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智能手机正式进入全面屏时代,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前面板放不下已耐用习惯的前置指纹,不得不移至背面,显示区域的屏幕下手机指纹识别技术成了热点方案。前不久,vivo发布了vivo X20Plus屏幕指纹版,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一套成熟可量产的屏幕指纹方案。 手机指纹识别技术一经推出,很多朋友都在感叹它的神奇,却少有知道其工作原理的。所以我们就在聊一聊手机指纹识别技术技术的发展,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实现识别的,这其中又有哪些技术难点。当然还有个最重要的问题:手机指纹识别技术会碾压面部识别东山再起吗?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指纹识别技术位置 生物识别的实现过程其实都大致相同,普通的手机指纹系统包括指纹识别技术Sensor、特征提取匹配模块、特征模板库、使用软件。指纹的验证可分为两步,首先是提取待验证的指纹特征,然后将其和指纹模板库中的模板指纹进行相似度比较,相似度达到要求时便能实现解锁。简简单单的过程,经过规划后却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就拿位置来说,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位置就有三种,加上前不久刚刚发布的屏幕指纹共有四种: 背面指纹 在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上升期,背面指纹可以说是安卓机上主流的识别方案。其原因就在于前置指纹的技术受限,而且安卓的交互操作主要依靠前面板下巴上的三大金刚键,在当时来说,更加巧妙的交互方式有待开发。 就运用体验来说,用户想要解锁就得拿起手机,比较麻烦,而且一般都会有其他功能集成在指纹识别技术按键上,用户在运用这些功能时背部位置就显得不够直观。 侧面指纹 侧面指纹其实是个不错的位置搞定方案,既不会影响传统的交互方式,又不需要在面板上开孔影响视觉观感。但侧面指纹也带来不少问题:指纹模组的厚度会对屏幕的边框宽度产生影响,而且在手机越来越薄的当下,允许侧面指纹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小,指纹识别技术扫描面积的缩小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指纹识别技术率降低。 正面指纹 在新的交互方式被广泛认知后,前置指纹成了最流行的识别方案。相对于前两者,前置指纹运用起来更加直观,放桌面运用不需要拿起手机,并且可以辅助交互。而且从外观上说,前置指纹也成了补足面板空白的手段之一,与上部听筒配合更显协调。 屏幕指纹 全面屏时代到来,前面板额头下巴的进一步缩窄让前置指纹无可放,屏幕下指纹就成了代替传统指纹的最佳位置方案。但现在的屏幕指纹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在指定的位置才能实现识别。而指纹识别技术形态,却不是仅有位置差别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