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段子,在知乎上还拿了一千多个赞。说的是什么事儿呢?是有MIUI系统开发版更新系统的日常,一个1G多的安装包,就只有几个字的描述:提升了稳定性或者是提升了流畅性;修复了漏洞。于是大家骂开了,说MIUI的同志们都是智障,这么大个更新包,肯定改了很多东西,结果搞了一大堆事情,只在说明里写了几个字。 接下来一位同学说出了非常关键的一句话:完全感受不到嘛。后来MIUI9发布了,当工程师们在视频短片里面说MIUI是毫秒级的优化时我们还是释然了,MIUI一如既往的智障。 再说个有点好笑的,雷军说起工程师的苦之所以让大家觉得真诚,是因为他自己是工程师;他这是在说自己,夸工程师是他在自夸、在表白。一个人吹别人不一定是真诚的,说自己好那肯定特别特别的真诚。试试看,各位做手机的老铁,谁是在第一线战斗的? 先不看那么远了,说个近的吧。小米6亮银版,这是个典型的工程师产品:难做、难产、难卖,任何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都不会通过这种产品,毕竟技术不成熟、良品率低、卖点不显著。再者,亮银亮银说白了即是视觉上跟镜子差不多,手机背面多个镜子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照亮自己的美吗?又不带美颜,拿出去炫耀都不好使。 良品率低,极低,就要定价高,定价高需要的不是工艺有多难,而是有卖点。卖点是什么东西?品牌高端,凸出功能、性能体验等等都是卖点,可以被用户以最直接直观的方式感觉到。让我们来看看教科书级别的手机卖点:照亮你的美、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是显而易见的针对非常显著的用户体验做出的卖点营销。那么,这种卖点牛到什么程度?这个手机所有的好,都可以在柜台上展现出来,绝对不留一个优点让用户回家去自己细细体验。 昨儿空调坏了,来了个修空调的小哥,小哥用的是小米Note2,我还挺惊喜的就跟小哥聊上了。他们修空调的也算是什么品牌的手机都见识过了,我挺好奇这种对深度没兴趣但算是见多识广的情况下,他会对小米Note2有什么看法。 小哥说本来想买三星Galaxy S7/edge,由于价格太贵买了小米Note2,小哥说他没感觉到屏幕有啥不舒服,说修空调的时候摔了几次,屏幕上摔出一个小缝,小米手机的质量不行。我瞪眼,修空调的时候摔了几次就摔出一个小缝?小哥不屑地说,对吧,质量是不行吧,后壳还是玻璃的,也脆;我忽然乐了,那如果你买的是三星Galaxy S7/edge呢?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事儿。前段忽悠我老师买小米,后面他买笔记本也要买小米的,说要当天用,我就把他拉到小米之家去买。回来路上我顺理成章地吹一波小米电视最近降价的事情,没想到后面座位上坐了一个卖了几年手机的大姐;大姐肯定是身经百战,什么都见过了,于是我的兴趣就更深了。 大姐说她以前也卖过小米手机,小米4和小米Note都经手过,有一个小米4到现在都还在用。但是,她说小米手机啥都好,也快就是发热;当然,快肯定热,把性能阉割了加个温控就不热了。我问,之后卡吗?大姐说,也不怎么卡,随后大姐又跟我说起小米4的不锈钢边框斜着摔容易坏、插口容易坏、屏幕容易坏。 确实是这样,做这个手机的工程师觉得屏幕边上那层胶破坏手感,没怎么搞,边框起码竖着摔还是扛得住;后面小米出的手机这层胶就给弄上了,接着给大姐看了小米6边上的胶,大姐问我小米4为啥不弄个温控呢?我说小米是个铁脑壳公司,当时买小米的那批人叫米粉,这些人说小米手机要追求性能,结果小米真的没搞,手机运行起来就发热。 要真说小米被骂的原罪是什么,也许是尊重用户吧:听用户说话、愿意回馈,那就有来有回。到最后,小米挨打挨骂挨夸也不为啥,骂小米有人出来接招;夸小米有工程师跑出来脸红害臊,这是一帮活生生可以接触到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