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zjmanager 2017-10-12 09:21


  最近有个新买了ToshibaQ300 Pro固态硬盘的朋友问我,Q300 Pro上的“第三个”接口是做什么用的?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SATA硬盘有电源和数据一长一短两个接口,而ToshibaQ300 Pro上的“第三个接口”实际上是一组4针跳线。由于Q300Pro在这里并没有安装跳线帽,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4针的“接口”: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实际上解除电脑时间较长的玩家都会记得跳线这个老朋友,在IDE接口硬盘上跳线是必不可少的组件: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由于一条IDE数据线可连接两块硬盘,为了区分主盘和从盘关系,IDE硬盘/光驱上都会有8~10针的跳线位,根据硬盘品牌的不一样,跳线方式所表达的含义也不一样。在1998年后,大多数主板已经支持通过数据线自动判断主从盘,只要把控制数据线自动选择的跳线短接,就可实现自动设定。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到了SATA时代之后,由于一根数据线只能连接一块硬盘,跳线设定主从盘的需要就不复存在了。但是很快又遇到一个问题,当SATA2.0标准刚刚推出的时候,VIA与SIS的部分主板芯片组由于不能正确识别SATA速率而无法识别新的SATA2.0硬盘。硬盘厂商只得再次为SATA硬盘添加跳线,以便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由用户指定,让硬盘强制工作在SATA1.0标准下,提升硬盘的兼容性。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进入SATA3.0时代也已有很多年,过去有兼容性问题的主板也早已退役。没有了兼容性问题,跳线又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那么现在少数硬盘上依然保留的跳线是做什么用的呢?它还能主动限制SATA速率吗?储存极客从古董硬盘上拆下了一颗跳线帽,准备做个试验: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蓝色的跳线帽可以短接任意两个临近的针脚,4个针脚意味着有3种不一样的组合,由于ToshibaQ300 Pro的标签上并未给出这些针脚的定义,储存极客将三种组合所有试了一遍: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结果表明无论是那种安装方式,跳线都不会对ToshibaQ300 Pro的接口速率产生影响,通过CrystalDiskInfo查看到的传输模式永远是SATA 3.0(6Gbps):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HDTune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通过AS SSD Benchmark测验可以看到,ToshibaQ300 Pro确确实实工作在SATA3.0传输模式下:


固态硬盘上的跳线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小编认为,这些依旧存在的跳线有可能是被制造商保留用作调试运用的,在工厂模式下可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比如希捷7200.10固件门时期,就有网友通过跳线连接TTL线实现了对硬盘的修复。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硬盘上的跳线对于用户而言已经不再有用,硬盘的传输模式都已实现自动识别,固件升级也无需对跳线进行设定。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来自: 今日头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hjzhuang123 2017-10-12 15:26
证明现在的第三个针脚只是厂家调试用的
引用 青春维修 2017-10-12 09:21
到底啥用?不知道
引用 维修江湖第一 2017-10-12 09:21
哪样的作用?你还是没说啊!
引用 天籁维修 2017-10-12 09:21
这个广告打的我措手不及
引用 大笑维修 2017-10-12 09:21
现在就是一个接口...
引用 天籁维修 2017-10-12 09:21
哪找来这么老的硬盘还有旧的电源接口
引用 花开的那一瞬间 2017-10-12 09:21
此贴纯粹是广告
引用 花开的那一瞬间 2017-10-12 09:21
我就说嘛,什么玩意儿,原来是这个啊。
引用 花开的那一瞬间 2017-10-12 09:21
已按色情举报。
引用 维殇轻谈 2017-10-12 09:21
以前装双硬盘都需要自己跳线的,现在主板都支持自动判断硬盘主从结构了,所以这跳线意义不大了
引用 大笑维修 2017-10-12 09:21
无耻的文章,是不是见个洞你都要钻一下,什么结论都没有你写个毛!
引用 静候缘来 2017-10-12 09:21
跟金士顿v300一个分,人家那个还是128gb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可参与评论
返回顶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AI维修
助手



芯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