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11月,余承东就放下豪言:“我们的销量会在一两年之内超过苹果,最晚两年!”如今,华为与苹果的出货量差距越来越近,在出货量方面超越苹果,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根据权威数据机构IDC近日公布的统计报告,2017年第二季度,三星手机出货量为7980万部,市场份额为23.3%,稳居第一;苹果iPhone出货量4100万部,市场份额为12%,排名第二;华为手机出货量3850万部,市场份额11.3%。华为与苹果的出货量差距仅剩250万部。据台湾电子时报网站8月10日引述手机供应链消息人士称,三季度,华为高端的P系列和M系列智能手机,以及侧重性价比的荣耀系列销售均十分强劲,该季度华为超过苹果的概率极大。 华为出货量超越苹果还有不确定性,更多的情况可能是在第三季度超越,而在第四季度被苹果再次反超,因此这种出货量排名之争意义不大。因为iPhone8发布在即,苹果当前在中国市场正处于低谷。而华为在这个时间点,接连发布新手机,又叩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的消息称,AT&T已经对华为手机和其搭载的麒麟芯片进行了数月的兼容性测验,如今,双方已经达成初步协议,将于明年上半年在美国通过运营商渠道销售华为手机。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显示,华为、OPPO及Vivo三家中国手机制造商去年在全球智能手机利润中的总占比尚不到5%,其中华为去年的智能手机业务运营利润为9.29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量的1.6%,就净利润方面,苹果利润45倍于华为,说华为超越苹果,这不是可笑么? 余承东也曾表示,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力提升华为手机业务的净利润。而苹果对供应链的掌控,以及在封闭软硬一体化上的品牌溢价能力,以及在拉高售价与压低生产成本之间做到了平衡。但如何提升华为的利润难题,在硬件之外开辟出新的利润空间成了华为的新难题。 而最大的差距则众所周知,就是操作系统。我们发现,近年来谈到手机市场的竞争,业内越来越避讳去谈操作系统,而手机厂商宣称功能亮点并言之凿凿要挑战苹果的同时,也刻意回避。但如果在操作系统没有占据主动权,现在或者将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安卓手机厂商阵营都不会与苹果在同一阵营竞争,因为操作系统是顶层规划与平台战略的核心,是高维度的平台策略对决低维度的硬件策略。 但现实也残酷,现在智能机已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国产厂商已无力构筑一个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平台来与苹果竞争,重新研究一个操作系统已经非常不现实,更遑论要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软硬件一体化的生态,况且打败苹果iOS的不会是另一个苹果iOS。所以包括华为在内的厂商几乎都聚焦在硬件能力的竞争上。 而苹果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新的商业游戏规改变了整个生态体系和利益格局,连接了软件开发商、硬件制造与零件商、广告商、线下实体零售商、支付、渠道商,推动软件服务营收成为苹果利润增长的第二极。 因此,华为超越苹果,即便在出货量层面超越了,但也并不值得沾沾自喜,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脱离操作系统层面与卖硬件层面的竞争,构建新的竞争维度,从现在来看,无论是从利润、操作系统顶层话语权、软硬一体化能力与生态链能力尤其是软件服务能力,华为与苹果均有莫大差距,而这些差距,甚至可能是华为即便想赶超,也是无从下手,因为已经错过了最佳风口与底层技术能力,这尤其值得国产手机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