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英特尔正式发布了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其中低功耗移动平台的产品首当其冲,在第一时间便有厂商推出了相关产品。而随着两个多月时间的过去,如今市面上大多数的笔记本产品都已耐用上了八代U,而产品也不可避免的迎来了性能价格“双升级”。 七/八代低压酷睿处理器测评 图 测验平台 为了保证测验的严谨,本次横向对比的测验平台选用了同品牌同系列同配置——除处理器外——的戴尔XPS 13超极本。 下面来大致了解一下两台机器的配置: 单核性能测验 首先我们来测验一下这两颗处理器的单核性能差距。单核性能对于大多数常用软件或者比游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会直接影响软件或游戏的打开、运行速度(比如打开QQ、打开网页甚至是Photoshop中的许多操作都是单线程运算)。 测验工具我们首先选用了Super PI,它曾经是一款专用于检测处理器稳定性的软件,软件通过计算圆周率让处理器高负荷运作,以达到考验处理器计算能力与稳定性的作用。由于它只支持单核运算,所以现在往往被用来检测处理的单核性能,时间越短越好。 第二款测验单核性能的软件我们则选择了处理器-Z自带的“测验分数”功能。该功能也是通过一系列固定的算法来对处理器进行测验,从而赋予其一个分数,以此来在不一样产品中进行对比。本次测验选择的为1.78.1 X64版本。 通过上述两款软件的测验,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单核性能稍弱于第七代酷睿处理器,这对于需要经常运用某些特定软件的用户来说需要特别注意。 多核性能测验 与单线程运算相比,多线程运算更多地使用于运算量比较大的使用或操作中,如视频转码、大型游戏、3D渲染等等,而前文所说的Photoshop中其导入导出、渲染等操作也均支持多线程运算。所以对于游戏玩家或者电脑重度运用者来说,处理器的多核性能要比单核性能更加重要。 用来测验处理器多核性能的软件也有很多,我们首先选用了wprime这款软件。 wPrime是一款多线程计算测验工具,测验多核心处理器比Super Pi更准确。与SuperPI的单线程运算不一样的是,wPrime在打开一个软件界面下,可以支持多个核心的处理器运算,甚至是8核心处理器。 七/八代低压酷睿处理器测评 图 七/八代低压酷睿处理器测评 图 第二款测验多核性能的软件我们再一次选择了处理器-Z自带的“测验分数”功能。 可以看出,在处理器-Z的测验中,i7-7500U的分数为3629分,而i7-8550U则得到了5871分,是前者的1.6倍,这也再一次地体现了四核八线程在多核心运算上的大幅度提升。 第三款测验多核性能的软件我们选择了CineBench R15. CineBench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验软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多数系统性能测验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运用该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验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其中以多颗核心性能测验为主。除此之外,其还提供了OpenGL的测验。 通过上述三款软件的测验,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多核性能远强于第七代酷睿处理器,这意味着搭载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设备将获得接近两倍于上一代产品的多任务处理(如图形渲染、游戏多开)性能。 使用测验 前文所进行的均为理论性能测验,这些数值或者过于绝对,对于电脑的实际使用表现仍不能完全地体现出来。那么接下来笔者将从视频转码、游戏性测验和办公性能这三个方面对七代/八代酷睿的性能做一个比较。 首先是转码测验,软件上运用了MediaCoder这一运用较为广泛的转码软件,测验将一个码率为1330Kbps的AVC格式视频转码为码率为1000Kbps的H.264格式视频,辨别率保持不变,音频流选择复制。 七/八代低压酷睿处理器测评 图 首先是单纯运用处理器转码的所耗时间: 然后是运用GPU硬件加速转码的所耗时间: 可以看出,无论是运用处理器转码还是运用GPU解码,i7-8550U都远快于i7-7500U,这意味着搭载着八代处理器的设备将在视频处理的速度上大幅强于七代设备。 接下来是游戏性测验。 在游戏测验方面,笔者选择了运用3Dmark这款软件。虽然大多数人将此软件用于显卡性能的测验,但需要注意的是此软件的测验对于处理器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在采用相同显卡的基础上,处理器的性能差距也会体现在测验的最终成绩上。 办公性能测验 对于搭载i7-7500U和i7-8550U这类低压处理器的产品来说,办公或许是其用户最可能的主要使用环境。那么在办公性能上,这两款处理器的表现又会有着怎样的差距呢?下面我们则通过PCMark8的Work模式来进行模拟办公测验。 PCMark对于PC平台来说是重要测验基准软件,他可以运用基于实际使用和活动的测验来衡量PC的性能,包括浏览网站、视频聊天、编写电子表格、编辑照片和视频等日常任务,并给出一个整体评价分数。 通过从视频转码、游戏性测验和办公性能这三个方面所进行的测验我们可以发现,第八代酷睿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均要强于第七代酷睿,但在日常办公中的提升并不是非常显著。 散热测验 前文说过,第八代酷睿低压处理器所采用的Kaby Lake-U Refresh架构仍是基于14nm(14nm++)工艺打造的,而在此基础上将核心数量翻番势必会带来核心的散热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i7-8550U的默认主频只有1.8GHz。 那么,大幅降低默认主频是否可以完全避免散热问题?要知道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散热的好坏关乎笔记本的运用体验与寿命长短。为了搞清楚这一点,笔者通过拷机来对二者的发热状况进行了测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次对比测评的测验平台均为戴尔XPS 139360型号,所以其内部的散热模组也是相同的,所以在平台上不存在散热能力的差别。而拷机软件则选择了AIDA64的稳定性测验功能,该功能可以让处理器满负荷运行,运行30分钟后通过红外温度测验仪来检测电脑C面中心温度。 七/八代低压酷睿处理器测评 图 七/八代低压酷睿处理器测评 图 结语 很多人说,第八代酷睿是近些年来英特尔最良心的一代产品,本次对比测评的确也能很好地印证这一点,毕竟这次核心数翻倍所带来的性能提升甚至堪比英特尔之前三年的性能提升总和(虽然这应该归功于ryzen)。但相应的,基于14nm(14nm++)工艺Kaby Lake-U Refresh架构的第八代酷睿低压处理器事实上并不能被称为全新的产品,它仅仅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大幅度改进,这也就导致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高发热和低主频。 在笔者看来,搭载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产品是现在最值得选择的产品,它通过略显“暴力”的方式不讲道理地对处理器的性能进行了大幅升级,而在终端产品的价格上却相差甚小。但要注意的是,它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好比对机身温度或单核性能有要求的朋友。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