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飞输入法主打智能语音输入,能适应各种使用场景,为用户带来准确而个性化的输入体验。 据说,键盘按键不按西文字母顺序排列,是为了降低打字员的输入速度,减少对键盘的损耗。可惜规划者低估了人类的适应能力,打字员们很快习惯了凌乱的键盘布局,依旧运指如飞。 时至今日,电子设备成本降低,人们已无多大必要斤斤计较键盘的损耗;并且,随着用户对生产力的不懈追求,更智能、更多样的输入方式陆续被开发出来。 Why 语音输入 语音输入的发展历经多年,早已不是当初「语音王」的滑稽容貌。但是基于对语音输入准确率和抗干扰能力的成见,我很少把它们作为主力输入工具。哪怕是 Siri 这号智能助手,实际表现也是令人抓狂(就中文而言)。 过去我只在不严肃的聊天中运用语音输入。身为一个南方人,我还得拧着鼻子发出后鼻音,很是别扭。日常运用的方案是 iPhone 自带输入法,它可以在离线状态下运用,偶尔记录灵感片段、简单回复一句留言,尚可胜任。写作步入正规以来,随着输入量的增加,我也考虑在草稿和初稿阶段更多地运用语音输入解放双手。 小子是个喜欢折腾的人,电脑上的输入法皆属自己定制。但语音输入不一样——打字尚有练习一说,语音好像鲜有这个讲究;倘若让用户学习播音腔,那也太不切实际了——语音务必要够智能、够「懒人」,学习成本越低越好。把语音输入作为主力工具的一员,对使用本身的要求是很高的。 中文语音输入领域的老牌使用 讯飞,可算得上满足这些苛求的工具,我也乐意将其荐予诸君。 语音面板毕竟主打的是语音输入,讯飞的语音界面很干净,又带着生动的动画。用户说话时,输入面板会呈现仿声音频谱的语音动画,不失为一种逼真、即时的反馈。这个规划让人想起 iPhone 语音备忘录的 icon ,不失趣味。 智能语音
识别修正讯飞的设置界面可谓大而全,我拣语音输入相关的谈谈。为了方便,建议将讯飞设置-语音设置中最后三项全开(第一项会在后文细讲)。 至于「句尾智能添加标点」,这一选项较为实用,能根据用户语气和上下文来插入合适的标点。其实它适用的范围不限于句尾,句中也是可以的。 一个经典的使用场景是语音输入网站地址。当我对着地址栏报出一串网址后,讯飞旋即把它转换为了 URL 地址: 此时我处于中文输入状态,讯飞主动把我的 Chinglish 翻译为了 English,并自动为内容添加英文标点,使其成为可以跳转的标准 URL。 讲话夹带一些简称、自造词和流行语,是很普遍的,但凡不是播音员,用户说话时多少带着不标准的词汇;讯飞把它们转为了标准的文字,让机器也能阅读。对个人来讲,多说普通话,多写规范字,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好态度;但对使用而言,它们应该尊重用户的用词习惯,而不能强求大众都是新闻联播员。 说出方言有的用户可能会有这种需要:出于习惯和故土情愫,想彻底抛去普通话,用方言和同乡交流;或者用家乡话发一条朋友圈,配着一张土菜照片。也许讯飞可以帮上忙。
固然,我们在努力让自己的中文发音「国」一点,英文发音「伦敦」一点,但依旧有的用户、有的时候,会需要讲方言。依我所见,输入法是有国籍的,也是有地方特色的,不好眉毛鼻子一把抓。输入法使用在强化普通话识别的同时,也有必要照顾方言运用者。 随声译制和切换到方言输入的操作一样,你可以在语音输入界面上方切换至「随声译」,将一种语言翻译为其他。现在讯飞支持中译英、英译中、中译韩、中译日,涵盖了国人最常用的外语语种。 此外,有了翻译功能的讯飞,还能作为旅途中的随身翻译官。不过现在它支持的语言仍很有限,也不能自动发音,有志环游世界的朋友还是选择更为专业的使用吧。 写作利器?打这个问号,一来是我没敢整天对着电脑叽里呱啦,运用时长不够;二则因我个人习惯,不能代表全体作者。能不能成为写作的好拍档,还望诸君阅后亲自一试。
真实的写作中,我很少会侃侃而谈、一泻千里,而是磕磕绊绊、讲讲停停。毕竟是原创写作而非誊抄,一般都需要停顿几次、想一想再继续。讯飞可以适使用户的习惯,像个称职的翻译官或秘书,耐心地等你思考;而你一开口它又同步输好了文字。这段话里讯飞仅仅听错了一个语气词「吗」(及其后面的标点),停顿、多音字和中英混输都处理得很好,识别率是值得肯定的。 而写作时的另一痛点是:输入专业词汇。如果是键盘打字,我需要运用一段时间,才能让输入法知道我常用的是哪类词汇,或者直接下载某个领域的词典包(例如我正在运用的医学、法律词典)。讯飞的语音输入可以智能识别专业词汇,在其设置-语音设置内开启「个性化语音识别」后,通过语音识别修正来优化识别结果。这一功能需要登录讯飞账号,可以记住你的说话习惯1,不必担心更换设备后失去个性词库。 而这一切的前提,依旧是识别率。不过同事或室友在身边时,我依旧选择键盘打字,因为对着机器说话,有点尴尬。其实不仅讯飞,如今别的语音输入也做得不错,但社会对语音输入——乃至语音交互的接纳度,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定制键盘讯飞没有追随毛玻璃的规划趋势,不过它提供了丰富的皮肤选择。好不好看,见仁见智,UI 规划毕竟主要为功能服务;总的来说,讯飞的默认界面规划可以概括为:简洁、实用。
我喜欢纯粹的输入,所定制的界面比较简单: 移动光标在工具栏里,我只留了这一个功能。它照顾到了无压感屏幕的用户(例如用 iPhonese 的我),运用时只需按住「移动光标」按钮、左右移动即可。这可以辅助语音输入,当用户说完一段话后,如果仅想修改其中几个字词,方便的光标移动就比长按呼出放大镜更有效率。 点划键盘 除了经典、简约的键盘,讯飞也提供具备点划输入功能的键盘。在特定的按键上往上划,可以快速输入数字和符号。语音输入的一大死角就是特殊符号,常用的句读尚可识别,括弧、数学符号就非常不便(要用户读出它们会很别扭);用点划键盘快速插入特殊符号,可以弥补语音的不够。 如果有常常输入符号的需要,可赴输入法设置-键盘设置-键盘选择内设定。 其他在传统的键盘输入上,讯飞也做了不少功课。我属于喜欢空格上屏的古早人士,鉴于这一点,我不太能适应讯飞的键盘输入,只把它作为语音输入的工具。但不可否认,它的规划更为大众化,而且该有的功能基本没落下:
尾巴 诚然,现在的讯飞使用界面里也有大量的皮肤、表情推荐,有强烈洁癖的我初上手时并不能适应——好在我打字的时候这些东西从来不会出现。和竞品不一样的是它更为矜持,不会主动发出骚扰,更不会在你打了(或讲了)一串文字后忽然推荐一个皮肤让你前功尽弃。在不影响输入体验的前提下讯飞提供了多彩的定制,是市场的选择,其实更是用户的选择——谁不曾是一个喜欢个性化皮肤的「杀马特青年」? 在最关键的输入上,讯飞能打优秀分,这就足矣。 如果你喜欢讯飞,而且常常跨平台运用,可以考虑免费注册一个账号。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支持 iCloud 同步,不必担心遗失自定义的内容。 讯飞输入法 苹果iOS 版可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核心功能完全免费——而唯一的内购项目,就是给程序员小哥加只鸡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