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苹果发布了iPhone X,作为给iPhone十周年的献礼,苹果几乎把所有黑科技一股脑的塞进了这款产品中。虽然在发布会之前关于iPhone X的信息已经基本被扒了个精光,但是当它真正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无疑还是令人震撼的。就连苹果自己都为这款产品规划了一句“hello,未来。”这样激进的广告语,可见苹果认为这应该是一款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手机。 正是有着如此激进规划的iPhone X,在它还未正式发售前,收到了众多喜忧参半的消息。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眼中的iPhone X都是不一样的。然而关于iPhone X不被看好的看法中,有几点却出奇的一致,一个就是它的“刘海儿”规划,另一个就是它的Face ID功能。 对于笔者来说,一款全新的产品在没有上市获得用户广泛运用前,不能对它的规划枉下评论,毕竟在这之前,初代iPhone取消了实体键盘的规划曾被喷得狗血淋头,然而事实确是现在的手机正向着全面屏发展,实体键盘早就被抛之脑后了。所以对于iPhone X的“刘海儿”规划我还是持保留意见的,但倾向于往好的情况发展,毕竟苹果还给自己留了一个后手,就是让软件开发者们针对这个“刘海儿”重新规划适配它的app,现在网络上已经曝光了一些适配后的app动态图,看起来毫无违和感,有的甚至还把“刘海儿”利用的恰到好处。所以iPhone X的“刘海儿”规划是否突兀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开发者们的能力体现了。 而对于iPhone X全新的Face ID功能,实用性是否能取代Touch ID还有待商榷,对于消费者关心的识别速度、准确度、安全性等方面在没有体验真机前,所有的负面评论其实还所有停留在猜测层面。但能够让我们对于这项全新的技术一直耿耿于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苹果高管在发布会上展示Face ID功能时,竟然两次识别均已失败告终,最后不得已输入密码后再次识别才成功解锁。 虽然后期苹果官方表示两次面部识别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展示机曾被他人多次尝试解锁失败而进入到自我保护模式(即必须输入密码才可解锁),但是再多的解释都为时已晚,先入为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不禁开始怀疑Face ID的实用性。 让华为有如此信心的,就是其在不久前发布的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移动芯片麒麟970了,麒麟970新架构拥有大约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优势。这意味着,麒麟970芯片可以用更高的能效比完成AI计算任务,据悉它的图像识别速度将远超搭载骁龙835处理器的三星S8等产品。这样看来,一场关于识别技术哪家强的战争,将会在十月份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