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查看: 2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修资料]

几种磁头技术及各自的优缺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3 15:2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来自 广东

马上注册,获取阅读精华内容及下载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最初磁头是读写合一,这就是所谓的传统磁头,通过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的幅度,读远大于写的速度。
2、薄膜感应(TF1)磁头→在90年—95年间硬盘采用TFI/写技术,TFI实际上是绕线的磁芯,盘片在磁芯下通过时会在磁头上产生感应电压,TF1读磁头之所以会达到它的能力极限,是因为在提高磁灵敏度的同时,它的写能力却减弱了。
3、各向异性磁阻(AMR)磁头→在90年代中期希捷公司推出AMR技术。AMR磁头使用TF1磁头来完成写操作,用簿条的磁性材料来作为读元件,在有磁场存在的情况下,簿条的电阻会随磁场而变化,进而产生很强的信号,由于磁场变化而引起簿条电阻变化,提高了读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了面密度,减少元器件数量。但由于AMR薄膜的电阻变化量有限,AMR技最大可以支持3.3GB/平米英寸的记录密度,所以AMR磁头的灵敏度也存在极限。
4GMR区磁阻技术磁头→GMR磁头继承TF1 AMR中的读/写技术,但它的读磁头对于磁盘上的磁性变化表现出更高的是敏度,它由4层导电材料和磁性材料薄膜构成的:一个传感层,一个引导电片介层,一个磁性的栓层和一个交换层,GMR传感器的灵敏度比AMR磁头大3倍,所以能够提高盘片的密度和性能,目前比较常用的GMR技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AI维修
助手



芯片搜索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