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子网划分 一 子网划分的原因 · A、B、C三类地址每个网络分别拥有的主机数是2的24次方减去2、2的16次方减去2、2的8次方减去2;如果一家企业的主机数是300台,那么用A、B类地址会很浪费,C类地址又不够用;为了更好的利用现有的IP地址资源,减少浪费,可以吧IP地址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网络,即子网划分 · 经过子网划分后,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不再是具有标准IP地址的掩码,由此可分为两类:有类地址:标准的IP地址,如A、B、C三类地址;掩码分别为8位、16位、24位 无类地址:通过子网划分过的地址不在具有有类地址的特征,成为无类地址 二 子网划分的原理 · 子网划分就是通过子网掩码的变化实现的,不一样的子网掩码可以分割出不一样的子网;实现子网掩码变化就需要将网段地址的主机位划分到网络位 · 如果将一位主机位划到网络位,一位有0和1两种变化,则原网段被分为两部分;如果将两位主机位划到网络为,两位有00、01、10、11四种变化,则原网段被分为四部分 · 例如192.168.1.0/24这个大网段分割成四个小网段,只要将主机位的两位划到网络位来。
于是产生四个网段(子网掩码中划分过去的网络位都会为1) 192.168.1.0/255.255.255.0=/24 192.168.1.00000000=192.168.1.0255.255.255.11000000=255.255.255.192=/26 192.168.1.01000000=192.168.1.64/26 192.168.1.10000000=192.168.1.128/26 192.168.1.11000000=192.168.1.192/26 每个网段的主机数为2的6次方减去2=62个,即192.168.1.1到192.168.1.62,其中192.168.1.0为子网地址,192.168.1.63为广播地址 三 子网划分的使用 ·IP地址经过一次子网划分后,被分成三个部分,网络位、子网位(n)、主机位(N); ·子网数(网段数)=2的n次方;n为子网位 ·主机数=2的N次方减去2;N为主机位 C类地址的划分
四 可变长子网掩码 把子网继续划分为更小的子网
192.168.100.0255.255.255.0=/24 192.168.100.00000000=192.168.1.0255.255.255.10000000=255.255.255.128=/25 192.168.100.10000000=192.168.1.128/25 192.168.100.128255.255.255.128 192.168.100.10000000=192.168.100.128255.255.255.11000000=255.255.255.192=/26 192.168.100.11000000=192.168.100.192/26 192.168.100.192255.255.255.192 192.168.100.11000000=192.168.100.192255.255.255.11100000=255.255.255.224=/27 192.168.100.11100000=192.168.100.22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