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测评:浦科特M8SeY 256GB NVMe SSD实战体验

晨洋宝贝 2017-10-19 13:06


  凭借32Gb/s带宽、强大的随机读写性能、小巧的体型,支持NVMe技术的M.2 SSD在2017年的储存市场中获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然而就像装甲力量中的轻型坦克一样,不少NVMe M.2 SSD也存在致命的弱点——没有散热片,长时间读写时发热量极高,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运用寿命与性能。因此一些储存厂商对自己的M.2 SSD特别采用了优化规划,就如这块来自老牌储存厂商浦科特的M8SeY SSD,它全身上下披挂着像重型装甲一般的大型散热片,就像一辆重型坦克一般,完全看不出一点儿M.2 SSD的影子。那么这样的规划是否能有效降低M.2 SSD的发热量?M8SeY SSD的性能表现又如何呢?

  产品资料

容量:256GB
闪存颗粒:Toshiba15nm TLC颗粒
传输接口:PCIe 3.0 x4
主控芯片:MARVELL 88SS1093
板型:PCIe插卡式或M.2 2280
耐久度:可写160TB
工作温度:0℃~70℃
质保时间:3年
重量:200g
优点:做工优秀,配备大型散热片,读取性能强。
不够:写入性能表现一般

  大型散热片加持,现在份量最重的M.2 SSD


  从外形上看,浦科特M8SeY SSD似乎就是一款插卡式的PCIe SSD,事实上拆下散热片上的螺丝,你可以看到这款SSD是由一块M.2转PCIe转接卡、一块M.2 SSD、一块大型散热片组成。其实这样的规划早在浦科特的M6e固态硬盘,以及去年发布的M8PeY上就出现过,好处是固态硬盘既可以以插卡式的形态在几乎当前所有台式电脑上运用,同时在插卡式状态下,M.2 SSD还可以与大型散热片紧密接触,有效降低工作温度。当然用户也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从转接卡上取下M.2 SSD,将它插在M.2接口上运用,所以运用起来非常灵活。同时由于PCIe插槽与M.2接口均运用相同的PCIe总线,因此这里的转接与以往概念不一样,无需运用任何桥接芯片,这里的转接只是接口外观形式的一个改变,其核心完全相同,不会带来额外的延迟与性能损失。

测评:重装突击——浦科特M8SeY 256GB NVMe SSD实战体验


测评:重装突击——浦科特M8SeY 256GB NVMe SSD实战体验

  
  ▲浦科特M8SeY SSD外观看似插卡式SSD,其内部实质上由一块M.2转PCIe转接卡、一块M.2 SSD、一块厚重的鱼鳍式大型金属散热片组成,散热片背面与M.2 SSD接触的位置还专门贴上了导热硅脂,加速热量的传导。

测评:重装突击——浦科特M8SeY 256GB NVMe SSD实战体验


测评:重装突击——浦科特M8SeY 256GB NVMe SSD实战体验


  ▲浦科特M8SeY SSD内部采用的M.2 SSD由一颗MARVELL 88SS1093主控芯片、两颗ToshibaTLC颗粒,再加上一颗用于缓存的512MB三星LPDDR3内存颗粒组成。

  在硬件配置上,浦科特M8SeY SSD与M8PeY较为接近,两者都采用了代号为“Eldora”的MARVELL 88SS1093主控芯片,该主控采用了28nm三核心架构规划,支持8通道读写,以及NVMe 1.1和PCI Express L1.2低功耗模式,并整合NAND Edge、 LDPC纠错技术,可与15nm TLC、MLC、SLC和3D NAND闪存搭配,最高支持2TB闪存容量。闪存方面,浦科特M8SeY SSD与M8PeY相比则有较大分别,后者采用的是MLC闪存颗粒,而M8SeY换用了Toshiba15nm TLC颗粒,定位与价格都要相对一些,面向更加主流的市场。

  另一方面,现在TLC颗粒的寿命、性能均有一定提升,已经替代MLC颗粒成为市场主力。同时浦科特M8SeY SSD也采用了SLC缓存技术,即很小一部分的闪存容量以SLC颗粒的形式模拟工作,每个单元只能写入1bit数据,这样在写入小容量数据时可以提供更强的写入性能。此外,浦科特M8SeY SSD还配备了来自三星的512MB LPDDR3 1600内存颗粒作缓存,用于存放FTL映射表。

  读取性能杰出写入性能一般


  现在浦科特M8SeY SSD提供了128GB、256GB、512GB、1TB四种容量。接下来我们将采用基于AMD锐龙7 1700处理器、X370主板、RADEON RX580显卡的平台,对其中的256GB SSD进行测验。首先我们还是通过大家最为熟悉的AS SSD软件测验了固态硬盘的基准性能。而从运用默认1GB容量测验文件的结果来看,浦科特M8SeY SSD的读取性能非常杰出。其连续读取速度可以突破2000MB/s大关,同时随机4KB读取性能也不弱,在QD1低队列深度下的随机4KB读取速度也可达到41.12MB/s,而普通SSD在这一成绩的表现往往只有30MB/s左右。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写入性能也有不错的表现,连续写入速度达到866.82MB/s,优于不少同级NVMe TLC仅仅600MB/s左右的表现。

  不过当测验文件提升到5GB、10GB后,由于写入容量超出SLC缓存容量,必须将数据直接写入到TLC闪存上,因此固态硬盘的写入速度直线下降,从1GB测验文件的866.82MB/s最终降低到运用10GB测验文件时的348.71MB/s。因此NVMe TLC SSD在写入性能上与NVMe MLC SSD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实际使用上的测验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在从顶级的英特尔750 NVMe MLC SSD向浦科特M8SeY 256GB SSD写入24.5GB影音文件时,其实际平均写入速度为234.4MB/s。当然如果是由浦科特M8SeY SSD向英特尔750 NVMe SSD传输这些文件,其强大的读取性能就可得到发挥,1089.73MB/s的连续读取速度使得它仅需23.08s就能完成传输。

  而在侧重读取性能的游戏使用中,浦科特M8SeY 256GB SSD也有不错的表现——仅需16.1s就可完成《坦克世界》的启动;仅需8.69s就能完成《使命召唤:无限战争》的关卡载入,使得这些游戏大作的启动就像打开一款手机轻游戏一样快捷、方便。同时PCMark 8储存性能测验5016分的成绩也显示在日常消费级使用中,它也有很不错的表现,其整体性能优于不少同级NVMe TLC SSD,如英特尔600系列,毕竟普通消费级软件并不刻意强调对储存系统某一方面性能的依赖。在总共读写6108MB数据(其中读468MB,写5640MB)的PhotoShop重载测验中,英特尔600P系列SSD的耗时在361.3s左右,而浦科特M8SeY 256GB SSD则只需要356.9s。同时在InDesign、Illustrator、Word、Excel等读写量不太大的消费级使用中,M8SeY 256GB SSD的所用时间也要比英特尔600P系列SSD要少0~1s,拥有小幅优势。
此外,我们还测验了在长时间运用后的满盘(可用空间只剩约25GB)情况下,浦科特M8SeY 256GB SSD的性能是否会出现掉速。而从测验来看,考虑到TLC颗粒的采用,厂商显然不会为固态硬盘设置积极的垃圾回收策略,因此掉速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AS SSD在运用1GB测验文件时的总测评试得分只有1117分,连续写入速度不到100MB/s,整体性能相当于空盘初始状态的64%。不过方便的是,长时间运用后无需安全擦除,用户只需要通过快速格式化即可一键将M8SeYSSD的性能恢复到初始状态。

测评:重装突击——浦科特M8SeY 256GB NVMe SSD实战体验


  重型装甲发挥威力满载不到50℃


  最后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借助大型散热片,浦科特M8SeY 256GB SSD的发热量的确得到了有效控制——普通M.2 SSD如果不配备散热片,那么在长时间进行读写任务时,其主控温度可以轻易突破80℃。而浦科特M8SeY 256GB SSD在连续写入213GB文件,耗时近半小时后,从CrystalDiskInfo软件侦测来看,主控核心温度只有48℃,非常凉爽。


测评:重装突击——浦科特M8SeY 256GB NVMe SSD实战体验


  ▲在Iometer对浦科特M8SeY 256GB SSD进行长时间写入时,MARVELL 88SS1093主控芯片的核心温度只有48℃。


测评:重装突击——浦科特M8SeY 256GB NVMe SSD实战体验


  ▲运用美国菲力尔FLIR红外热像仪对固态硬盘满载状态观察,也验证了软件的侦测,表面最高发热点温度也只有43.9℃。

  而为了验证软件侦测的准确性,我们还在SSD满载工作时运用美国菲力尔FLIR红外热像仪,对固态硬盘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浦科特M8SeY 256GB SSD散热片上的最高发热点温度也只有43.9℃,固态硬盘表面平均温度仅41.5℃左右。

  为M.2 SSD配备散热片很有必要性


  综合以上测验来看,浦科特M8SeY 256GB SSD还是一款比较诱人的产品,其读取性能相当杰出,连续读取速度最高可突破2000MB/s,游戏载入速度也非常迅捷,现在浦科特还为购买M8SeY的用户附送本文题图中的乐高布加迪Chiron 75878赛车积木玩具,非常适合家中有小孩的用户。而大型散热片的采用也再次证明,散热片可以有效控制M.2 SSD的发热量,要知道浦科特M8SeY上的MARVELL 88SS1093主控在其他M.2 SSD上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其中不少SSD没有配备散热片导致这一主控的满载工作温度逼近100℃,而一旦为其加上辅助散热措施,可以看到主控芯片的工作温度就能得到大幅降低。因此为M.2 SSD配备散热片已经像为处理器采用散热器一样重要了,毕竟这关系着产品的寿命与性能。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M.2 SSD新品的原生规划就能加上辅助散热措施,而如果您的M.2 SSD没有任何散热设备,那么也可以为其购买、安装第三方M.2散热片,让它们更好地渡过这个酷暑。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来自: 今日头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冠盟科技通讯 2017-10-19 13:06
256g1400大洋用tlc?逗我?
引用 花开的那一瞬间 2017-10-19 13:06
最低0度不行啊,老家冬天都0下
引用 灵魂禁锢 2017-10-19 13:06
TLC!?
引用 大笑维修 2017-10-19 13:06
陪那么大的散热片  说明什么?
引用 维修江湖第一 2017-10-19 13:06
ssd最大的問題是壽命,一兩年肯定挂,我都用壞兩塊了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可参与评论
关闭

站长提醒 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芯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