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qiufengss 2017-12-23 15:43


  交换机作为现在以太网中最重要的设备,学习它的工作原理是必须的。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讲解一下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二层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那我们的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是通过MAC地址来寻址的。交换机自身会有一张MAC地址表,交换机通过这张表,来进行数据帧的转发。表中主要含有:MAC地址以及所对应的端口,这两个基础表项。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学习一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学习过程,以及对单播数据帧的转发。

  实验目的:两台PC通过交换机互联。查看交换机MAC地址表学习过程,以及交换机对单播帧的转发。

注意:很多模拟器无法查看到MAC地址表,此次为真机实验。

  现在我们接入两台PC,PC1接入G1/0/1接口、PC2接入G1/0/2接口。将两台PC地址配置在同一网段,IP地址分为为PC_1:192.168.1.1、PC_2:192.168.1.2;假设MAC地址分别为PC_1:MAC_1,PC_2:MAC_2。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1

  当我们的交换机刚启动时,它的MAC地址表是空的。如下图所示: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2

  启动交换机后

1.我们在PC_1上去ping 192.168.1.2,此时我们的PC_1会发送源MAC地址为MAC_1,目的MAC地址为MAC_2的数据包。

2.当交换机收到这个数据包时,会将这个数据包的源MAC地址与所接收的端口记录起来,加入到MAC地址表中。如下图所示: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3

3.然后,它会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此数据包目的MAC(即MAC_2)所对应的表项。

4.但此时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并没有对应的表项,所以此时交换机会向除接收端口以外的所有接口转发这个数据包(此操作称为洪泛)。

5. 当我们的PC_2接收到这个数据包后,PC_2会向PC_1回复一个数据包。

6.交换机接收到这个数据包时,会将源MAC地址和所对应的端口记录在MAC地址表中。如下图所示: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4

7.之后交换机会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此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表项,查找到此表项后会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端口G1/0/1端口下。

  以上就是交换机MAC地址表的学习流程,以及交换机对单播帧的转发的过程,但是上述MAC地址表中的表项是动态学习的。一般动态学习到的MAC地址表的表项老化时间是300秒。所以MAC地表也可以通过手工配置表项加入MAC地址表,用户手工配置的静态MAC地址表项不能被学习中获得的动态MAC地址覆盖,而动态MAC地址表项可以被静态MAC地址覆盖。

  如果是静态配置的MAC地址表,配置如下表所示:

配置在接口加入静态MAC地址表项

system-view

[H3C] mac-address static 000f-e241-cd2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vlan 1

一、交换机工作原理

自动学习生成MAC地址表

交换机根据收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中。

PS:只会学习源MAC地址。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5


  如图5所示,交换机初始状态MAC地址表为空,接收到主机A发送的数据帧后会查看源MAC,并将该MAC地址与端口建立映射关系,存入MAC地址表。

  MAC地址表都有其生存期,生存期是端口地址列表中表项的寿命。每个表项在建立后开始进行倒记时,每次发送数据都要刷新记时。对于长期不发送数据的主机,其MAC地址的表项在生存期结束时删除。所以端口地址表记录的总是最活跃的主机的MAC地址。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6

二、交换机的三个主要功能

1.转发

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

2.泛洪

泛洪:

当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表中,或者目的mac是广播地址,则会泛洪(除接受接口向所有其他接口发送)

收到广播帧和组播帧也会泛洪。

3.丢弃

当收到数据帧后发现源mac与目的mac相同,则会丢弃。

三、交换机的工作特点

1.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所连接的网段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这就是CSMA/CD被淘汰掉的原因。

2.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依旧在同一个广播域内,也就是说,交换机不隔绝广播(惟一的例外是在配有VLAN的环境中)。

泛洪就是向广播域中所有节点转发报文。

3.交换机依据帧头的信息进行转发,不会去查看三层的信息。因此说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此处所述交换机仅指传统的二层交换设备)。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 图7

四、交换机的分类

依照交换机处理帧时不一样的操作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类:

储存转发:交换机在转发之前必须接收整个帧,并进行错误校检,如无错误再将这一帧发往目的地址。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随帧长度的不一样而变化。

直通式:交换机只要检查到帧头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址就立即转发该帧,而无需等待帧所有的被接收,也不进行错误校验。由于以太网帧头的长度总是固定的,因此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也保持不变。

五、二、三、四层交换机

多种理解的说法:

  二层交换机(也称为桥接)是基于硬件的桥接。基于每个末端站点的唯一MAC地址转发数据包。二层交换的高性能可以产生增加各子网主机数量的网络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只会解封装到二层,三层及以上不会查看。

  三层交换机是基于硬件的路由选择,路由器功能基本都具备。

  四层交换的简单定义是:不仅基于MAC(第二层桥接)或源/目的地IP地址(第三层路由选择),同时也基于TCP/UDP使用端口来做出转发决定的能力。其使网络在决定路由时能够区分使用。能够基于具体使用对数据流进行优先级划分。它为基于策略的服务质量技术提供了更加细化的搞定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以区分使用类型的方式。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来自: 今日头条
关闭

站长提醒 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芯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