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无线充电这个概念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在此前也有很多相似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但效果并不理想,所谓的无线充电就是给iPhone戴上一个水果皮,然后放置在充电装置上,这并非真正的无线充电,而今天给大家演示的是一款适配多款iPhone 手机的真正车载无线充电器——维力谷C5车载无线充电器。 维力谷C5车载无线充电器——【开箱】

维力谷C5车载无线充电器采用白色硬纸盒包装,左上角“VLG”品牌名称缩写,表面印本次测评有主角产品图,直观明了,产品到底如何与笔者一探究竟吧! 
天地盒包装风格,揭开顶盖,本次主角安静的镶嵌其中,凹槽与产品及配件严丝合缝,无论是从包装美观还是保护层面上看,厂家此举均做得相当到位。 

当然作为本次“真正”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在包装方面维力谷C5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除了刚看到的无线发射吸盘外,还有汽车出出风口夹,带3M胶的吸铁球支架,点烟器,1米长电源线,当然还有一份操作说明书,没有传说中的水果皮存在,瞬间对本次的充电体验充满好奇。 维力谷C5车载无线充电器——【细节】 
简单组装,吸铁球支架与无线发射吸盘适合在平面摆放,侧面可以看到吸盘厚度仅为5mm,虽不能说太薄,但并不觉的厚,可以想象在车内摆放并不会太占空间。 
吸盘侧面可以看到Micro USB接口,选择在侧面开口除了方便运用外,也不会影响整个吸盘的圆润性,接口的工艺处理也很到位,并无毛刺情况,切口完好,不难看出在制造工艺上厂家的实力。本以为支架是固定的,其实不然,吸铁球处为可旋转规划,这点无疑更加方便在车内运用,可以想象放在车前除了给司机充当充电器支架外,还能作为导航等手机支架,便捷的调整可以让驾驶员随时看到最佳画面。 


吸盘背面的槽孔与支架刚好呼应,一开始觉的应该很简单,但其实具有方向性,在组装时需要注意方向,搞清楚方向其实还是很简单,卡上去以后,看好箭头指示,如图往上推为卡紧,如果忘了卡紧吸盘与支架将会在运用中出现掉落的必然性,而且透过吸盘槽孔可以很清楚看到内部电路板,所以在运用过程中绝对需要注意防水,甚至防潮。 
点烟器单口USB接口,稍稍不够,毕竟占用了车内唯一一个口,与其他车载产品有冲突,需要额外自行配一个一分二点烟器,而且整体均以黑色为主,点烟器与电源线白得有点突兀,不过配备的数据线支持QC3.0快充技术,电源也是支持快充技术的,9V 1.67A快充技术头,能够让手机更快满血复活,如何选择就看个人把控了。 维力谷C5车载无线充电器——【体验】 

一切准备就绪,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首先笔者选择选将吸盘接通电源,在操作上方式无固定,仅供参考,车内本身配有一分二并支持快充技术的充电头,所以并没有选择C5原配的充电头。 

然后再将支架接入,此时需要考虑方向和扣紧,这点前文有提到。笔者一直纳闷吸附问题,所以首先选择了出风口支架测验,先将吸盘装配好再插入出风口,整个过程非常简单。 
C5的充电距离为3-8毫米,本来带着保护套充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竖着摆放,由于笔者用的保护壳带金属元素,充电过程会有影响,不得不拆卸了,但在充电效果上绝对可以实现隔空充电效果。 
为了验证吸盘吸附能力,特意开车在颠簸路段绕了一圈,一开始还担心iPhone8 Plus会不会不小心跌落磕碰,把屏幕摔了,转完一圈回来,事实告诉笔者多虑了,C5吸盘采用纳米维吸胶技术,吸盘部分每平方厘米就拥有约9000个的纳米吸盘,而吸附效果也通过实际颠簸路段检测,而且如果粘灰后,可以通过冲洗或者擦拭把灰尘擦掉,完全不用担心。 

出风口测验完毕,考虑到车型的不一样性,配备了带3M胶的吸铁球支架,安装运用与出风口支架无异,3M胶的粘性应该无需过多去讲述了,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吸铁球可以360°调整。而且高度适中,摆放在汽车前端也不会影响驾驶人员的视线。 

iPhone8 plus手机屏幕幕幕较大可以将底座稍微放前一点,便于调整角度,iPhone8 Plus本身具备无线充电,所以与C5配对基本可以说是天作地合,真正做到了随放随充。 
当然除了iPhone8、iPhone8 Plus和iPhone X以外,三星的部分机型也是支持C5无线充电的,如果其他机型需要体验这种如此格调的充电方式可能就需要添加一些硬件去实现了,笔者就不过多去累述了。 维力谷C5车载无线充电器——【结语】 整套产品体积小巧,颜值颇高,摆放灵活,更是支持快充技术,吸盘的纳米吸附技术也能够在行驶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保障,让手机充电玩出新高度,维力谷C5智能车载充电器是一款实至名归“真正”的无线充电器。优点太多,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