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国最大的电商 Mindfactory.de 公布了 8 月份 处理器 的销量以及营收,其中 AMD 的销量和营收首次超越了英特尔,这是十年来的首次。 其中最畅销的是 Ryzen 5 1600,一款 6 核 12 线程的处理器,并且售价仅为 220 美元,随后的是 Ryzen 7 1700 和 Ryzen 5 1600X。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两公司的营收比例上。可以看到,在 3 月份时 AMD 为 35.6%,英特尔则占了 64.4%。同样在 8 月份的时候,AMD 在营收比例上也是首次超过 Intel,达到了 54.0%,远超过英特尔的 46.0%。 面对 AMD 的步步紧逼,「牙膏厂」英特尔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今年三月份,英特尔在 AMD Ryzen 高性价比的压力面前,将全线产品进行了降价促销,幅度最高达到 2000 元。而到了今年八月份,同样是为应对 AMD Ryzen 崛起的挑战,英特尔推出酷睿 X 系列桌面处理器 —— 承诺给 VR 内容创作、4K 视频编辑和游戏带来 20%-30% 的性能提升。这个处理器主要面向计算密集型的使用,如虚拟现实和游戏。12 核的 X 系列处理器已于 8 月 28 日正式推出,而 14 核和 18 核芯片将于 9 月 25 日上市。 英特尔与AMD的创立渊源 1957 年,「仙童半导体公司」由肖克利博士创立,然而由于管理不善,仙童公司内的八位年轻人才选择离开公司,自己创办公司。这八位人才中的葛罗夫(A. Grove)和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就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就是著名摩尔定律的提出者。而AMD创始人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则是在仙童公司重组公司结构,被开除的员工。但桑德斯并不气馁,怀揣着对半导体行业美好未来的信心,也踏上了创业的不归路。 仙童半导体公司 创始人地位的不一样也导致英特尔与 AMD 在市场上制造的反响和采取的策略也不一样。在 AMD 成立初期,桑德斯的定位非常明确,售卖低价产品努力成为第二供应商,不需要技术领先,只需要模仿能力和制造工艺,显然这与 AMD 当时的自身条件是匹配的。而英特尔则以技术发展为导向,是典型的技术领先与创新者。 从合作走向决裂 直到 1982 年,由于 8086 处理器产能不够,于是 IMB 希望英特尔和 AMD 能合作保证 8086 处理器的产能供应,这样一来也促成了英特尔和 AMD 的首次合作。 俗话说商业上没有永远的伙伴,英特尔和AMD 也迎来了决裂。1986 年,Intel推出了成功的80386系列处理器,代表性的产品为 386DX-33,主频达到 33MHz。在此期间 AMD 推出基于 286 授权的Intel 80286 兼容处理器,和 80286 处理器差不多,但是时钟脉频速度更高,Intel 的 286 最高只到 12.5MHz,AMD 则曾销售过20MHz版本。Intel 开始意识到 AMD 对自己有可能产生威胁,停止了与 AMD 的技术合作协议,并向联邦法院提出申诉,要求兼容其 X86 的处理器不得运用 X86 的名称,但联邦法院却判决 X86 芯片兼容的处理器厂商依旧可以在它们的产品上继续运用 X86 名称。此后的一段时间里,AMD 生产的 386 和 486 处理器在数量上居然超过了英特尔,瓜分了处理器市场份额。 此后英特尔一改以往的产品命名方式,对于人们认为该命名为 586 的产品,注册了独立的商标 — Pentium(奔腾)。也让 AMD 意识到,必须走一条新路的时刻到了。1996 年,AMD 发布 K5 处理器,与Intel Pentium 真正的展开了竞争,这也是 AMD 第一款自主规划的处理器产品。从 K5 到 K7(后来的 Athlon 速龙),AMD 凭借每代产品的改良慢慢与英特尔拉小差距。 在 64 位没有取得先机的英特尔,在双核处理器上再下文章,领先 AMD 一个月推出双核产品。AMD 现在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跟在人后的小公司,在推出自己的双核产品后,抛出了真假双核的辩论。 英特尔「钟摆计划」正式登场 从 2005 年开始,英特尔就制定了一套“钟摆计划”(Tick-Tock 战略)。Tick-Tock 就是时钟的“嘀嗒”的意思,一个嘀嗒代表着一秒,而在 Intel 的处理器发展战略上,每一个嘀嗒代表着 2 年一次的工艺制程进步。正是这套计划,让 Intel 在 2006 年之后逆转了局面,并把 AMD 一步步逼退。至此英特尔在高端处理器市场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至今无人能敌。AMD 不得不改变策略,被迫只能在价格方面展开竞争,这跟 AMD 在早期面临的困境如出一辙。 在竞争中进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每一个 PC 用户,即使是英特尔的忠实用户,也应该对 AMD 心怀一份感激。如果不是当初英特尔撕毁了技术协议,早期市场不会是英特尔独大;如果不是竞争的存在,我们不会有这么多高性价比的产品可用。今年推出的 Ryzen 7 由于高性价比的原因,一扫 AMD 之前的颓势。被「逼急」的英特尔也不甘示弱,推出酷睿 X 系列桌面处理器与之对抗。在我看来,正是两个企业你来我往的对抗和竞争关系,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