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购物、团购订餐、软件叫车、信用租房……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已经十分普及,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末,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2亿,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利用漏洞针对移动端的网络攻击却从未减少,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给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财产乃至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9月13日召开的ISC 2017中国互联网安全精英峰会上,移动端安全成为大会关心的焦点, 360集团首席安全官谭晓生专门对移动端安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Android漏洞利用愈发严峻,主流手机漏洞修复严重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360针对安卓手机打热补丁的搞定方案。 360谭晓生:Android漏洞利用愈发严峻,主流手机漏洞修复严重滞后 “大安全”时代,人是网络安全核心。手机作为个人身份、资产、关系网络等信息的集合,已经成为黑客们重点攻击的目标。手机漏洞正是黑客们获得用户手机权限,执行操作的门户,一旦被成功利用,用户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密码信息乃至储存的隐私文件等都可能遭到盗取泄露。 谭晓生表示,国产手机用户已占了非常高的比重,但在安卓手机市场越来越碎片化的情况下,厂商过于分散、漏洞修复机制乏力等原因,主流手机的漏洞修复严重滞后,新发现的漏洞用户根本无法修复。他指出,有55.5%的手机存在20个以上的漏洞,而99.99%的手机都存在已知 漏洞。在Android漏洞利用愈发严峻的情况下,用户面临着非常高的被攻击风险。 对此,谭晓生表示,360联合多家手机厂商推出了专门给安卓手机打热补丁的引擎360女娲平台,一旦发现高危漏洞,它就会自动给用户推送热补丁修复漏洞,降低用户被攻击的风险。 他表示,手机厂商和安全厂商的分工合作形成了一个产业形态,通过安全厂商提供SDK,或一些模块,手机厂商采用,形成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在这样一条价值链中,手机厂商和安全厂商可以做自己比较擅长的工作,形成健康的产业链条。 泰尔实验室杨正军:手机漏洞修复平均滞后100多天 事实上,移动发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漏洞给包括手机在内的移动端智能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远非能直接看到的威胁。 泰尔实验室信息安所有杨正军副主任指出:随着手机等移动端安全威胁日益严重,攻击技术的不断更新,手机等移动端安全抵御的效果显得十分被动。特别是手机等移动设备漏洞频出,芯片厂商、ODME厂商、手机系统厂商等复杂的产业链都可能产生安全威胁。 360女娲平台:携手厂商,共筑Android安全新长城 面对移动端严峻的安全形势,必须进行整体安全管控,从硬件制造厂商、软件开发公司、安全企业等各个环节搞定漏洞问题,从根源上降低用户遭受攻击的风险。 对于Google未公开的漏洞,“女娲”也可以通过360安全研究人员的漏洞挖掘,及时修补,进行预先防御。而在0day事件爆发时,360女娲平台还会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将安全补丁推送至厂商,再由厂商安装到用户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