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查看: 219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ndroid 系统体验不如 iOS 真正的技术屏障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来自 LAN

马上注册,获取阅读精华内容及下载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体验】指滑动的帧数够不够高,触控屏跟不跟手,第三方软件精致不精致,系统安全性够不够高,系统稳定性够不够好等。

2#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请见谅,条理比较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稍懂手机知识的都知道安卓系统的整体体验不如iOS
我认为这是政治(强调权利分配)问题,你早已注意到直接导致Android体验不好的是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者又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说Android开发不方便),而内地的Android居然还没有一个一统天下的分发渠道------Google被赶走了,没有Google Play,没有中央集权------所以内地的Android生态系统一直以来是一个战国。

每个人都有一个印象:内地的所有Android应用程序都长了副iOS6面孔,更新界面设计的,那都变成了iOS7。知乎自己的app是极少数反例之一。

到了今天,渐渐出现了富二代军阀割据,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渠道放私货(注意腾讯它说,要首发新版微信,就得装我的应用宝),除了游戏的短信内购,开发者也不可能直接通过收费来存活:

@Oasis Feng 写了一个帮助设计不良的Android应用程序休眠的工具,算是Freemium的模式。到目前为止至少有一万份销量,意味着20000美元以上的税前(且不计各项费用)收入,也意味着人家有动力维护该项目。
据我所知,这个App做了不错的正版校验,早几个月前还没有完善的破解(需要root后hack掉系统的数字签名机制),但是....

绿色守护 (捐赠版)

-----------------这就是Android生态系统开放(这里强调的是允许第三方软件源,允许解锁bootloader,允许运行自定义的Android系统等让人们控制自己设备的做法;而不仅仅是作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带来的坏处。相比而言,试图在iOS上装盗版软件没有正途,要么越狱,要么使用快用XX助手等滥用iOS企业证书机制的工具。

最近Google Play赶走了CyanogenMod Installer和Rom Manager(似乎是ClockworkMod开发的),而内地各种root助手的流行,也算是各自不同的表态吧。
好比小孩带着金元宝上街,使用者需要掌握了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的机能后,再来考虑怎么往系统安装superuser。

不愿意承担责任便直接上马不是好事情

注意,Google Play已经禁止从Google Play以外的渠道获取二进制代码(也就是说不可以载入远程dex------>按照这条规则,微信,QQ游戏和淘宝等都可以下架了。

还有一个广为诟病的现象是,内地的Android没有占主导的推送工具,GCM的可达率低(50%)且有防火墙干扰,还有移动2G限制长连接时间的问题(可能因此开发者似乎也不喜欢WP的推送机制)。
还是@Oasis Feng:
微信收费事件背后被广泛忽略的技术细节  Oasis Feng

还有,MIUI说,我自己搞了一套MIUI framework,Android版本升级和我没什么关系:
MIUIV5 for MI3W将基于安卓4.3,相对于现在有何变化?

作为操作系统的Android和iOS一直在互相抄袭,早期Android多抄点(iPhone1发布的时候,Android团队傻掉了),现在iOS多抄点(譬如通知中心的设计)。
iPhone发布后,谷歌说Android要“推倒重

在如今早已是四核和2G的时代,却依然输给参数较低的iPhone
平均下来,iPhone的参数比Android手机高得多,实际上iPhone一直是销量最高的单一型号智能手机。

这便是为什么MTK6592有8个CPU,却依然是一种成本优化的廉价处理器
这便是为什么A7只有两个CPU,但它是地球上最快的ARM处理器之一

AnandTech | The iPhone 5s Review
AnandTech | The iPhone 5s Review

如果说安卓吃硬件的根本原因是虚拟机的原因,那谷歌为什么不采用新的内核甚至重建一个更高效率的系统,前期兼容现有应用再过渡呢?
实际上导致你在意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的Android不用GPU渲染桌面,然后某一天你突然发现从4.1开始,Android快了许多。

第一版iOS便想到了用GPU来绘图,Android直到Honeycomb才初步搞定这个问题,奠定了ICS的基础。直到Jelly Bean,Android的GPU绘图才达到了等同于iOS的水平(vsync timin)。实际上Kitkat又对这个vsync timing做了改进。

JellyBean的VSync与三级buffer的入门介绍(外文翻译)
Android 4.4(KitKat)中VSync信号的虚拟化

再到Kitkat,Android才试验性地推出了利用LLVM的ART,也就是Java--->Dalvik excutable--->Android Runtime binary的路径,和Chrome的pNacl如出一辙。

Android还提供了NDK,renderscript等项目来使用(重用)原生代码,或用于性能敏感的计算任务。Dalvik从2.2加入了JIT,其后一直有更新,从某个版本开始,Dalvik的一部分用汇编语言编写。从第一版JellyBean(4.1)开始,Android一直在继续改进GPU绘图。

这里是Android Developer有关新特性的叙述
Android KitKat
Jelly Bean | Android Developers

拜托两大阵营的用户都别在这维护自己的自尊了,问这个问题是想真正探讨系统相关的知识
我知道以上这些
你会注意到,关于GPU绘图的几项改动是最为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主要是墙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
第一次内容补充:
=-=-=-=-=-=-=-=-=-=-=-=-=-=-=-=-=-=

我尊敬苹果公司和 iDevice,也认可其在用户体验上的努力,更知道这种努力对于不少人来说几近不可取代。只不过Android走了一条不同的路,我全篇文章都在解释这条不同的路有什么意义,怎么就看出我在黑IOS体验不行了?难道承认Android的意义就是黑IOS?难道Android有意义了,IOS就非得是垃圾?

那我只能说,请大家正确分清苹果用户、果粉和果蛆的差别,不要恨屋及乌。

这是一个差异化的世界,Android和IOS的存在都有助于维系这种差异化。单一平台覆盖世界是如此的乏味——老乔在1984年就说过了。

=-=-=-=-=-=-=-=-=-=-=-=-=-=-=-=-=-=
以下是原文
=-=-=-=-=-=-=-=-=-=-=-=-=-=-=-=-=-=

「稍懂手机知识的都知道安卓系统的整体体验不如iOS」
从这句来看,您真的是过于稍懂了。

体验是什么?

更多的屏幕尺寸选择是不是体验?更多的外形选择是不是体验?更多的品牌选择是不是体验?可选的三防功能是不是体验?可选的实体键盘是不是体验?三星一直在坚持的可插卡可换电池是不是体验?

往国内说,类似MIUI/Flyme的本地化是不是体验?vivo/oppo的2k屏幕、HIFI音质和前置500W摄像头是不是体验?

或者最基本的,更多的价格选择是不是体验?(鉴于有些人只看到了这一句,所以把它改到最后)

某些果粉永远不会懂,Android体验的精髓究竟是什么。

是「选择」。
(图片借用moto广告「Goodbye 1984」)

为什么Android无法在一开始引入彻底的GPU加速?为什么Android不去强行控制生态?为什么Android要选择java&dalvik作为开发平台?

因为Google面对着分裂的硬件,面对着千奇百怪的处理器配置和屏幕分辨率,面对着某些奇葩的rom开发者和无良的应用商。

为什么Google要选择面对这一切?

因为Google要为消费者、开发者、制造商提供更多的选择,这才是Android相对IOS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Android提供的最完美体验。

Android定义了一套用户、app开发者、硬件商和服务商(甚至不一定是Google)四方面协同工作的接口,这意味着什么?dalvik可以让x86和arm、mips跑同一个应用,可以让三星索尼和小米魅族跑同一个应用,所有的人被放到了一个公平的舞台上,他们可以在一个几乎没有壁垒的情况下去尽力讨好用户,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甚至win都提供不了这个环境。

把眼光局限于一时一处的体验,去质疑「Android为什么不如IOS」,虽然算不上错误,但只怕还是太肤浅了。而部分果粉的偏执之处就在于,永远搞不懂某些人需要的仅仅是一部趁手的掌上设备而已,而这个「趁手」,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定义,这种差异化的需求,Android能满足,iPhone永远不能。
(有文字理解障碍症患者能认为我这段在喷IOS肤浅,在喷苹果肤浅,真是无语。。。我反驳的是「Android 系统体验不如 iOS 」这个观点好吧?我原文都写了是「某些人需要的……差异化的需求,Android能满足,iPhone永远不能」还特么说我想代表苹果用户?您是被代表狂热症么?)

也许独裁的秩序和效率永远那么炫目,也许Google也不是/不再那么开放,但是只要选择还在,自由就不会死亡。


=-=-=-=-=-=-=-=-=-=-=-=-=-=-=-=-=-=-=-=-=-=-=
放点无关题目的东西,纪念那个由先驱变成先烈的Motorola
=-=-=-=-=-=-=-=-=-=-=-=-=-=-=-=-=-=-=-=-=-=-=

Goodbye 1984_ Super Bowl Ad Teaser
              

                               
登录/注册后看高清大图
               
Goodbye 1984_ Super Bowl Ad Teaser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yNjI0MzI0.html
                          
还记得苹果的1984么?今天的老大哥又是谁?
              

                               
登录/注册后看高清大图
               
苹果1984广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xMzA5MTQ4.html
                          


如今,在所有Android厂商和消费者趋同跟风的大势下,moto依然孤独的选择了另一条路,而我相信,选择这条荆棘之路的moto,才是Android灵魂的继承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这个答案里面,只重点讨论 Android 系统体验比 iOS 差的地方。(因为 Android 碎片化严重,这也是导致很多旧设备体验不好的原因。以下讨论如不加特殊指代,提及 Android 均指代目前最新的 Android KitKat 版本。)关于 iOS v.s. Android,知乎上有非常多的讨论,甚至有一个专题 iOS vs. Android - 热门问答。这里就不参与了。


  • 触控不跟手
  • 界面不流畅
  • 第三方应用不精致
  • 系统安全性不够高
  • 系统稳定性不够好

触控灵敏度的问题。iPhone 比主流大厂的 Android 旗舰设备触控灵敏度更高。事实上,这不仅是一个软件系统的问题,从触控到内核再到软件系统(iOS/Android)再到显示屏幕都会有不小的影响因子。且不说 Apple 在触控技术上的专利优势,仅仅从软件系统的层面讲,在这个问题上,Android 也肯定是比 iOS 更低效的。

Android 加入 Vsync 机制之后的大致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随手画的草图,见谅)。绿色的是属于 Android 的部分,橙色剪头表示需要等待 Vsync 信号。如果按照每秒60帧计算,每个 Vsync 信号的间隔是1s/60 = 16.67ms,那么不计算 Touch 的时间和 Android 对事件响应处理的时间,至少就需要67ms。再加上其他环节,轻松上100ms。
若想改善这个状况,就是对这个结构做优化或者改变,没办法说太多,不过可以聊一些公开的技术。比如 Touch 运动预测,比如想办法把 App Draw 和 SurfaceFlinger Compose 放到一个 Vsync 信号里面处理,等等。

界面不流畅。Android 的不流畅问题应该在近两年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可以在2012/2013的 Google I/O 上看到流畅性问题被反复的作为专题介绍。但是,不过目前大厂 Android 旗舰相比 iPhone 5s 依然有一些不大的差距。

技术上讲,首先,Apple 堆硬件堆地更快。旗帜鲜明地反对 Android 硬件配置比 iPhone 高,通常来讲,iPhone 发布时会是当年硬件性能最好的手机,并领先一段时间。以最新的 iPhone 5s 为例,单讲其在发布会上压根没有提到的 GPU,根据 Anandtech 的2013年9月份测评数据AnandTech | The iPhone 5s Review,力压当时尚未量产的高通 MSM8974 的Adreno 330。这颗由 Imagination 提供的 PowerVR Series 6 就算是现在时隔半年,在全球依然是孤独求败。这不仅来源于 Imagination 的强大研发和支撑,也归功于 Apple 强悍的硬件设计和整合能力。还记得 iPhone 5s 发布不久,小米就发布配备高通 MSM8974 AB 的米3号称性能超过 iPhone 5s 还上新闻联播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可见有正式量产搭载 MSM8974 AB 的米3?镜花水月。不仅小米不给力,高通也不给力。

其次,Android 在软件上,依然还有一堆小问题,应用程序框架效率不高、系统动画几经改进依然简陋、系统不过滤 OverDraw 造成资源浪费等等。再次,应用程序布局文件的加载渲染既耗资源又慢,而且横竖屏切换要重新加载等等。这些问题涉及一些公司的内容,恕不能多言。不过相信应用程序开发者和平台开发者应该有不少共鸣。

第三方应用不精致。这是一个生态系统的问题,而且在中国被扭曲的放大了。这里有很多非技术的原因,抛开这些,单说技术问题的话。Android 到目前 KitKat 为止,还是不能给开发者提供充足有效的接口,做相同的内容,Android 的应用程序往往更加简陋,因为 Android 缺乏完善统一的系统过渡动画,缺乏丰富的内容呈现方式。太多地交由参差不齐的开发者去实现,就会比较容易出现乱成一团的局面。用 iOS 做本杂志,再用 Android 做本杂志立马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分别了,所需要的代码量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系统安全性。通常来讲,Android 和 iOS 对于计算机病毒都是足够安全的。甚至,root 过的 Android 设备比越狱后的 iOS 设备更安全,因为 root 之后应用依然必须经过用户许可才可以获得 root 权限,而越狱后应用程序可以不经用户允许获得 root 权限。所以 Android 设备 root 并不会带来安全隐患,前提是用户明确知晓他授权『root 软件』到底做了什么。

那么常听到很多人讲 Android 不够安全,指的是用户敏感数据的不安全。这是确实存在的一个大问题。Android 假设用户能够妥善的管理自己安装的应用程序,知晓应用程序所申请后拥有的权限并合理的管理和使用它们。但是对于有些用户来说,他们做不到,而这一点对于中国的用户尤甚。因为中国用户不被允许使用 Google Play,不知道安装的应用程序是官方发布的还是经过别人恶意修改的;因为中国开发者(包括一些公司)也并不尊重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利用 Android 被动管理权限的机制,过度申请并滥用他们不应该使用的权限,疯狂地恶意地窃取用户的敏感/隐私数据。

所以 Google 在 Jelly Bean MR2 上就已经开始加入更严格的权限控制,目前还不够完善,这些并不存在技术屏障,不过需要时间。

系统稳定性。我不认为 Android 会比 iOS 在软件上更不稳定。不过由于各个厂商的随意修改和不负责任的发布,到用户手中的 Android 设备大多数的稳定性不如原生的 Android。技术上,似乎无法阻止厂商做出这样的行为,只能用户选择不去购买这些不稳定的设备,无论他们运行着 Android 或者其他什么的操作系统。

越写越困,综上,Android 的确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函待解决,不过很难将其称之为技术屏障。在 Android 的生态圈里,光有 Google 的努力是不够的,值得期待的是,高通能把 GPU 做快, 英伟达把 Modem 做的有信号,三星把发热降下去,MTK 把高端机做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一点,安卓应用开发门槛低,大量涌入的的三流开发者拉低了整体开发者素质的平均值。
其二,安卓用户涵盖高中低3档甚至更多,平均起来综合评价肯定比只有高中的iOS低。

这样以来,其实安卓的体验有高中低甚至更多档,你要跟iOS比的是那一档?
谈Android Experiance,请先用用最新Nexus的+最新的Android+严格遵守Android Design的软件再说(当然前提还得你在墙外,Google Services没压力),呵呵,条件有点苛刻是吧?还是选择iOS吧。

至少我来看,iOS100分的话,Android的最高体验起码有95分。5分的差异,足可忽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另外说个最近的经历:有一次我要去打印室打印论文,安卓机刚好不在,我只能用手机wps导入,想着打印室的电脑如果有itunes就可以导出,结果在打印室顶着老板不善的表情与几十K的网速下载itunes,这时我在想,如果我的note2在身边多好,就没这屁事了。这个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电脑都有itunes,但是每个电脑能都实别安卓机内存。)

真正的技术屏障在于果粉安卓黑的思想里,同样反过来IOS体验不如安卓系统的真正技术屏障在于安卓粉果黑的思想里。
体验是什么?当然是用着爽不爽呀!我同时用着三大系统的手机:note2,iPhone5,HTC 8s.就不说WP8,从一个日用体验来说,我并不觉得这两个系统哪里用的不爽。也不认为IOS相对安卓有哪些优越感,你说IOS流畅?我并不认为现在已经是安卓4.4了还有那不流畅的,哪里比不上IOS的,也别扯低端机,iPhone4上IOS7一样的卡;软件流畅性?在现在的安卓硬件里流畅性不如ios是软件厂商的事,别扯到系统里,话说,你让ios也像安卓那样谁家手机都能装看看ios软件能否有现在好?
作为一个手机深度用户,我倒觉得ios体验真不如安卓。ios从歌曲管理到照片管理,都要用itunes才能导入导出,itunes真是个奇怪的软件,用一个月后,我才从网上找到从哪导歌,从哪放电影。
另外,如果流畅等于体验好,不要用MIUI比ios,要用原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怒答,说个不沾边的,作为一个android产品经理,你把ios那一套交互设计原封不动搬过来,第三方应用体验会好么?现在有多少产品经理知道Android的特性在什么地方,有多少团队是ios和android从产品原型上就开始区分产品线的?
不怪ios用户说android不好,真正的第三方应用没几个和ios有差异化的,个人觉得Android比ios做的好的  优酷的客户端算一个

不怪技术人员不努力,个人觉得系统不一样,优势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在于GF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一切抛开用户需求谈用户体验的人都是在耍流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一般这句话我写在最后,但这个回答必须把这句话搬到最前面了—感情相关:果粉,谷粉,安卓黑~
-------------------------------------------
首先对目前赞同数最多的回答点了反对和没有帮助,你所谓的集体意淫是指数亿的iPhone和iPad用户吗?此回答把知乎变成了网易评论,并且让我嗅到了淡淡的酸味...
长出一口气,顿感压力小了很多,继续码字...
“稍懂手机知识的都知道安卓系统的整体体验不如iOS”
作为一个稍懂手机,尤其是稍懂IOS和Android的人,我表示你这句话就是个伪命题!
我想问问LZ:在你眼里,体验是指?
好吧,我替LZ回答:如果体验就是指滑动的帧数够不够高,触控屏跟不跟手,第三方软件精致不精致,系统安全性够不够高,系统稳定性够不够好,统一无缝的云同步和共享...blabla...
那么,作为一个果粉安卓黑,我举双手赞同LZ的意见!!
可是还有这么一帮人,在他们眼中体验指的是这个:我能不能随心所欲更换主题,像U盘考东西一样存放电影音乐,可以在后台边下载边玩游戏,可以用蓝牙传东西,可以自己想怎么折腾手机就怎么折腾...blabla...
那么,LZ这句“稍懂手机知识的都知道安卓系统的整体体验不如iOS”是要被众人耻笑的!!

“却依然输给参数较低的iPhone”
iPhone 5S完全评测:谁说苹果不堆硬件?_Apple iPhone_cnBeta.COM
看看这篇文章,可以说A7处理器性能甚至超越了现在android旗舰普遍使用的骁龙800~所谓的参数低,也只是内存小罢了...至于android为什么需要大内存,IOS不需要,关系到后台方式不同,虚拟机..这属于另外一个范畴,不做展开详述~所以这句话再次成为伪命题!

“谷歌为什么不采用新的内核甚至重建一个更高效率的系统,前期兼容现有应用再过渡呢”
记得blackBarry吗?你所说的正是他们现在所做的,兼容android软件,不同的内核,更高的效率~那么blackBarry OS是否击败了Android呢?答案显而易见...
so,why ?
事实上构建一个操作系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工程,苹果的IOS和OS X从乔布斯创立NeXT开始,慢慢发展到现在,花费了接近20年时间...
一个操作系统想要成气候,最重要的不是效率,不是流畅度,而是整个生态环境!
android和ios经过5,6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众多的开发者,一票的内容提供商,数不清的周边配件供应商,android还要考虑众多的OEM厂商等等,这些构成了android和ios巨大的生态环境!如果你想要推倒这些重来,无论你以多么缓慢平缓的方式让众人过渡到新系统,这些人都不会买账,因为他们需要抢占市场,就必须要有比google更快的动作,这意味着他们也要跟着google把自己辛苦搭建的东西推倒重来...

这时候微软笑了,瞬间跳出来大喊:“专注系统30年,稳定有保障,现在加盟,更有注资提供!”.....

再谈谈虚拟机效率问题...
举个不算很恰当的例子:我的macbook air 跑parallel desktop+win7旗舰版,可以玩魔兽世界~
这说明什么?现代PC,以及手机的性能已经过剩,“虚拟机会大大降低用户使用感受”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没有必要再因为虚拟机这种无关痛痒的东西付出“改变整个生态环境”这么大的代价了,另外,Android4.0加入gpu加速之后,Android的流畅性已经大为改善,到了4.4可以说流畅度方面已经和iOS难分伯仲,只是iPhone的触控更加跟手一点,所以别再说因为虚拟机所以Android不流畅了...
PS:JAVA和objective-C的效率问题也不再详述...因为我自己也没完全搞明白=。=~

最后,讲一下ios相比android的优势,除了开头说的那些,ios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不用手动清理内存,下载游戏不需要安装包,通讯录、照片、imessage、facetime可以在所有苹果设备间同步和使用,相机成像质量好,苹果设备做工优良,第三方软件会优先更新ios版,安全有保障(未越狱)...这都是普通户平时使用手机时的一些普遍习惯...
另外,google和苹果的公司文化不同,也影响了这两个系统—google更注重工程,苹果注重设计和人文!
苹果深受乔老爷子的极高品位影响,它更注重美感,优雅,精致!它会替用户做一些选择,而不是把一切都交给用户,它希望把冰冷的科技转化成更加人文的东西传递给用户,让用户感受到苹果的魅力和感情,它希望用户享受自己的产品...

google则更像一个极客,它追求最前沿的技术,一些超出用户接受能力的东西,google希望用户也变得geek,要享受玩弄手机的乐趣而非仅仅使用手机,要像google一样变得有科技感,可以说google是一家比苹果更接近“未来”的公司~

所以在玩了N部手机后,身心疲惫的我成了一名果粉~

最后的最后,再附上一个链接,讲述了IOS和android在处理触摸响应时,优先级的不同导致的感受上的差距,请忽略第一条作者关于cocoa touch的错误言论...也许可以从技术的角度解答LZ的疑问:
四大因素决定 浅析iOS为什么比安卓流畅   仅做参考
Why do Android animations stutter when iOS animations are so smooth?  英文技术文

泻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首先你提出的前提安卓系统体验不如iOS就是伪命题了。IOS商业环境好,再加上APPSTORE审核严格,所以应用质量高。而安卓嘛,这就是开源的弊端吧,谁都把应用可以往里面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不懂安卓的好,那就去用苹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那不过是iPhone用户的集体意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首先你所说的体验是狭义的体验,因为Android因为开放与生俱来的的一些优点iOS并没有,而对于更在意这些的人来说Android的体验肯定是要比iOS好的。所以题主的这个问题立场就完全不中立了,你是站在iOS用户的角度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暂且把你的所谓体验定义为狭义的体验。


对于这种狭义的体验Android会或多或少的不如iOS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系统本身的理念问题,Android是开放的,必然无法或者很难具备封闭系统所拥有的优势,而相对的iOS也必然无法或者很难具备开放系统所拥有的一些优势。

而对于广义上的体验,选择Android,或者iOS都只是个人的爱好选择,并没有谁高谁低。

最后希望各位iOS用户试着不要把苹果那套当宇宙真理,或许交流上会轻松很多。因为世界上还有一帮人,比方说我一点也不觉得iOS的体验比Android更好。你们要试着接受这个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技术上不存在屏障的,只要用心都可以做好体验,MotoX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MotoX毕竟是个个例,现在大部分安卓体验确实是不如ios,主要原因还是现在主流厂商产品设计思路的问题,对于参数的重视比对体验的重视更高。主流厂商(三星)这么做误导了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参数等于体验,消费者被误导又导致了一些想积极做体验的厂商为了市场跟风去拼参数而无法放开手去做体验。
最后,某手机厂商高管在有关ios用户集体意淫的评论下点了赞,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安卓4.4里的ART模式就是革新啊,上和iOS一样,只对程序编译一次,所以非常流畅。相信5.0会是里程碑式的突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最近iPhone坏了 拿去修 暂时换上了安卓手机备用,安卓是今年5月份才买的。

刚开始用 跟iPhone各种人性化有木有?

铃声随时随地想换就换。(话说 从iPhone4开始 我到现在都还没用会iTunes  而且是非常的嫌弃。每次都是PP助手之类的同步或者换铃声,以前PP助手还可以在手机端直接清理垃圾 更换铃声,不过后来木有了。非要在电脑端换)

桌面图标随便放 主题随便换 对于还是少女心的我来说各种心水哇



各种方便实用的小操作





光一个截屏功能就可以贴心的分这么多。
要知道iPhone有时候截聊天记录,长一点的聊天记录 一截就是好几张图片。有了长截屏 一张图通通跟你搞定。

还有其他各种就不一一举例了。看起很小很不起眼的一些便捷设置,实际生活中用起来却非常实用和贴心!

所以一开始我对现在的安卓系统好感大增!要知道几年前,亲身经历 跟我妈买个三星的盖世,妥妥的 一年后就慢的不行了,各种卡顿。(当然也存在像其他回答里提到的 自己软件装多了 不会维护)。

一个iPhone如果不人为损坏 最起码用两年以上系统操作还是可以做到比较流畅的。而且不需要你去怎么刻意的去维护。。

这次换回安卓,一开始各种兴奋。甚至觉得iPhone修好了 都还是以安卓为主继续用着。毕竟很多设置真心非常人性化。。

然而。

用了两天,我还是决定奔回iPhone的大怀抱。

别问我为什么 东西稍微装多一点 就开始明显感觉卡顿。5月份才买的心机,一年不到,不敢想象一年后会怎么样。。。

所以,在贴心小设置和系统流畅感上来说。我还是选择了后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你应该用一下 Nexus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2-7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LAN 来自 LAN
那只能说你没有用过纯正的安卓,特别是现在的安卓4.4,以及那些符合Google设计规范的应用,特别是Google的自身应用。  
不是安卓应用体验差,而是太多应用开发者没有按照Google的设计规范来设计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AI维修
助手



芯片搜索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