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超极本背后的秘密

ptmanager 2011-11-30 10:02

   2011岁末将至,回望这一年来在笔记本领域所发生的事,着实感觉这条产品线走的越来越艰辛,虽然新品也在随着硬件厂商的更新而相继推出,但依然无法抵挡产品的利润率持续下降的趋势。这几年能够大张旗鼓的开店高喊靠笔记本赚钱发家的人,大多数都会被打上精神病的烙印。在很多人眼中,笔记本的同质化与普及率已经引发了市场的滞泄,而新兴的平板领域与手持移动终端也同样在蚕食者原有的笔记本市场份额。每上市一款新的笔记本除了在模具与配置上有所改变之外,仿佛再也没有什么亮点能够继续吸引消费者,市场也随着这几年笔记本产业的快速化发展而逐渐凝固饱和。
    正当厂商陷入彷徨之时,Intel给予了市场新的希望,Ultrabook诞生像是给予笔记本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厂商的积极联动,也让Ultrabook笔记本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2011年台北Computex展会,英特尔首次提出“Ultrabook”概念。而9月IFA柏林消费电子展中,Intel与PC厂商达成深度合作,并确认年底会有“Ultrabook”产品笔记本电脑上市,在另外一个半球的美国旧金山IDF峰会上Intel“Ultrabook”产品再次成为媒体焦点。也有不少专家大胆猜测,在2012年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展会上, Intel Ivy Bridge 22nm构架的CPU产品将会给Ultrabook笔记本带来真正的春天。
Intel Ultrabook三步走战略
    不可否认Ultrabook诞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厂商对于Ultrabook的热度也盛况空前。但Ultrabook背后真的像人们所说的一样前途光明嚒?笔者也对Ultrabook这一年的发展进行思考,为您解读隐藏在Ultrabook背后的秘密。
•模仿是否也是一种创新
    2008年当第一台苹果MacBook Air(以下简称MBA)诞生的时候,世界为其轻薄的设计所惊叹。在那个时候,Intel轻薄本概念还在酝酿,直到2009年才推出了CULV低电压处理器的笔记本。论轻薄本的鼻祖,MBA比CULV整整早了一年。但很不幸,CULV笔记本由于性能缺失在市场的重创下败下阵来,由此宣告CULV时代结束。2011年新年伊始后,市场上再无CULV的声音。
    2011年苹果更新了第三代MacBook Air产品,除了在轻薄与便携性之外,性能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而轻薄笔记本市场,在上网本与CULV笔记本夭折之后,迫切需要新的转型,于是各大PC厂商终于按耐不住寂寞,联合Intel推出Ultrabook超极本概念,并在几家PC厂商的试水下,超极本产品得以露出真容。对于是否为模仿,厂商大多有自己的看法,并坚信自己的产品与MBA诉求不同,而Ultrabook更像是MBA的升级与融合。
有人说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创新
    由于研发成本限制与市场的不确定性,眼下我们能够见到做Ultrabook的厂商只有几家,而截止到笔者撰写此文之日,仅有一家厂商宣布开始售卖其Ultrabook产品。更多厂商则选择观望。很多人会认为2011年是Ultrabook的开篇之年,2012年必将有大量Ultrabook产品上市,在笔者看来,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根据摩尔定律,2012年1月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展会上,Intel会亮相新一代Ivy Bridge 22nm处理器,这款新平台,自然被Ultrabook厂商视作救命稻草。因为在上一代Sandy Bridge平台32nm处理器TDP确实不敢小视,PC厂商希望在Ivy Bridge平台得到更高的性能与更低功耗的TDP。以便满足自身散热不良的缺陷,而这一刻还将等待很久。因为Intel说了,我们要在2012年3-4月才正式发布Ivy Bridge处理器,这也就意味着,Ivy Bridge想要量产最少也要等到明年第四季度。而大规模上市Ultrabook笔记本,恐怕只有等到2013年这个时候了。而那时,想必MacBook Air第四代产品早已问世。消费者真的愿意去等那么长时间么?这个问题或许应该留给他们自己来回答。
•技术有待发展 标准很难统一
    Ivy Bridge后平台时代Ultrabook百家争鸣,各大厂商可以不拒束缚设计自己的产品,但这也迎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究竟什么才是超极本?这个定义究竟应该由谁来制定?相信这个问题也会在各个厂商之间掀起口水战。
    如果把技术和产品看成是人的两条腿的话,Ultrabook这两条腿则会显得很不协调。一方面各大厂商要看Intel Ivy Bridge处理器的脾气,因为设置在22nm的新一代处理器,在功耗方面还没有非常严格的定义。除了现在能够新平台的Ivy Bridge处理器比Sandy Bridge处理器功耗降低不少之外,对于厂商来讲,一切能耗标准还需要从长计议。在没有定义Ultrabook功耗的时代,绝对不能排除笔记本一秒钟变电烙铁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则是突出在产品外观设计上,可以看到Ultrabook阵营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的厂商越来越多。而在这其中,产品质量的好坏,待机时间的长短,以及机身的轻薄程度,又将是一个未知数。未来,当Intel Ivy Bridge处理器量产,也不能完全排除国内山寨厂商对超极本市场的侵蚀。那么对于消费者,超极本究竟意味着什么?
Intel三年发展计划
    我们再来谈谈价格,从厂商了解到,Ultrabook以目前的供货和市场来看,最低价格也在6000人民币以上,而大多数Ultrabook也将价格定义到8000人民币乃至更高的价格,且不说明年乃至后年Ivy Bridge量产以后,价格会有稍许回落,其下是主流的笔记本消费群体,往上则是高端商务及游戏发烧友群体。Ultrabook恰似处于高不成低不就尴尬的位置,仿佛还没找到自己消费群体,就有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想要控制价格?机器的质量又会大打折扣,想必工程塑料机身又将卷土重来。

Intel Ultrabook 看似很光明其实很坎坷

Ultrabook真的值得我们期待吗(图片来源于网络)
    透过媒体的分析,我们也能得知,在Ultrabook产品上,仿佛丧失了吸引消费者的关键点,所有诸如加速转码、快速响应、以及超长待机技术,其实这些所谓的新技术对于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并没有太大影响,普通用户则更倾向于使用更加廉价且不损失性能的普通笔记本而非Ultrabook产品,对于是否能够让消费者买单这个问题上,相信很多消费者会比笔者更会算账。
    对于明年,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当MacBook加入ARM阵营,给予Intel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Ultrabook概念也是从某一方面对ARM的还击。而Ultrabook如果不想重蹈CULV的覆辙,除了在行业标准上费些功夫之外,还需要更加深度的挖掘消费者需求。毕竟消费者腰包里的钱来之不易,除去富二代不讲,谁也不会烧包到让自己家笔记本轻易下岗敞开心扉去迎接Ultrabook的到来。到底超极本是跨时代的里程碑还是仅仅笔记本的轻量化体现,这一点市场将给出最终答案。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iaozhenfan 2011-12-2 13:05
不跟电子时代走,因为你永远都走不赢他
引用 花中禽兽 2011-11-30 20:30
什么 22纳米技术用到了笔记本上,我刚买32纳米的笔记本明年就淘汰 ...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可参与评论
关闭

站长提醒 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芯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