品牌走在小米的前面。此外在小米切入后三年时间内就将国产品牌拉升至之前想都不敢想的2500线,因此就市场意义而言,就小米的引领性而言,就小米在干这件事情同时其他品牌的状态而言,把小米放在国产品牌第一位来说,我认为理所当然。但,这不代表着我对小米手机本身工艺等方面的认同或认为小米在手机本身强于其它品牌,这不是一个拼技术就能取胜的市场,这是一个同质化严重的亚马逊丛林一样的市场。希望各位冷静思考、独立思考。
PPS.所谓粉丝经济,像我这种弄个几万字一点点更新每次让看的人不停拉屏找更新在哪的,基本就是反粉丝的典型。

OPPO与步步高——细分市场推广和渠道运作的线下高手。
推广——就砸广告尤其是央视广告投放力度而言蓝绿在国产品牌中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代言人更是瞅准妹纸口味换小鲜肉,就差没说出口“妹纸你老公都说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了你还犹豫啥?”。现场推广上更是如此,我自己去过上百个小城市和县份甚至乡镇,这些城镇能取钱的地方可能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普遍会有蓝绿的专卖店或大幅门头形象。可以说扫街刷墙力度不弱于“少生孩子多养猪”。多年大力推广营造了很有名、音质好、很潮、品质高的一线大品牌形象(在三线城市和县份效果尤其明显),因此品牌溢价能力长时间在国产品牌里无敌手,直到某芯片大厂崛起后才被突破。推广的效果如何体现?比如蓝绿一直不遗余力强调拍照和音乐,力求让人产生“这是市面上拍照或音乐方面最好”的品牌印象,这种印象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强化,喜欢拍照和听音乐的年轻妹子想买手机时潜意识会立即蹦出来告诉她选择蓝绿,好像她和蓝绿很熟的样子——这就是广告效应,而且对越不了解手机的人越有效。简单来说,洗脑。
细分市场——多年推广让蓝绿在品牌认同上拥有与三星对攻的资格,我理解蓝绿的策略有点像田忌赛马——在T1T2(一二线重点城市)以性能优势对抗三星中端机抢中端市场,在T3T5(三线城市和县份)以价格优势对抗三星高端机抢高端市场。T3T5市场的消费能力相对弱,素来是国产品牌素来必争之地,但很多国产品牌一向在质量、外观做工、性能上口碑不佳,蓝绿深耕了这个市场,超越友商取代国际品牌占据中高端。巅峰时期的三星于2013年以中低端机为主进军T5甚至T6市场(三星称之为新兴市场即RD业务)但遭到顽强阻击,最强的势力之一就是蓝绿。在这些市场三星的口碑弱于蓝绿而中端机外观和体验远不及后者,蓝绿在2000价位段提供了接近于三星3000甚至4000元手机的体验和较其它国产品牌更精致的外观。
渠道运作——我问过很多销售经理为什么蓝绿那么受经销商欢迎,回答通常是两样——省心和有钱赚。以下基于经销商角度而不是用户角度。
1、省心——推广和宣传不用自己操心,各种VI元素的展架、门头、单页、背板、堆头充分。产品质量相对于别的做到城镇的同价位段国产品牌而言更稳定而且售后支持到位,服务效率较高。经销商不用操心售后的事。这一点对T3T5的渠道客户而言非常重要,多少国产品牌死在质量不稳定和保障不力上。在T5市场出了质量问题解决不好,砸店掀门牌不是稀罕事。
2、有钱赚——蓝绿品牌溢价高,在T3T5市场溢价更高。加上蓝绿方面渠道控价能力强窜货打击得力,产品主打的目标人群容易接受,销售不需要经销商花太多力气。
网上不缺各种指责蓝绿没性价比、配置低卖价高等等的声音,这世界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整天研究Snapdragon、Helio或Exynos到底谁更强、MLC和SLC谁更有优势等等这些参数的事情。如果所有消费者都以参数作为手机是否值得购买的唯一标准那这个世界就简单了,然和并没有。这世界的手机消费者只有一部分是参数控或性能发烧友,那是小米或华为的目标人群但不是蓝绿的,蓝绿更专注于这个世界另50%的市场即女性市场而且以年轻人为主——所以发烧友批评蓝绿硬件配置不高就如同一群大老爷们进到女装店指指点点这衣服不好搬砖那鞋子不好踢足球估计店员都懒得搭理你们。对于蓝绿的目标客户来说,CPU是高通820还是MT6755在使用微信和美图秀秀时有什么不一样吗?理解了这一点参数控就不要纠结太多。所以为什么经销商会说“有钱赚”,因为这世界本来就是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啊!——当然蓝绿也有适合男性用户的型号,只是我认为总体倾向女性用户罢了。
女性手机一直都是个大市场,很多牌子都有针对型号。从金立分出来的朵唯更是从功能机时代一直主打女性手机,后来越做越窄。关于朵唯女性手机HTC区域经理给我讲了一个段子(有些污小白兔速撤离):功能机末期朵唯已经把粉彩壳、小型机、翻盖加镜面等元素反反复复用过,眼见销量越来越差研发部坐下来讨论突破口,最后老板拍板两个主要研发方向:1、增强可个性化调整的振动功能;2、增加防水功能。
正经的——蓝绿的振动功能还是正常的。蓝绿手机的特点包括纤薄、外观漂亮、拍照功能好、音质好。这些都是女孩子们喜欢的(你们真以为OPPO弄个旋转镜头是为了让你们一帮老爷们去拍全景和星空的吗),2000多的手机能把这几样做好的还有更好的选择吗?(别扯那些高性能但看起来傻大黑粗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蓝绿还是高性价比的品牌。其实不奇怪,女性市场对性能的要求和参数控们不一样,女人不会没事跑个分,这和女装最重要是漂亮、牌子而不是面料如何防弹黑科技是一样的道理。一款手机牌子响、操作流畅、长得漂亮和能把我拍得漂亮还不算太贵对于女孩子来说就是高性价比的手机,什么CPU、什么内存Who cares!
以上属非严肃分析,毕竟我也不理解女人的世界——“女人只干三件事:吃饱、******、睡。你根本不懂吃饱和睡之间她们都在干什么”(黄子华)。相对而言有些男人就简单多了——吃饱、刷机跑分、睡。
好!逛完女装店回到手机店。下面内容妹纸就没必要看了,看看蓝绿的卖点主要是音乐机、拍照好和纤薄。
音质表现方面——都是HIFI设备背景以音乐机作为主打卖点顺理成章,从功能机时代就主打音乐手机起家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只关心音质方面的表现,至于什么快捷键、优化、什么独家APP的都是唬人的在我这行不通,对SONY尚且如此更别说蓝绿。不过蓝绿在这方面比索尼进了一步,至少它俩真的在某些机型上从硬件方面着手改善音质,虽然效果方面见仁见智但尝试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比如14年时VIVO在X5内置了雅马哈YSS205芯片,据说增强什么卡拉OK功能之类的。这个我不懂年轻人现在是不是都时兴对着手机嗨一首然后上传社交网络这种消遣方式所以不评论,这个功能普通手机也可以实现,至于两者间差异能有多少,我相信至少手机再怎么弄也弄不出一个随身录音棚的效果吧,如果说是针对麦霸妹纸的爱好这又都能说得过去。至于两家手机的音质增强方面——首先,如果在其它领域的成功能够那么轻易复制到手机身上那索尼也不是今天的样子。另一方面,虽然我已经很久不烧随身听或耳放,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在有限的预算内(姑且算1000元)一副好点的耳机比起前端设备更容易给使用者带来听感上的提升。即便蓝绿手机标榜音质再怎么了得或用了再怎么逆天的运放芯片或电路设计等猛料,首先这也还是一部手机而不是专业前端设备,其次再牛逼的设备就凭随机配的那副100不到轻飘飘的耳机能有什么样的效果?随便配个像样点的耳机都值这部手机一般的价钱,我就不相信还有几个人买了蓝绿后还会弄个高级耳放或HIFI耳机来挖掘音质的。“音乐手机”在手机身上就是个宣传口号,没有哪个牌子能例外。
拍照表现——蓝绿对拍照的重视走在很多国产品牌前面,毕竟拍照与分享是智能手机最受女性用户欢迎的功能(有谁不知趣的提拍星空吗?)。早在2011年就开始使用索尼BSI方案积攒了“拍照好”的口碑。后期又弄出来电动旋转镜头,且不说能让妹纸以更漂亮优雅的姿势自拍就足以买买买,电动旋转镜头也是极大提升逼格的高大上感觉。发烧友们不要不服,就像你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卡西欧TR150卖得比你们手上的单反或微单还贵是一样的道理。不能把妹纸伺候好的相机就不是好的点钞机。至于成像质量方面,市面上的品牌除去半斤八两的各种美颜APP之外都在排队等大法的BSI发货,大家心知肚明就行,如果这样还要去PK iPhone纯属无语。
纤薄——市场很喜欢全金属机,2000元甚至1000元市场也需要这样的卖点。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把一款手机造得纤薄但又兼顾如拍照性能、指纹解锁等肯定会增加设计难度和成本。在2000多的价位段追求纤薄意味着某些方面肯定会妥协,价位越低或越纤薄妥协越多。在推广和渠道费用挤占了制造成本后妥协会更多,我只能说如果是我就会直接略过太薄但售价不高的手机,
又到了喜闻乐见的拆拆拆时间:
这是VIVO V3MAX。典型的三片式,即显屏、中壳和后盖,全金属和纤薄是主打卖点之一。但在我看来智能叫铝片机也就是罐头机,整机金属外观部分几乎都是冲压制成。中框不能称为铝制只能称为铝片包塑料,由红圈处4颗螺钉加胶水固定在铝镁合金铸中框上。所以这边框也是只有装饰作用,不脱胶爆起就不错了。另外,上面的铅笔字印是拆机就发现的并非后期手写。

后盖两侧边各有一排不锈钢卡扣,将铝和不锈钢焊接工艺要求不低,所以这个采用的是……胶粘

看看定位高一些的OPPO R9。做工提升了一截——两片式结构,后壳为铝制一体成型,不过也比较简单的CNC工艺,整体应该还是冲压,结构稍复杂的部分用塑料代替(红框处),还是成本控制的要求。
R7也是如此(图片拍糊了将就看吧),但情况比R9好一些,内部也更漂亮一些,当然我个人觉得R9外观比R7漂亮。两者保证结构强度都没什么大问题。R7也是如此(图片拍糊了将就看吧),但情况比R9好一些,内部也更漂亮一些,当然我个人觉得R9外观比R7漂亮。两者保证结构强度都没什么大问题。
毛病和所有国产品牌一样——不注重细节。天线触点或侧键排线直接双面胶贴在基座上,这样的耐久性会有问题(所以我反对的是这样形式的使用双面胶)。其实完全可以设计得更好,要知道这些都是2000以上售价的机子不是低端机。稍后贴出三星同价位机的设计。毛病和所有国产品牌一样——不注重细节。天线触点或侧键排线直接双面胶贴在基座上,这样的耐久性会有问题(所以我反对的是这样形式的使用双面胶)。其实完全可以设计得更好,要知道这些都是2000以上售价的机子不是低端机。稍后贴出三星同价位机的设计。

对比三星SM-E7000的设计
红圈部分为天线触点,黄圈部分是音量侧键的触点部分的塑料凸起固定点。侧键都是独立组件(左边小件是拆出来的开关键,音量侧键与此结构一样),由排线贴在不锈钢簧片后再固定在机身卡位上,长期使用不容易移位并且簧片会分散按压力保证回弹手感和DOME片寿命。


蓝绿的机子外观设计得都不错,但内在和外在的差距不小,做工和宣传的国际大牌身份还有差距。其实完全还可以做得更好些。我还是那句话——能不能做好是能力问题,想不想做好是态度问题。可能蓝绿的主要心思是在营销而不是产品本身上。这些小毛病在新机的时候不会有问题,用久了或者经过维修拆装就不一定了,这方面和国产车差不多,新车时看不出什么问题,用个几年后差距就体现出来了。这方面一是用心不用心的问题,二是估计看准了没人有什么机会看到里面长什么样,三是最重要的——还是控制成本,蓝绿的渠道运营和推广费用很高本身就挤占了制造成本,还得预留经销商们最喜欢的蓝绿的高毛利,剩下给R&D的还有多少?总的来说我不喜欢,反正我又不进女装店(玩笑而已)。至于女孩子们——就算版型漂亮看起来挺好,买件线头多多、里面锁边不够好的衣服真的好吗?当然现在智能手机恨不得和衣服一样穿过当季就丢,都在乎结实耐用马云也不成首富了。
售后方面好像没什么可说的,一直做得挺好,服务时效方面抓得挺死,也是对内不能接受客户投诉的主。连非保维修都要控制不允许经销商送往别的地方维修的品牌,还有什么好说的。

华为(中兴、大唐)——之所以列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在智能时代主打另一种模式起步——运营商定制机市场。这是线上小米、线下蓝绿之外的第三种市场类型代表,只不过三者后来走出了不同的轨迹。
运营商定制是国外手机销售的主流(比如日本几乎没有手机零售这种方式,结果日系手机在中国几乎全栽在水土不服),HTC就是从欧美定制机市场起步。套路都差不多——运营商从手机厂商批量上货后捆绑资费套餐售出,手机本身是亏本的,运营商更看重的是入网客户量和在网消费。这和本世纪初中低端喷墨打印机市场类似——以爱普生和佳能为主的寡头亏本倒贴卖喷墨机靠后期墨盒挣钱。中国的运营商定制机也大致如此但不会像欧美那般通常去掉品牌LOGO,而且渠道分销长期是国内手机市场的绝对主流。
08至11年是移动3G建设高峰期,国内定制机市场从这个时期开始爆发,尤其是硬着头皮建设TD-SCDMA的中国移动补贴力度最大。为了完成这个政治任务拿到一手烂牌的中移动下血本补贴上网本、MIFI和TD手机等TD-SCDMA设备,但TD-SCDMA普遍实际只有110Kbps的上网速度只比2.5G的EDGE网络快一些,离WCDMA少则512Kbps的速度实在太远,再加上频繁的2G、3G网络切换造成的不稳定问题TD-SCDMA成为最短命的3G网络,仅仅5年就终止运营。不讨论TD对国家的意义,我认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个制式就如WAPI一样垃圾,除非有谁拥有为国接盘的使命感。3G时代的中国移动必是心中万只神兽奔腾,即便给出比联通和电信更大的补贴力度中国移动还是流失了不少客户,毕竟同期拥有CDMA的电信和拿了一首WCDMA好牌的联通也在定制机上增加投入挖移动客户。移动后期实际已放弃3G建设憋气等4G放大招,因此在拿到TD-LTE牌照后玩了命的建设和增加定制机投入,当然4G市场起步稍慢的电信和联通也没闲着。总的来说,3G和4G建设的高峰期正好是智能手机兴起、繁荣和快速换代期,手机与网络两两叠加互相刺激发展以及国内三巨头争夺入网和转网客户数量的结果是定制机市场爆发式增长。
以上就是这个市场的简单背景,中兴、华为和大唐本身是基础设备供应商,每一次网络升级或制式转换带来的基站等设备升级和配套的终端通讯设备需求对于三者来说都是切身相关的巨大的市场机会。比如大唐,前身就是主导TD-SCDMA标准的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既主导了标准技术研究又负责基站制造和MIFI类终端上网设备的制造。身背这样的行业背景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中兴、华为与大唐都必须要紧密围绕着运营商,手机或MIFI等终端设备上理所当然的以运营商定制机市场为主。当然三家的焦点主要是抢基站设备大单,手机属于旁系,甚至有采购基站附赠手机的商务条款。
定制机市场对于国产机而言是跑步前进的捷径,三大运营商庞大的采购量对每一个品牌都充满巨大的诱惑。这市场不仅养肥了各地众多平台商更造就了早几年“中华酷联”的传奇。很多人第一部智能手机就是从定制机开始,这市场出货量最大的、品质较稳定的华为和中兴算是在智能时代获得第一批原始客户积累,反而是大唐手机随着TD-SCDMA退出幕前,越来越被边缘化。
国外市场方面,当年的“巨大中华”中兴和华为走出国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并站稳了脚跟,尤其是华为在基础通信设备、网络设备方面能够直面思科、诺-西、爱立信等国际巨头竞争而不怵。定制机市场上,中兴华为一方面拥有深厚的专利储备完全不惧国际大牌发起专利战,避免了HTC被禁售的惨剧。另一方面凭借更低价格的手机深受运营商青睐在定制机市场取代HTC,闷声杀进全球手机出货量前5。
由于运营商看重的是入网客户量,千元低端机是定制机市场主流。出货量大含金量低对于品牌而言属于吃个肚饱但营养不良型市场。中兴和华为概莫能外,早期的手机配置普遍属于能用但不好用类型。一直扎在低端市场不利于长期品牌的成长,一来品牌没有溢价能力二则客户粘性低,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完全靠运营商政策吃饭,在渠道分销为主的中国太依赖运营商很容易造成转型进入普通市场时受挫,以运营商定制机起家的酷派兴衰是最好的例子。一切改变从小米搅局开始,小米将高配置拉进2000元档位,同时间严重向下压缩了中华酷联和向上压缩三星HTC的市场空间,可以说小米为国产品牌争取到了1500至2500元价位线的市场空间,重新分配了消费者的购机选择,开启了新时代也将中华酷联逼到绝境,所以客观来说你可以讨厌小米但不能否定小米的鲶鱼效应。
在这次变局中,扎根定制机市场的诸多国产品牌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尤其是红米杀进1000元线后。中华酷联不出三年就灰飞烟灭,中兴继续沉迷定制机和低端市场,定位高端的Nubia市场营销上无所建树,酷派联想泯然众人矣,倒是华为以技术为主线借助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营销模式成功转型,确立了以高端机以男性市场为主技术华为的品牌形象。说到技术,无论是“巨大中华”还是“中华酷联”,最难能可贵的莫过于民营企业性质的华为在研发方面长年契而不舍的投入,交换机如此、路由器如此、基站设备如此、手机也是如此,敢于啃技术这块硬骨头,受挫也迎难而上,产品失败更新换代再上……这是同为民营企业的联想所缺乏的,也是更多赚快钱的民企所不敢想像的。这样的民营公司在中国弥足珍贵值得尊敬。
继续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弄清楚一点——任何产品或公司都不需要上升到爱国的高度,因为首先这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其次才是在什么国家注册的公司。如果将一个公司上升到爱国的高度实则以道德绑架民众,恰恰是不道德的行为。这和各种BBS、贴吧或QQ群里廉价转发的”不转不是中国人“一样的鸡贼。一家公司可以贩卖情怀但不能贩卖道德,有功夫为一家商业公司考虑振兴中华、匡复国货不如想想怎么把产品踏踏实实做好,不要坑老百姓。再怎么说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也只是一台手机,不是教会的赎罪券或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红领巾,买东西需要诵读语录的日子也已经过去了。不过我不相信华为是鸡贼的公司,毕竟华为是靠真本事在海外打拼多年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跨国公司,少部分”不明真相“群众狂热上升到信仰高度而已,这是手机界一个硬生生把实力派弄成偶像派的悲剧。
华为手机必须提到海思麒麟CPU,目前市面上还在量产手机CPU的不多,分别是高通、三星、华为、MTK、Nvidia和Intel,除了Intel外其它全都采用ARM架构。市场大流仍是主打中高端机的高通和主打中低端机的MTK,华为麒麟仅自家在用,三星Exynos主要自家在用,Nvidia因为基带和能耗问题在手机路上不顺主要用在平板上市场面小,至于Intel的Atom是什么鬼大家都知道,联想对它已绝望。研发CPU对于品牌来说战略意义较大,至少拥有根据竞争需求快速调整手机产品线的能力。至于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没有多少关系,大多数人买手机只关心外观、显屏、核心数量和内存大小,才不会管你是615还是MT6752、高通还是MTK。但对于品牌死忠来说意义重大,自研CPU是荣耀和信仰的加持,拥有了它心爱的品牌头上就有了光环,也是高逼格的象征。不过麒麟CPU直到最新型号才接近高通骁龙或三星Exynos的表现,整体而言仍是高通骁龙最强这点无争议,总的来说华为的CPU还没有取得决定性优势,早些年为华为手机早期CPU填过坑但不离不弃的华为用户绝对都是真爱,没有他们的前赴后继华为手机也没有今天成就。尽管早期较烂,但华为多年就这么锲而不舍的研发并坚持在手机中使用自家CPU在国产品牌中已非常不易,单凭这一点注定华为品牌含金量要高于改变营销模式拼性价比的小米、更高于拼推广和线下营销的蓝绿。
比起麒麟CPU而言目前华为另一个大卖点是携手Leica推出的Leica认证的双镜头摄像模块。玩摄影的人一看就知道这镜头标识是很Leica风格,代表着2.2光圈27mm焦距的SUMMARIT镜头,并且用了非球面镜片(ASPHERICA),以上标识或参数简称为Bigger,这样所有人都容易理解。如果再贴个可乐标,估计就可以称为Bigger than bigger。



参数方面如F2.2不算突出(不过在手机1/2.8CMOS上谈光圈意义不大),ASPH也不是什么新科技。重点在于Leica和双摄像头,双摄像头代表着手机摄像的一种尝试,BSI的出现让手机摄影画质得到得到质的飞跃,剩下制约手机摄影的最主要障碍是CMOS大小和镜头大小,这两个互为影响,增加CMOS大小也会增加镜头大小。现有的光学技术无法进一步缩小镜头大小,目前又不可能在手机上普遍使用可换镜头技术,双摄像头代表着提高手机摄影成像画质的一种思路,华为徕卡的方案是通过增加一个黑白摄像头弥补彩色镜头拜耳滤镜造成的进光量损失(自己搜索CMOS成像原理和拜耳滤镜),经图像处理引擎合成后达到提高色彩表现力和动态范围的效果,这么看来关键还是得看图像引擎的算法是否调教得当,这就得看Leica提供多少干货。无论最终成像素质能拉开其它品牌尤其是索尼Xperia的G镜头多少,双摄像头+Leica,Bigger满满。Leica在手,你图像引擎都还没预热我就已经赢了,不用开闪光灯Leica 5个字母闪死你。至于具体成像素质大家自己看网上去吧,我自己拍照至少用APS-C的微单,EDC是富士X100系列,所以没有兴趣对比各家手机摄像头的素质,手机摄像头对我而言是应急拍照记录,此外手电筒能亮就行。P9到我手上估计也就是徕卡牌手电筒,糟蹋了。
摄影界巨头跨界手机不是新鲜事,早些年就有贴ZEISS(蔡司)认证的诺基亚镜头和贴Schneider(施奈德)认证的LG,未来有谁贴Hasselblad我也不会奇怪。但华为这一次创造了两个第一,一是Leica第一次认证手机摄像头,不是随便什么品牌都能贴Leica(不信你们让小米或者蓝绿试试)。二是国产品牌第一次和专业相机品牌合作。这可以理解为Leica对华为的认可,粉丝们理所当然可以骄傲。徕卡在数码时代比较颓,不过不影响徕卡是高逼格的身份象征,更是毒德大学的图腾。不过客观来说影像技术方面幕后霸主仍然是索尼(包括华为徕卡双镜头的背后也仍是索尼BSI),比起双镜头的探索和创新我更期待索尼APCS(有源分色传感器)非拜耳滤镜技术能够市场化。
前面一直在探讨Bigger的问题,麒麟CPU和徕卡认证双镜头无论性能和效果如何,至少已经为华为手机提供了除了Bigger外足够的市场热点、卖点、差异化……和溢价。当这一切以3000元以上价位呈现出来的时候,对比友商高通820 2500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就留给各位自己来考虑了。反正一来我第一次遇到3000块就能买到的徕卡镜头还不是假货,二来市场已经用热销来应证这机子的受欢迎程度。
我们知道Mate7之后华为成功的将价位线突破到3000以上大关,Mate7的成功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市场营销技巧。但无论如何这是国产品牌第一次进入3000线,是一个里程碑。以下图片拍自实拆的华为P9 Plus(VIE-AL10),也许这机子造型没法像蓝绿那般讨妹纸欢心,但已经比MATE7时候那瓷砖样好太多太多,从我一个老爷们角度来看这机子简练漂亮不缺力量,是不错的。工艺上来看,工艺比蓝绿好太多,表面拉丝工艺也是老爷们的菜。至于内部,一体成型的后壳做工漂亮,CNC所到之处工整平滑,注意红圈处更复杂也更牢固的注塑工艺,以及圈处类似三星的机壳天线触点,独立的侧键排线组件就不展开了,中规中矩手感良好。

当然也有我觉得想不通的地方,一是红框处蛇形走线的侧键排线和指纹模块排线,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复杂的走线方式,这又不是主板上北桥芯片到内存讲究走线长度一致。二是整个后盖背部没有铺覆石棉之类辅助散热措施,而且发热大户主板和电池与后壳之间分别隔着上述两根排线和显示排线(显屏已拆,位于电池上华为LOGO处长度宽度与右边排线相仿)以及另一根子排线。我只能理解为华为为了避免后壳散热烫手的不适将热量主要通过左边铝合金中框散热,但这样也会将热量传给显示屏。再NB的CPU也要考虑散热问题,实际的散热效果和稳定性如何,有待各位P9用户自己感受。此外相比于后壳的做工,这中框实在不咋的。
附一张三星A8000的后壳辅助散热措施供参考,灰色部分是对应电池的石棉散热层,黄色部分是对应主板的石棉散热层(加覆一层绝缘层)。

对这台P9  Plus的拆解很怪,我搜索了网上的拆解,内部结构和这一台不一样。差异在于后壳上对应主板的石墨散热贴有无、侧键排线样式、预制显示排线与子排线走法和对应后壳上凹槽有无。暂时搞不明白差异原因,我也希望华为不会漏装了这台的石墨贴。下图为iFixit拆解的P9





总的来说,国产品牌里华为属于依托技术稳扎稳打的类型,渠道分销上不仅沿袭了当年主攻运营商市场时遗留下来的庞大营业厅销售网络,专卖店体系推进速度也很快,属于总体平衡局部有亮点型,除此外还能无后顾之忧的在海外市场拼杀,在近两年市场低迷的环境下逆势上扬可以说是厚积薄发。留意到有消息指出华为下一代MATE系列或有可能冲击4000元大关直接挑战三星高端机,这当然是好事。只是手机不仅仅是显屏、CPU和摄像头而已,看看上图仅仅是2000元价格线的三星普通中端机就能有如此精湛做工,旗舰的Galaxy S系列只会更好,与此相比华为还有差距。希望华为能够把内部设计和工艺再提升一些,既然贴了Leica的标,工艺上能借鉴德国精工和严谨岂不是更好。

PS.至此,国产品牌的三种主要营销类型均已介绍完毕,分别是开启线上营销新模式灭了中华酷联旧格局的小米、线下渠道运作高手闷声发大财的蓝绿地主和走运营商定制机市场起步的中兴华为和大唐。填完这三个大坑后,后面的品牌我随便挑我觉得好玩的来说,并且随意穿插某些品牌的黑历史也罢囧历史囧故事也好,至少坑算是填得差不多了。

……………………………………以下是7-20更新…………………………………………………………

魅族——2000年时我就已经看到了魅族,不过是在索尼专卖店外的广告海报上——索尼发布的Mezzo系列小型音响,一如既往很索尼风格。不过索尼并没有在国内注册魅族的品牌,魅族只是商家根据发音对Mezzo的非官方称呼罢了。

如果当时索尼把Mezzo在华的商标注册为魅族,估计3年后的黄章品牌得改写。不过索尼好像并不在意中文商标这回事,Xperia到现在也都没有中文商标。至于黄章是否偷鸡了索尼Mezzo的品牌音译——可能性是有的,毕竟黄章起步也是从个人音响领域起步,既然后来的手机外形师从苹果那么命名借力当年比苹果还牛的索尼也未尝不可能,这和当年索爱MP3和索尼爱立信手机有点类似。只不过谁曾想到15年后索尼在华的手机销量还赶不上魅族一个型号的销量,如今提起魅族没多少人会想起这个梗,就如同消失的Walkman一样。此梗结束!
那些年我在玩索尼MD Walkman所以没接触过魅族MP3、MP4产品,况且当时即便是MP3也是iRiver、iPod这些国际品牌更受追逐,我心中求而未得的MP3神器是下面B&O这货(懂的自然懂),而魅族只不过是和Newman一起的那一堆国产品牌罢了——当然魅族在国产品牌里一直走精品路线异军突起,这为后来手机路线定下了基调。

对于进军手机业的魅族而言,2014年是一个分水岭,2014年前的魅族是黄章的魅族,2014年后是资本的魅族,这决定了魅族的风格转换。黄章的魅族可以高冷可以慢工出细活可以说我的追求你不懂,当然除了自我感觉良好之外市场并不待见。我就搞不懂2014年之前一共才发布几款手机的魅族在专卖店里有什么东西可摆卖?魅族当然很不屑的说小米牛B什么,互联网思维还不是雷军从黄章深谈后偷走的套路。这就是狐狸的心态了,逻辑就如同跪在地上等死的大辫子说你八国联军有什么可牛的,待会枪毙我的火药还是爷爷我祖上发明的。如果仍然依照着黄章高冷的姿态做手机,我估摸着魅族现在可以说“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了(某锤也差不多如此的节奏)。2014年后资本进入后魅族风格大变,开始接地气,也开始反过来学习不屑又痛恨的小米。产品线简直就是对照着小米来定,比如开设主打中低端的魅蓝产品线。当然也有所舍得,比如用了MTK这种事在2014年前就不会发生。这类做法当然会伤害煤油心目中那个追求高品质的魅族形象,但漂亮的报表和市场占有率才是资本的目的,不要和股东谈情怀,就如同不要和粉丝谈报表一样。可以引用MTK X10的梗——要么流着泪看别人数钱,要么流着泪数钱。
        手机方面,众所周知坚持不懈抄苹果外观,历代魅族手机简直要么长得像iPhone 3GS要么像iPad的缩小版。抄苹果这一点没什么可笑或可耻的,大家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有种的把金色从自家产品线里去掉。不过魅族是抄得好又用心的那个,这不是说魅族抄得最像而是魅族比起单纯的抄而言更用心把剩下的做好。众多国产品牌里魅族是比较用心做好手机的那一类,毕竟不随便不敷衍的态度还是存在与魅族中。
比如对比某杀毒软件手机来说同价位的魅蓝Metal 做工就更扎实和精细。顺便说的是,三段式的结构是比较容易偷工减料和便于压缩成本的设计。一不小心就弄成了铝合金门窗或易拉罐工艺,属于伪一体成型工艺,这已经在蓝绿那一段有过说明。
当然魅蓝Metal为了压缩成本也是整体冲压后再做少量CNC加工,但总体来说属于一体成型注塑后壳,而旁边那货其实属于铝片冲压后壳,只有下图中间红框一部分是铝壳,制造工艺以及结构强度远低于魅蓝。当然魅蓝Metal为了压缩成本也是整体冲压后再做少量CNC加工,但总体来说属于一体成型注塑后壳,而旁边那货其实属于铝片冲压后壳,只有下图中间红框一部分是铝壳,制造工艺以及结构强度远低于魅蓝。
下图,杀毒手机后壳内部,白色部分全是胶粘的塑料,徒手可以撕下。右图是揭掉后剩下的铝片部分,清晰可见胶迹。这个做工呵呵就好了。

下图,魅蓝Metal的后壳内部。塑料部分为为注塑热压,贴合比较密实需要工具辅助才能揭下。去掉黄圈部分塑料部分后可见对应铝制壳体上红圈内的辅助固定的凸点和CNC凹槽。做工比包括杀毒手机在内同价位的国产手机精细不少。


至于高一个级别的魅族MX5,做工自然更上一个台阶。铝制一体成型的后壳精细程度也更高。结构上模仿了iPhone的卡扣固定式结构,左图中右侧是显示屏模块,当中集成了负责结构强度的铝合金中框背板,这样的结构决定了MX5不会太薄,但很有诚意而且强度和耐用性方面得到保证。缺点是设计、制造和维修成本会增加。中图是机身接口部分特写,这样的设计很iPhone,这些小圆孔分别是MIC孔、显示屏螺丝固定孔和扬声器孔。最右图是显示屏模块特写,黄圈为固定的卡扣,红圈为螺丝固定立柱。唯一可惜的是红圈固定立柱是塑料的,如果是铝制就完美了,不过强度方面是没问题的。所以说结构设计方面哪怕是国产品牌都可以做好,是否用心的问题。
MX5其它做工方面可看下图。左图可见显示屏背后的铝制背板。显示屏排线上的AMS开头的编码显示它是一块三星产显示屏。中图部分中黑色部分为辅助散热的石棉覆层。CNC的侧键部分以及螺丝立柱比较精细。整机我唯一不喜欢的是后壳BilingBiling的腰线,个人认为拉低了档次感。这个各有所爱吧。
[img=10345,2322]http://pic1.zhimg.com/50/df1579c1314b535aea38c07390345290_hd.jpg[/img][img=10345,2322]http://pic1.zhimg.com/50/df1579c1314b535aea38c07390345290_hd.jpg[/img]

总的来说,魅族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要比很多国产品牌用心许多,这个值得赞,虽然绝大多数消费者只能从外观看一款手机设计得漂亮与否,不会看得出魅族对比OPPO或360或小米内部有什么样的好。但我认为在不为人知的内部是否用心也能体现一个品牌对手机的热爱。只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漂亮做工和旗舰CPU大内存哪个更有吸引力可想而知。虽然模仿苹果但毕竟不是苹果那般拥有游刃有余的价格空间,受限于市场、国产品牌2500~3000元生死线以及消费者认同方面诸多原因所限,结构方面用心自然会挤占其它硬件方面的成本投入。如果还用高通8XX或三星Exyons的话,定价必定更尴尬,为什么用MTK就不难理解了。 还好这是一个需求尚属多元化的市场,有嗜性能和参数如命其它无所谓的性能党、有喜好自拍的美颜党、有看重外观的颜值党、有侧重做工材质致胜的抚摸党、还有不明觉厉的情怀党。对一款手机品头论足时你所鄙夷的可能正是别人所钟爱的,你所热衷的可能是别人无所谓的。如果智能手机市场都是唯性能至上,那蓝绿也不至于能取得如此市场份额,这不叫欺骗人傻钱多,而是根据目标客户需求的精准市场定位。正所谓“汝之毒药,彼之蜜糖”,各品牌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目标群体,魅族这样的定价配合这样的硬件参数受性能党吐槽几乎是一定的,但只要切合了魅族自己的目标客户的需求无可厚非,看客们没必要党同伐异。话说在这看脸的时代反倒是智能手机越来越看参数,我倒不禁回想起那个看脸看颜值、看结构、看质量为主的功能机时代来。
最后,魅族售后部分我已经在另一个问题中做过详尽回答,不再重复阐述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传送门奉上魅族售后在行业内是什么水平? - 知乎用户的回答

PS.上面说的很多品牌都设计结构和工艺,一来这是网上少涉及的内容,二来是希望各位对一款手机不要仅盯着用了什么CPU、RAM多少、像素多少、有没有光学防抖、LCD分辨率多少这些冷冰冰的东西,那些是技术层级的,手机不仅仅是一堆参数而已,手机对于多数人来说几乎是衣服一样每日贴身的物件。相对而言,外观和结构设计是工业艺术层级的。多数国际品牌是怎么死掉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花了大量的成本在品控和质量测试上,反而延误了发布周期和提高了制造成本,导致产品更迭和定价上了无优势。我不知道国产品牌有几个像诺基亚那样的去做反复跌落测试、按键机械10万次点按测试,像摩托罗拉那样做射频和EMC测试(相反的我们会去喜欢国产品牌信号强,殊不知发射功率强至有害),像三星那样去做5万次翻盖滑盖开关闭合测试……类如这样的心思,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时看不到,但在使用中会慢慢体现出来。这样的心思也体现了一个品牌的严谨、责任感和道义感。

……………………………………以下是8-1更新…………………………………………………………

联想——“”是中华酷联的联,“”是不知道他们这些年在想什么的想。这就是联想!
国产品牌里联想和中兴造手机的历史比较长远,过去又以联想最为成功。在功能机时代联想曾贵为国产品牌的翘楚,长时间顶着国产品牌销量王冠。直到功能机末期智能手机兴起前才被个名不见经传的国产黑马天语拉下马,当然天语也是意气风发两年后急转直下被众多醒过来的长江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其中当然包括中华酷联,当时小米之流可能图纸都还没画。当时以及后来提起中华酷联给人一种亚洲四小龙的错觉,但中华酷联并不能真正的代表国产智能手机的崛起。中华酷联时期的国产品牌被国际品牌死死压制在低端市场苦苦寻求突破口,定制机是为数不多能够切合国产品牌当时身价的市场。此背景在华为那一段已有介绍,即国内3G网络的建设高峰期催生了庞大的定制机市场。中华酷联的传奇即是基于该市场低端机的销量。定制机确实可以给手机制造商带来稳定庞大的销量和利润,但会导致技术研发、渠道建设、推广、消费者对品牌认同等方面全面弱化。依赖定制机市场如同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两年后从移动开始大幅削减定制机补贴中华酷联随之灰飞烟灭(小米等互联网+品牌兴起另说)。
那一时期中兴、华为与酷派主攻定制机市场情有可原,毕竟中兴华为都是基础通讯设备制造商身份而酷派一开始就是从这一市场起步。但彼时贵为国产品牌翘楚的联想不攻研发与市场与一众国产品牌一起沉迷于抽低端定制机市场这口鸦片是何道理?难抵出货量的诱惑?出货量大但尽是低端机难言成功,比如TCL 2015年全球销量8354.6万台位居第五能称之为成功吗?1吨沙子不如1克黄金这道理联想必然懂(可能也不懂,如他们销量第一但低利润率的PC业务),但还是选择抽完这口大烟再考虑振兴中华这件事。
排除定制机市场这件事这些年基本上不知道联想在干嘛和想些什么。智能时代后联想没有推出过叫好又叫座的型号。2010年推出第一代乐Phone W100时凭借三星屏幕和当时最快的1G CPU成为媒体焦点但很快就因为质量问题草草收场。之后的联想除了抽定制机大烟已不知在干嘛,从营销到市场策略再到产品甚至售后服务乏善可陈老态龙钟一直踩不到点子上,一直不温不火。有时听说和Intel合作推出基于Atom手机、有时听说重整VIBE和乐檬产品线、有时听说要进军T4 T5市场、有时又听说要开辟亚非拉新兴市场……结果是无论怎么折腾国内连局部市场热点都形成不了浑浑噩噩的神游着。活生生被小米、蓝绿等新兴品牌打入二线品牌中。
如今的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意图克隆收购IBM PC业务的成功。摩托罗拉虽然在技术方面深厚但集中在通讯技术方面,智能手机时代通讯技术早已不是核心竞争力,而且众多技术人员早已在当年被Google收购后多被其它品牌高薪挖走,联想除了得到摩托罗拉这个品牌之外我认为所获寥寥。本以为联想会好好利用摩托罗拉的品牌推出3000元以内高性价比漂亮设计高配置的手机,如今看来纯属自作多情,全然忘了联想当年收购IBM PC后ThinkPad不仅没降价反而在中国卖得比美国市场还贵。于是我们见到了模块化手机MOTO Z(图片来自网上,侵删)


联想果然不愧是不知道想什么的“想”,拿下摩托罗拉后第一个就推出模块化手机。简单来说勇气可嘉野心太大噱头有余卖点不足。首先国产品牌到现在还没有彻底突破3000线,位于二线的联想借用已没多大品牌号召力的摩托罗拉名义发布一台4000以上的手机想大卖是不可能的幻想。这定价属于两个落魄贵族走在一起仍端着昔日贵族的架子。其次这手机看起来各种模块更换好似很酷的样子,但那些都不是消费者痛点所在而且目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里可选模块少、售价不菲、功能无吸引力,“可换模块”这一卖点高端市场上轻易就会被三星高逼格的曲面屏打得体无完肤,更不用说还有3000元以下配置相仿的一众友商。这手机的未来参考同样模块化的LG G5惨淡销量。
模块化手机概念起源于Google的Project Ara,该项目原由Google收购后的摩托罗拉移动负责,之后Google收回自行研发。截至目前除了15年召开一次开发者大会外说好的在波多黎各试水首发也仅是在传说中。模块化手机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成为被众厂商接受的标准和是否有其它厂商跟进推出多样化功能模块,从而形成硬件生态。这概念需要推出的品牌有强大号召力和开放性。环顾所有品牌这件事只有Google和苹果有这个潜力和财力能做到。如果MOTO Z这手机能大卖(几乎不可能),众多第三方厂商会跟进推出各种功能模块以分享利润反之则属于自娱自乐。所以,MOTO Z我理解为摩托罗拉在Google的遗腹子。MOTO Z的推出宣告那个技术至上、走火入魔、不顾市场的摩托罗拉回来继续挖坑,看来掉坑的联想喜当爹还挺开心,希望年底看报表时也这么开心。

售后——联想的售后我不想仔细评说只想吐槽——联想在售后方面的贵族架子比销售更盛,当然这架子是针对授权服务中心而非客户。联想售后方面属于没三星的销量和市场地位却按照三星甚至更苛刻的KPI来苛求维修站,要求高劳务费低暂且不说,多年前就要求维修站每月销售联想手机的各种附件并作为任务进行考核,营业店面还要求必须商业区临街铺面。如此种种无把服务商逼上亏损的境地,所以现在愿意接手联想售后的服务商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某些省份无人愿做联想售后的局面,纯属于不作死不会死的类型。

PS. TNB技术一直是很多国产品牌的核心技术,诸如动不动就媲美单反的浅景深、对焦速度和宽容度的手机镜头,具体哪些家不一一介绍自个搜吧。这么宣传让同时生产单反用CMOS的索尼情何以堪。要论起TNB技术应用最厉害的我倒是想起当年TNB大王长虹(国虹手机),请了志玲姐姐代言弄个娇滴滴三声加油的开机声,发布会上老板万XX豪言壮志放言3年内超过诺基亚。彼时应该是2007年,且不说熬到6年后诺基亚被收购,两年后国虹手机欠代理商货款或保证金数百万计跑路了……踏踏实实的把手机做好到底有多难?对很多国产品牌而言很难,国产品牌最缺的就是踏实研发的精神,走捷径抄近路的比比皆是。所以当年才会蜂拥在低端定制机市场,为了获得运营商采购订单不惜低价报512M内存、双核CPU竞标(当年主流配置),实际用256M内存单核或低频CPU供货。类似这样的TNB技术直到目前仍有国产品牌乐此不疲。

下一个品牌未定,或许聪明如你能给我点灵感

其他国产品牌待更新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苹果是班长 高富帅学习又好,找谁说理去

三星是团支书 成绩可能太好了有点飘飘然,最近有点狂躁在班里显得太扎眼了

诺基亚 曾经偏执又倔强的学霸,爱上一个不该爱的菇凉,从此一蹶不振

MOTO 许久之前还是班里的古惑仔扛把子,淡出江湖一段时间后有意重出江湖

小米是新转来的次次都想考第一的同学,最近状态不好,成绩有点下滑

魅族 从前极度偏科 喜欢听mp3,现在努力迎头赶上

华为 是富二代,虽然学习好不好都无所谓,但成绩相当凑合

Lenovo是富二代中的败家子,本来学习不错,迷上了银魂,成绩就被华为同学吊打了

中兴 爸爸是区长,其父被举报没有落实好两学一做,儿子目前也不好过

HTC经常被同学们喊成火腿肠,他表示很生气已经让父母联系转学了

Nexus是班主任的孩子,潜力股,表现中规中矩,倒也不惹人生厌

酷派 360 毕业一星期你就忘了的同班同学,两个好基友没事就一块上厕所,虽然偶尔也拌嘴

OPPO  VIVO 穷逼冒充花花公子 满世界吹牛,专业骗女生指数十颗☆☆☆☆☆☆☆☆☆☆

Sony LG  富二代白富美,高冷,每个班都有这样的货色

锤子,一加,ZUK,努比亚坐在教室墙角,喜欢看电子书,成绩一般,但也都富有开创性思维

Blackberry背景神秘的冷美人

波导,金立,康佳,天语小时候成绩凑合,学了微积分后滑到没边了,金立还能续1S,谁让他爹是成功男人

Hisense,Haier高干家庭的双胞胎,学习不是主业,只想混个毕业证罢了

格力 刚转到班里的非主流,听说他有个厉害的老妈

elephone 没事兜里就揣着大象的能是好孩纸就见了鬼了

小辣椒,大可乐,朵唯,meitu芸芸众生各有特点,其实就是你我

什么,你问乐视?他是经常告刁状说别人坏话的中二骚年,有人说隔壁的好同志QVOD同学辍学跟他有关系,好多同学都不喜欢他



握紧机机答主要发大招了(●●)




节操粉碎中 请稍后
━━━━━━━━━━━
▉▉▉▉▉▉▉▉ 99.9%
━━━━━━━━━━━




(*°ω°*)"非战斗人员请撤离!!





感谢关注这个人 感谢关注这个人 @葭浮.PaulL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2017.09
        小米以前一直是田忌赛马,旗舰是不会被拿来和三星苹果放在同一张台面上的,就好像同是旗舰,别家是航母,小米只能算战列舰。今年能和行业旗舰一论短长,本身就是成功,算是有了自己的航母,不过是常规动力的。
        MIX2不能说令人惊艳,但可以说令人满意。一代太大,为了追求屏牺牲了相机和听筒,二代把这两项补上了。但屏幕和相机一直是软肋,自己做不出来,未必买得到,历代旗舰相机都差点事。能补齐并且不用使劲抢的时候小米就算有自己的核动力航母了。
        当然今年旗舰也贵了不少,三千多的没有一体机身,一体机身的贵了一千,随机皮套也没了。但这比华为在自己旗舰偷工减料上好得多。说贵是针对小米自己的,毕竟只有挨粪叉一半的价钱。另外小米的重要战斗力是一千多点的红米和两千的小米们,旗舰注定是给少数人的,很认同雷猴先生让更多人少花点钱享照样用不错的手机的理想,希望小米越来越好。同时不要再做发布会上给自家产品PS这种破事。

        果今年的X很棒,敢淘汰能淘汰HOME键是很厉害的一步,处理器依旧一骑绝尘,系统、屏幕素质和成像肯定都让人放心,正面的3D人脸识别和背后的AR以及模拟棚拍的双摄很让人期待,或许真的能引领未来。
       8和8P虽然外观用到第四年了,明年搞不好还要+s,玻璃机身总算比以前的后背好看些。
        果的问题还是对于好多人来说更好用省心一点的溢价太多了,缺少当时499刀的IPAD那种优秀平价科技工艺品的感觉。今年64/256G,去年32/128G,前年16/64G反正就是每年都把中间最受欢迎的的那个容量砍了,逼人高价买大容量,不地道。

        虽然当家旗舰原地爆炸,但三星的问题不在产品本身上,尤其是对中国来说。微波炉背锅的事不能算过去了吧,选择死磕的回先生始终值得尊敬。
        这几年的外观非常喜欢,顶尖的屏幕和相机让我选了三星作为日用机,系统未必好用但也不至于忍无可忍,客观说S健康和S助手都不错。NOTE作为每年的三星旗舰,那支笔在NOTE5时就很好用了,不能说举世无双,但说出类拔萃不过分,相比之下别家的NOTE就黯然无光了。说三星旗舰就是安卓旗舰不过分。

----------------------
2015.10

青年:禅师 请您为我推荐部手机 没啥要求 好使省心 档次可以的就行
禅师:iPhone
青年:好是好 可没特色还死贵
禅师:星星星 S6 edge+或者Note5 一个能装逼另一个能装笔
青年:确实好 可也不比苹果便宜
禅师:平井姨夫的微笑 Sony Z5 夏天可在泳池水下拍女施主大白腿
青年:索尼大法好 可系统难用 小毛病多
禅师:Moto X Style 工业设计一流
青年:Moto本是落魄大户家的千金 原以为进了新贵公子Google家的门 能重过上以前的好日子 可谁料被那公子扒光了嫁妆转身卖到了窑子里 东西也不接地气
禅师:Mi Note 号称最懂国人
青年:太接地气 猴王国产低级货 没面子
禅师:1+2也不错
青年: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heavy 大师 你说莫非这世上真没有一款毫无缺点 完美而廉价的手机么
禅师以绳缚一鸡之足 将之拽倒 反复八次之多 终于把鸡腿整断了
青年:您的意思是 要坚持不放弃 总会改变世界的吗
禅师:拉**倒吧

番外篇

禅师:差点忘了LG 性能均衡 性价比不错
青年:忘了就忘了吧 没特点 没存在感
禅师:HTC 要出新旗舰了
青年:快倒闭了
禅师:华为不错 军工出身
青年:长得要么像Sony 要么像HTC 山寨味
禅师:魅族吧 挺精致的
青年:呵呵 原来还行 现在还不如小米
禅师:锤子手机 多有情怀
青年:罗永浩就是个傻「哔」
禅师:诺基亚总还不错吧
青年:要说当年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现在若想当1%的独特 就要担当1%的寂寞 可听说以后要兼容Android了 那还要他搞毛 大师 你说莫非这世上真没有一款毫无缺点 完美而廉价的手机么
禅师指向禅院池塘 内有一龟 池边有一牛饮水 乌龟突然咬住了牛尾巴往水中拖
青年:大师 您是说各种事物彼此间是有联系的 要综合考虑么
禅师:鳖扯犊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三棒与锤子偶遇闲谈,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密布,聚雨将至。
棒曰:“兄台可知手机之奥妙否?”
锤曰:“未知其详。”  
棒曰:“手机者能大能小,能赚能亏;大则联系世界,小则人手一部;赚则科技巨头,亏则停产召回。方今人傻钱多,厂商乘时变化,携风投之巨资,分红于初创。兄台久历四方,必知当世手机之英雄。请试指言之。”  
锤曰:“吾辈肉眼安识英雄?”  
棒曰:“休得过谦。”  
锤曰:“吾得公孙玉龙之恩庇,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棒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锤子曰:“诺记摩托,百年老店,可为英雄?”
三棒笑曰:“冢中枯骨,数次并购,吾早晚必擒之!”
锤曰:“美利坚iPhone,七世十款,门多精品,今虎踞世界各地,部下程序员极多,可为英雄?
棒笑曰:“乔布斯已去,库克好谋无断,奉承果粉而生,见小利而忘初心,非英雄也。”
锤曰:“有一人名称国货,世界五百强,华为可为英雄?”
棒曰:“华为海军吹捧,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锤曰:“有二人血气方刚,青年良品——小米魅族乃英雄也?”
棒曰:“米魅藉屌丝之名,抢购之风,非英雄也。”
锤曰:“东瀛索尼,可为英雄乎?”
棒曰:“大法虽有三防,乃负面之优化,何足为英雄!”
锤曰:“如OV、乐视、HTC等辈皆何如?”
棒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锤曰:“舍此之外,锤实不知。”
棒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豪赚拥趸之财,洗尽粉丝之脑者也。”
锤曰:“谁能当之?”
三棒以手指锤子,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棒耳!”
锤子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note7爆炸,火光四溅。锤子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炸之威,乃至于此。”三棒笑曰:“丈夫亦畏炸乎?”锤子曰:“军工企业,安得不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我尝试用琵琶行来评价吧:

苹果: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三星:十三学的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索尼: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h t c: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Motorola: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华为: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小米: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O V: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魅族: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联想: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酷派: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中兴: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黑莓: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LG: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锤子: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360: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一加: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金立、TCL: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乐视: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诺基亚: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小米:万物基于miui
华为:我的海军我的芯,德味爵士很放心
htc:日常崛起,日常倒闭
sony:守护姨夫的微笑,拒绝国行
一加:不忘被小3糟蹋的初心
oppo vivo:蓝绿国际大厂,拒绝还价
锤子:日常打脸,情怀靠降价
苹果:感谢各位友商的花式吊打
乐视:重新定义黑边
狗摩:我正面开过的孔比你的下巴还多
中兴:剁手兴
魅族:三星爸爸抬一手,阿里亲爹我有很努力哦
nexus:谷歌亲儿子,让你提前体验不兼容的快感
三星:安卓垃圾,苹果垃圾
lg:我tm也是国际大厂好吧
酷派:知乎三零用户
联想:闷声发大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标题就叫做,苹果如何被踢下神坛吧,

小米,
国内手机厂商性价比的开拓者,从miui开始让粉丝参与研发,到目前各种实用功能的开拓者,个人感觉,最看好小米。

通过手机,不仅可以互联智能家居,玩具,健康,以及可穿戴,甚至开拓了新的手机附加值盈利模式,即,通过广告业务与智能产品以及手机周边,弥补硬件利润。

华为
我想给华为泼点冷水在此,过高估计自己的溢价能力,海思芯片的确算是让国人感到骄傲的事,但是,同样的arm架构下,不可能超出同类处理器的处理性能太多,而徕卡镜头,从市场保有量与成像素质以及性价比方面,是短期不可能抗衡sony与菜斯的,而android同质化又高,高通处理器又足够稳定,所以,个人感觉,华为并不会成为下一个绝对霸主。

oppo/vivo
过分依赖线下与营销,由于目前数码产品理性消费者占比很低,所以,如果有一天,大家都明白了手机成本构成,可能就不一定有那么多市场了。

微软
一个一代互联网巨头,可惜,大公司病病入膏肓,和nokia算是难兄难弟吧,同时错失移动市场的蛋糕,手机产品,每一款,自己都是如数家珍,不过,就目前而言,windows10mobile依旧继续下坡路,就快没坡可下了。

google
明明可以拼实力,却非要拼颜值得典范,在手机市场中,google应该算是最有资格和apple对垒的选手,因为,生态基础是自己的。google新一代亲儿子的大销,不难看出,硬件已经是代工厂商的事情了,而在国外,谷歌手机受追捧的原因也很简单,强大的google全家桶,与流畅的原生体验。


最后说apple
说个段子:
乔布斯帮主死后,把库克叫到床边,一定要做极端逼格的产品,千万不要降价,千万不要拉低定位,降了逼格。

然而。。。如果考虑到汇率影响,iphone到现在是降价的。而且,apple也在增加自己对于营销的投入。而iphone当初硬件的惊艳程度已经远远无法与android阵营的旗舰机抗衡了,而目前从最新的曝光资讯来看,下一代iphone应该会采用曲面屏幕。。。而目前,相较与ios,androi的产业活性更强,因为,android是google的,但是,它的本土化是各个国家的厂商做的,android只需要把基础做好就可以,所以ios的本土化基本是渣渣。

而当硬件过剩的情况下,android的性能表现,并不会相差ios。。。就自己的手机,指纹解索速度已经应用响应速度,基本是超越ios的,so。。。再不推出让粉丝兴奋的产品,只会是死路一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谢邀。
只简单说说自己对这几个品牌的看法吧。
1、小米
定价比较良心,东西也确实不错,产品的进步也比较快,但是前一阵子有一点飘。
2、华为
技术底蕴深厚,有比较不错的建树,也在逐步地完善自己,但是营销方式有点恶心,
3、三星
有很深厚的技术背景,同时掌管着相当一部分的手机供应链,近几年在外观、设计和新技术上比较激进,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有什么就上什么,毫无保留。
4、苹果
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新技术的方向,综合体验也非常好,但是在外观设计和自家专利的应用方面有点挤牙膏。
5、微软
归在Others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难得被邀一次,谢邀~
并没有都用过,也不是硬件专业人士,只挑自己相对熟点的说说
另外,我说的这堆东西只针对中国市场,墙内墙外的大环境和厂商政策都不同,中国市场的情况和海外市场的情况没得比较

大苹果——智能手机行业毫无挑战者的NO.1
两大智能手机市场,IOS对应苹果,安卓对应其他所有手机
IOS和安卓的高下,难以区分,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喜欢哪个都正常
然而苹果等于IOS,安卓其他手机都等于N分之1的安卓,高下就分的出来了
一个手机APP开发商,必定是两个系统的版本都要做的,IOS版本的APP,只需要针对十来个连贯发展的机型,而安卓版本的APP,需要针对成千上万种不同级别配置、不同特性、不同科技的机型
于是显而易见的,IOS版本的APP的兼容性是碾压的,同时苹果手机的新科技特质,会被第一时间利用起来,而安卓首要保证的是在大多数机型能正常运行,然后才能考虑针对某个手机的某种特性做优化,以致于目前兼容性测试这一项业务已经养活了几家公司了。
同时IOS有APPSTORE,相比于国内乌烟瘴气的各种安卓渠道,苹果真是干净的多。真正开发者应该都有体会,你做个APP上线苹果,接个SDK就行了,上线安卓,200+的应用分发平台SDK在等着你。以致于集成SDK这事,也养活了好多家公司了。。。对于普通用户,从干净快捷的APPSTORE下东西比从各种商店还是舒服多了,都买苹果了,其实不差钱,差的只是消费习惯。近两年越狱率的降低已经证明消费习惯在逐渐形成了。
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好的消费习惯也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这就好比目前开发者越多,安卓和IOS对其他系统建立的壁垒越高一样,开发者越多,其实IOS对安卓的壁垒也会越高,只不过前者是有无的差异,后者是程度的差异而已
苹果的领先,真正在于这里。而拿着各种配置、黑科技说苹果怎样怎样的,其实都很皮毛
配置这东西本身没有任何意义,配置转化为流畅度才有价值,任你6G内存8核CPU,我能感受到的只有开这个应用要几秒。而流畅度上,一贯是苹果领先的。
黑科技上,苹果目前求稳,不会用太过于黑科技的技术,然而为什么苹果的一项新科技出来就被各种捧,而其他黑科技出来大家都说没什么用呢?一方面自然是粉丝追捧,另一方面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原因。苹果的新科技出来,马上会有各种应用跟上,自然使用性就上去了,反过来安卓出了一个科技,各种应用不支持,还有啥用?
苹果现在已经跳出了配置战这一范畴,而其他所有手机还在血拼配置性价比设计,这已经是高一个级别的碾压了
就现在情况来看,苹果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仍然是无可争议的老大,除非自己作死(还不能是一般作死,需要比如公然资助ISIS导致被全球抵制一类的)或者随科技发展诞生了取代手机的设备。


三星——面子大于里子的逼格产品
随着boom7一声巨响,三星在中国算是很难翻身了。虽然丫之前在中国表现也不咋地。
三星手机从低端到高端全型号覆盖,但是由于品牌溢价什么性价比可言,在低端市场已经算是寸草不生了。
高端市场一直走商务人士路线,设计方面确实优秀,比如曲面屏、NOTE笔、虹膜这些设计,都是确实领先于行业的。然而如在苹果那一段论述的原因,这些东西只有部分自带软件支持,大多数APP还处于“额,这是啥”的阶段,其逼格成分远大于应用成分。
另外国内的思维一直是有钱干嘛不上苹果,加上近些年华为崛起,纯商务人士的选择也多了。这次爆了一下,以后会很难走。
当然,这种公司早点滚更好。

华为——屌丝逆袭
其实是屌丝逆袭成高富帅的典范。
早年华为手机也算是屌丝机,和中兴基本一个档次,在华为众多业务里,属于自己也不重视的。
近几年才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同时找对了高端旗舰的定位。加之华为的研发实力确实不是其他几家国产组装厂可以比拟的,这两年发展非常好,隐然有逆袭三星的势头。
照顾高端机的同时,也没有抛弃中低端市场,总的来说,在低端价格配置战上也没有落后很多。
然而机型设计上,还是过于强调所谓商务,还做不到像三星一样商务的同时,还能引领一波时尚的潮流。
就好比屌丝逆袭以后,心里想的多少有点暴发户,毕竟做不到多年高富帅那样的一举一动都有内涵。华为目前最需要做的,还真是从三星挖几个设计师过来。
至于海外市场国产骄傲什么的,有爱国心的想想自然好,不在乎的也没什么。总之我觉得中国出了个华为,很光荣,不丢人。

小米——行业搅局者
除了苹果,我最赞赏的手机厂商就是小米。
不是因为他手机有多好,而是他引领了手机的高性价比配置价格战革命。在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的路上,小米绝对是头号功臣。
小米让其他品牌的中低端安卓机再也买不了高价了,也许对高端机影响不大,但如果没有小米,目前2000元以下的安卓机,价格会至少再往上加1000元,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成熟,会因为价格因素晚很久到来。
当然肯定有人说没小米会有大米做同样的事,但是现在就是小米做的这件事,所以这一点来说,就值得被支持。
抛开行业身份,纯手机而言。小米就是高配低价的代名词,这一优势如今已经随着价格战激化而不明显,但仍然是优势。
小米手机其实和七天酒店之类的产品一样,把核心价值(性能)提取出来,去掉附加成本(会有各种小毛病,比如发热),然后低价让消费者获得。小米的其他产品也是如此。
小米没逼格,但是很诚恳。包括抢购营销耍猴都耍的很诚恳,不像某锤子。。。
当然现在小米已经准备进入小米2.0阶段了,新的双曲面小米和mix都是新特性满满,但是最终能不能成,还有待观察。

OV——农村包围城市
伟大领袖通过实际经验教育我们,农村是可以包围城市的。
这世界上除了对各种CPU、内存、电池容量、分辨率参数如数家珍的手机使用者外,还有更多的、就知道拍个照片切个水果的使用者。
如果把那些核心用户比作城市,那这些非核心用户就是农村。城市人少啊,农村人多啊,城里人猴精猴精的钱不好赚啊,农村人朴实好忽悠啊。
这里只是个比喻,没有说歧视品牌或者农民的意思。
蓝绿厂不愿意参与其他几个品牌血海一样的价格战,去开发了非核心市场。其实这也是手机的本质,就一工具,好用就好,你管那么多参数干啥?不是每个人都拿手机24小时玩大型游戏的。
对于轻度使用者来说,外型漂亮、音质好、拍照效果好、充电快待机长、还是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的,这比什么CPU运算速度高了50%重要多了好么。
配置并不是OV最擅长的,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这种技术,当然这个广告本身也是他们擅长的领域。抓另一群不同用户的痛点,抓的非常准。
所以如果有人让我推荐手机:
喜欢玩游戏在上大学有闲时间折腾未来有望成为IT民工的大侄子——果断小米。
长得好看喜欢追星没事就自拍无聊看看八卦新闻还在上高中的外甥女——果断OV。

火腿肠——火腿肠和完蛋更配哦
火腿肠这些年来,一直也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到底在哪里。
说高端,没配置没逼格,说低端,没性价比没特点。加上各种负面新闻,在大陆已经算完蛋了。毫无翻盘机会。


大法——索尼大法好
跟索尼的其他产品一样,惊为天人的黑科技,实际没太多用的实用性
外型设计外星级,但终究是个小众产品
爱者极爱,不爱者不知道他还存在。。。去路边找十个人问一下,估计一半以上都会说:索尼还有手机?
当然。人家核心业务也不在这边。

乐视——买会员送手机
不知道为啥题主会把乐视算到手机品牌里,这货不就是一视频网站买会员送手机么。。。
烧了一把钱,然而现在还送不起了——参考新闻顺丰停运乐视订单

锤子——文青革命
一个外行,不好好讲自己的相声,非要不远万里来手机行业默默奉献段子,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白求恩——额,不对,是罗永浩精神。
罗老师这手机牌子怎么说呢,想装逼,但是想装的逼本来逼格就不够,还装逼失败了。。。
锤子手机定位不准、质量堪忧、特点不足(其实想做的特点很清楚,奈何没做好),于是销量惨淡也不难理解。
之前多次和朋友扯淡,说要是没老罗,锤子手机会更好还是更差。
有说老罗在锤子发展过程中起了反作用的,有说老罗的营销策略才让锤子这么有名不然没人知道锤子的
但总的来说,一公司CEO比公司品牌还出名,不是啥好事。。。

其他品牌很久不关注了,回头补补课再来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我现在卖手机,顺便也修手机,所以有一份维修记录表。
可以从表里统计出一些数据。
1、从四月六号到六月六号,一共修了65台手机。
2、31台是苹果手机,其中摔坏屏幕的有25,摔坏home键1台,摔坏后置摄像头2,摔坏后盖4,电源键1,电池3,听筒1,主板坏1,系统问题1,被劣质充电头烧坏1,信号问题1
3、华为有7台,1台翘屏,1台字库坏,系统坏2,摔坏屏幕2,进水1。
4、金立2台,换屏1,充电口1。
5、三星3台,欧版信号问题1,中病毒1,进水1。
6、小米7台,进水2,摔坏屏幕4,摔坏后盖1。
7、诺基亚1,感光1。
8、杂牌6,解密码2,充电口2,充电ic1,摔坏屏幕坏1。
9、联想1,充电口1。
10、魅族2,进水1,摔坏屏幕1。
11、中兴1,摔坏屏幕1。
--------------------------------------------------------------------------------
总结:
1、苹果手机屏幕容易摔坏,别买。
2、苹果以外的手机样本不足,就不评价了。
3、遵守交通规则会极大增加你得癌症的几率。
--------------------------------------------------------------------------------
阿西吧,梗藏的太深大家都没看出来,我对苹果的主观评价是:苹果手机做工好,很少用用就自己坏了的,所以都是摔坏的。
解释一下:
为什么修苹果的那么多,因为小店是开来做朋友生意的。
而我的朋友里用苹果的比例非常高,我现在根本想不起来有谁不是用的苹果,就我是诺基亚930。
并且在我这里买港日美版的比例也非常高,所以售后只能拿到我这里来修,不然摔坏屏幕的比例还会更高
这个表其实统计不出什么鬼的,我就是抖个机灵,因为没有考虑一年保修、手机价格、市场占有率及送修率等等,所以大家就看个乐就行了。
p.s.大家可以看看维修价格,看看自己的手机有没有修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苹果:
话语权大,容易对业界形成标准
最简单的例子
在苹果推行拟物风那段时间,基本上全天下的图标全是各种现实世界的物件
在苹果ios7摇身一变玩起了扁平风之后,全天下又一股脑全都跟着扁平了

倒也不是说苹果在做拟物的时候,就没人扁平了
但是也就苹果有这个能力,让其他人一下子都觉得“啊,扁平才是未来,拟物不行”
当然,锤子的老罗显然是看不上库克而坚决支持乔布斯,所以锤子依然是拟物。

硬件闷不吭声但是绝对不弱
A系列处理器经常被一些安卓小白嘲笑
但殊不知A系列每次在同一期间里性能都非常爆炸
苹果虽然很低调,但是实际上却鼓捣出很牛逼的东西

国外厂商里目前跪舔中国最积极的
库克上台之后,苹果对中国简直两眼都是心
我基本上从2015年开始,每次硬件发布会都必然出现中国国旗,出现China字样
而且中国也从曾经的第二批都排不少,到如今的次次第一梯队,甚至好几次比港台都要优先。
库克也是很现实,中国傻多速,那他就抓紧这个大钱袋子。
嘛,对于中国用户而言,这也是划算的买卖,愿打愿挨

三星:
硬件一条龙业界第一
三星那么大一个集团,生产各种各样的东西
七七八八基本上完全可以组装一台手机出来了
CPU他们可以自己做,屏幕可以自己做,摄像头可以自己做
机身主板更不用说
整个业界,三星是唯一的具有这种极强的完善体系的厂家
比如note,比如edge
虽说曲面屏如今业界很多人都在做了
但是最早让这东西出名的还是三星

安卓阵营创新最多
三星对安卓阵营的创新力度很大,这一点都是直接和他硬件挂钩的
比如他的note系列,是整个安卓阵营,甚至是如今整个电容智能手机阵营里唯一有笔的系列
围绕着spen,就有一大堆的创新,这一条因为其他厂家不做笔,所以也不会去做

而曲面屏刚出的时候,他们也针对曲面那一部分触摸屏,专门做了个控制区
不是也有一种说法,叫做如今手机行业就三个阵营:安卓、三星和苹果

华为:
努力营造高端形象
单论硬件,我个人并不觉得华为硬件就怎么高端了
但是HUAWEI这个牌子现在营造的这种高端形象挺成功,甚至在国内有一种可以和三星比肩的意思了。华为最大的优势之一,也就是他对他硬件有很高的话语权,毕竟CPU这部分他们是可以不靠外人的。而且,以华为的体量,去找一些大品牌合作也会比国内更多互联网手机品牌更加容易一些,比如华为和莱卡的战略合作关系

小米:
价格屠夫耍猴先锋
虽然说我是一个小米用户,但是小米耍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很多看上去很美好的,但是根本就买不到
即便同一个系列有货了,但是你想买的那个型号又总是没货
这种情况多见于不少机型的黑色款。基本上白色金色剩了一大堆,就是买不到黑色的
但是不得不说,如果小米你能买到你想要的那一款,那个性价比真是没的说

品牌形象需要提升
小米的品牌形象太固定了,不只是限制了他的价位,也限制了用户群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这一点而不想用小米

微软:
半死不活没啥好说
作为一个连支付宝都不想理你的手机阵营。。。
额,我也不想说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这个问题在一年后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是2017年的4月20日,
小米6昨天刚刚发布,p10吵得沸沸扬扬,
s8不复s7e发布时的满城风雨,

说起来去年这时候我留着长发修着车,
今年这时候梳一个介乎于油头和背头之间的鸟窝卖起了手机,
人生的二三事谁又说得清,

就好像谁都想不到三星一场爆炸,
华为却成了最大赢家,
炸完的三星赶上了萨德,
华为接过三星在国内的地位算得上自然而然,

苹果7不温不火,但到底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就觉得要么苹果8顺便也炸一次,
给剩下的这一票厂商留一片海阔天空,
要么就搞个大新闻,给市场多一些竞争,

华为家大业大,货全产品多,
不过用过华为旗舰的年轻人,再买华为的几率不大,
用户也不是傻子,只希望产品上多少走点心.

ov天天吹上天的拍照也没见点真的干货,
知乎上对这两家的态度多少有点视而不见的感觉,
除了find和xplay系列没有考虑的必要,
就算考虑我个人建议就算考虑优先级也不要太高,


小米已经成为了必须要单独拿出来讲一下的品牌,
奇怪的问题在于这牌子完全是两极分化,
就没有那种“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的藕断丝连,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看人,
不过不搞多版本的幺蛾子真是让人喜大普奔,

魅族又渡过了平平淡淡的一年,
等得我心都碎了也没见魅族的双曲面,
不过算起来应该快了,毕竟.
小米同学作业已经交了.

三星为啥要最后讲,
因为确确实实比较难以抉择,
产品好不好?好,
为什么不买?
一方面贵,6.7000的手机不好用才怪,
另一方面,萨德以后,是确实不想买三星的产品

不过到底,消费者选择产品,
关键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品牌,
以上.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16年4月,
在我的观感里,

苹果走下神坛,不是第一而是一流,
三星打破了自家的传统形象,s7/e扛起安卓机皇的大旗,

华为越来越像小米,
小米5重新定义黑科技,
锤子重新定义情怀,
魅族pro6重新定义升级,
与此同时oppo/vivo闷声发大财,但是打死我都不买,
lg在智能机如日中天的时候发布了一个功能机时代的噱头产品,
索尼的三防不再是仅此一家,一台手机发布了5次多少有点审美疲劳,
而摩托罗拉?他拉着好基友诺基亚的小手一起狗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苹果:如果你不懂安卓而且有钱
荣耀:如果你不懂安卓又没有钱
摩托:如果你很懂安卓又有钱
小米:如果你很懂安卓又没钱
红米:如果你缺钱却喜欢玩手游
魅族:如果你是外观党
魅蓝:更漂亮的红米
Vivo/Oppo:如果你喜欢实体店,而且不缺钱
Nexus:如果你是刷机党或者谷歌信仰粉
一加:如果你父母要求你买国际大厂但你又不想花钱
HTC:如果你喜欢外放
索尼:如果需要洗澡的时候听歌/看电影
中兴:如果你的手多的剁不完
酷派:如果你的头多的剁不玩
微软:如果你准备考研
锤子:如果你喜欢安卓4.4

………………更新………………

三星:如果你很清真
华为:如果你喜欢慢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看图 ……………………………………我是丑丑哒的分割线………………………………………………我是丑丑哒的分割线…………
好吧,这张图好像是贴吧还是知乎扒过来的,专门黑华为的,这么回答这个问题是有些跑题了,如果哪一天有空了,答主会专门来写这个答案的。
看来不用写了。(ω)(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好多品牌啊……

我尽量把想到的说一下吧

苹果,除了价格高,电池容量舍不得加,别的(生锈划痕啥的)都算不上问题,加上完善的app生态圈,丰富的越狱插件生态圈(越狱不是为了不花钱,请支持正版软件正版插件),当之无愧的王者。啥时候把电池容量提高到4000,3500也行,我一定跪舔,去你tm的三星华为小米锤子,我就是这么没脸没皮╮(╯▽╰)╭

三星,小王的地位,出了个note7,加上公关连续作死,小王变小鬼了。起码我们家是不会再看到他家的新品了

黑莓,貌似已经不准备做手机了。我对手机这么喜新厌旧的人,唯一一次连续换机用同一品牌。在我眼里曾经的黑科技。7230和7290大太阳底下无比清晰的屏幕,远不是现在那些所谓阳光屏能比的。8700,我第二个黑莓,掉水里捞出来一点事没有,连关机都不用。论坛上有哥们用8700直接砸晕了个飞车抢包的。priv是个好手机,可惜现在黑莓水太深,没敢入

诺基亚,被卧底ceo搞死了(开玩笑啦),站在历史分水岭上选择了错误的道路wp(可能是因为安卓同质化太厉害,难以保持高溢价)。当年我那个e63可以待机4天,天天看小说,键盘手感堪比黑莓

moto,创意无限的品牌。蝴蝶机,刀片翻盖之类的简直站在时代顶点。当年我那个MOTO E1,和苹果合作的型号,自带itunes。然后好多高手就利用这个itunes开发了好多插件,实现了多任务随意切换,真后台,在那个年代简直是神迹,甚至掩盖了它的音质表现。后来还用过一年defy,我了个去,那真是最幸福的时代!摔了无数回一堆坑坑洼洼,都没坏!能换电池,随身带俩,3分钟满血复活!最最关键能防水,每次洗手顺便洗手机!本来不想换掉的,同事小胖买了个小米1很兴奋非逼我跟着买,明明休假竟然跑了单位在我身边叨逼了一天,我加班都跟着我……我只好就范了

htc。当年某wm型号,我唯一入手后只用3个月就忍不住换掉的手机。各种毛病,直接导致我后来再也不碰htc

松下,G1是我第一个手机,4096色彩屏,在当时属于高级配置。手感很好,可惜丢在出租车上。因为这个手机,我对松下至今都很有好感,连烤箱都是他家的

阿尔卡特,用过一个,OT535(?),很好用可惜丢了。鉴于阿尔卡特手机已经卖身很久,就不评价了

sony,当年和电信各种恩怨,所以不出电信版手机,与我无缘。同事作为大法粉,上班第一次领工资就买了个国行旗舰sony,然后……第三天侧键就掉了,再然后,防水手机进水坏了……

LG,有很多创新点,可是品控不行。用过一个,500万摄像头成像不错(当时普遍是320万),但做工不行,半年就各种毛病只好换了。现在lg还是各种创新点,弧形屏幕,可换模块,可是我依旧不敢入坑

一加,没用过,某位同事一年换机好几回,说不错

乐视,没用过。俩同事分别在三个月内脱坑

小米,小米一代我就入手了,大年初一发拜年短信时直接主板烧了。。。后来陆续添置了几乎生态圈的大部分产品(连5号7号电池都各自收藏了一盒),小米盒子当年号称永久免费,前后买了俩,现在啥都要收钱,闲置了。摄像头买了就闲置,不知道扔哪了。其它产品都很好用。现在戴着小米手环2用红米3打字(前段时间红米3卡logo返厂了一次),红米3待机时间长,相当适合我这种不怎么玩游戏,拍照主用相机的人

oppo,vivo。我没用过,但印象不错,是能抓住目标用户核心需求的品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0035961/answer/119360180

最后是华为。我没买过华为手机,但一直关注,同事的华为手机我玩过很多。之前没买主要是华为手机待机不行(尤其我是电信号,基带挠墙)。mate7在京东买过一次,可是电信待机不满意就退了。mate8电信待机不错(我们单位领导统一配机),但是拍照不太满意(主要是对焦太慢,不适合抓拍宝宝)。p9拍照好可惜待机差点。
所以一直关注但是没买mate,这两天960发布了,别的其实我都无所谓,但是基带集成电信让我很兴奋,所以我准备等等看11月份发布的mate9,看看摄像头咋样,可以的话就出手了

最后,请允许我再唠叨下
那啥,库克先生能不能加点电池容量啊,你们那个背夹电池实在太丑了,感觉碰一下就会瞎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我之前用的安卓,现在用苹果。只能说各有好处吧。
苹果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删除一切不想要的,除了系统自带。而且工艺真的没得说。
国内的手机张口闭口超越苹果,足以说明苹果的地位有多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外国品牌选苹果,国产品牌选小米。其他的就不要考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每个国产品牌的发布会都告诉我苹果是最好的,然后他们的产品只比苹果差一点点但是便宜啊,于是我这种懒人按照他们的建议直接买了苹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1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明知道我是果黑还邀请我,年轻人,你果然很醒目啊。

以下观点,仅代表我的观点。

我用过的机型有:三星,LG,索尼,一加1、2,华为,身边人用得较多较为了解的是小米,苹果,几乎覆盖了主流机型。

先说索尼
身为设计师,我一向先看脸,索尼给我的感觉是不错的。
用了一年多,坏了。
整体感受如下,价格贵,性能一般。没有什么特点,对于安卓国产软件后台偷跑完全没优化,最后就是机子越来越慢,体验越来越差。
做为一个外国品牌,价格偏高得到这样的体验,真心不建议。

韩系三星
三星nota1,和S4
nota1的大屏幕真心爽,出差开会做笔记毫无压力。
S4做为当年的爆款,树立了标杆。
但三星的缺点很明显,安卓应用后台偷跑不管,同时,最致命的缺陷是塑料外壳,用不到半年,总是会出现外形损坏。
最终我还是决定不用三星了。

LG G3
LG这牌子,我真心不想吐糟。
它的好处是后台进程管理得好,应用安装的时候所作用的权限给列出来了,你可以很好的管理。但问题是,你关闭权限,有的后面你想开就很麻烦,经常把开通路径忘了。
这个还好,但这机子三个月内莫名其妙的开不了机两次,拿到维修点都要刷机。
呵呵,里面的东西全没了,没备份你哭不哭!
从此看见LG就呵呵,祝大家买了人品好,别摊上我这破事。

一加1、2
网络品牌,随便看别人用就买了,1用起来不错,整体没有任何问题。
后台管理一般般,蓝牙问题较多,连接不上,连接上了音乐躁音大,信号差,这些是用了两年后出的问题。
2代给我爸买的,他不整其它东西,用起来反馈不错。
这次想买的3,没抢到,懒得等了,直接入手p9。

华为刚入手,等我用了一段时间再来说吧。
整体来说,想支持华为,其次要出国,天际通貌似不错。

小米
身边人说好的地方:
便宜;
喜欢抢购的感觉(这是什么心态?)

身边人吐糟最多的地方:半年后很卡


苹果
没啥问题,最好的手机,唯一的问题就是贵。
我做手游,主要做安卓市场,不想整天带几个手机。入手一个ipad够用了。



整体来说
体验上:日系韩系整体设计较为漂亮,实用性不强。
国内互联网品牌喜欢逗猴,性能一般设计丑,就是便宜,看你是否能接受。
OPPO,只能说这是针对女性市场的胜利,前置摄像头和后置都是1600万像素让我心动了一下,人丑也喜欢自拍没办法。



关于电子产品,我个人一向有我自己的观点,唯一更新换代太快,投入产出比相当低,我们要买的电子产品基本如下:笔记本电脑,手机,单反,阅读器,电子手表。
如果每样每年你都买最新的,我的收入能承受,但买其它东西的投入就相当低了,我要买实体书,去旅游,买家具以及其它的,这样就让我不太爽。
所以我买电子产品,我只会买最新性能最好的笔记本电脑,这个是工作需要,对工作效率有影响。
至于手机电子表,我一般凑合。
我带机械表,买了两个之后又扔了,我发现手腕上啥都没有的时候比较舒服。
单反这玩意,其实买了之后我觉得不如使用卡片机。但是,去旅游的时候,旁边的人全部掏出单反,你拿一个卡片机就显得很傻逼!所以只能跟风!
不知道为什么,身边所有人用苹果我用其它牌子却处之泰然,可见还是内心深处的讨厌,没办法。(我就静静的看你们装逼)


手机这玩意儿,为什么大家喜欢贵的,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家习惯用一个符号去定位一个人,你开什么车,立刻划分了你的收入水平,你穿什么衣服就不一定了,毕竟认识品牌的人不多,手表也是这样,于是大家喜欢从手机去判断一个人,这是有趣的现象。

毕竟,一见面,大家都在玩手机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提醒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芯片搜索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