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标题: 菜鸟修盘记:希捷12代ST31000528AS维修回顾 [打印本页]

作者: lankejushi    时间: 2013-7-29 22:29
标题: 菜鸟修盘记:希捷12代ST31000528AS维修回顾
本帖最后由 lankejushi 于 2013-7-30 07:04 编辑

       首先说明:本人也算是鼓捣电脑10多年的“老鸟”了,小范围的电脑“高手”吧,但在维修硬盘方面绝对是“菜鸟”。此前除了普通的硬盘分区、格式化、PQ无损调整分区容量、修复分区表、简单的数据恢复、扫描逻辑坏道修复等,关于硬盘稍微复杂的维修真就是一知半解。

       近日,朋友送给我一块希捷酷鱼7200.12 1T硬盘,型号为ST31000528AS。据说可以识别但不能使用,让我修着玩儿。

       该盘外观良好,挂到主板上,开机,BIOS可正确识别硬盘型号,但并不是每次都能认出,只要重新启动就可能不再识别。此时只有先关机再开机才能再次识别,并且不关闭BIOS的S.M.A.R.T检测的话,就会报错,只有按F1才能继续启动。

       将该盘设为从盘,开机进Win7系统,发现了该盘有三个分区,第一个分区为系统分区大约50几个G,内有安装于2007年的Win2003系统,另两个分区各几百个G但处于未格式化状态,显示RAW格式无法访问。能打开那个Win2003分区,可以看到所有根目录下的文件及文件夹,但这些文件均无法访问、文件夹无法打开。如果尝试访问或打开,系统就失去响应卡死。将该盘设为主盘开机,Win2003系统启动进度条刚跑完就蓝屏,无法进入系统桌面,屡试不爽。

       按惯有思维,考虑不需要保留这块盘的原有数据,决定删除该盘原有分区、重新分区格式化。无论设为从盘在Windows(Win7以及Win2003 PE)下还是DOS下操作,尝试了多款分区程序,基本上都行不通,表现为:要么拒绝操作,要么显示删除分区、重新分区、格式化完成,但重启后一切彻底还原成操作前的样子。有人提醒我,硬盘坏道导致分区表严重出错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于是采用效率源大容量硬盘修复程序修复,但拒绝认盘,更谈不上接下来的扫描修复了。下载硬盘维修检测软件、教程一大堆,胡乱实验,均告无效。这真是新问题难倒了老革命。

       静下心来搜肠刮肚,想到:硬盘无非由盘片、电机、磁头及伺服系统、电路板、固件等几部分构成,能认盘、启动系统到一定步骤、看到分区内的数据,说明这块盘可能并没有病入膏肓,应该还有的救。

      不死心,又下载了一个集成了众多硬盘维修工具的U盘启动制作程序,做了个启动盘。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其中找到了一款从来没试过的分区软件,DOS下操作,成功一次性删除原有分区、重建分区、格式化,重启终于没有再复原!各分区也能正常打开访问。

       用HD Tune检测硬盘读写速率,在20多G处报错停掉,通不过。再次用效率源大容量硬盘修复程序扫描,发现22G后面出现连续的海量坏扇区(在25G之前就扫出了3万多),没耐心等最后结果,停止。请教朋友,建议低格。LFormat一夜,重新分区格式化,再次检测,发现坏道完全消除,HD Tune扫描全绿。但同时发现出现三个问题:S.M.A.R.T报G表严重溢出(已替换4068个坏扇区、尚有27个坏扇区未替换,红色警报)、HD Tune读写测试速率波动极大(最低只有0.1MB/s)、系统时不时的跳出磁盘即将失效的警告。

      此时听说了希捷12代“固件门”问题,查看这块盘的固件是CC34,网上找到了最新的固件CC49版,成功刷新,但问题依旧。

      耐心百度相关现象、到硬盘维修论坛加老鸟QQ求教,潜心恶补了N多知识。终于明白了可以借助串口指令线和专修工具等进行基于软硬件低层的、接近工厂级操作的维修,实现清G表、G转P、重建S.M.A.R.T、自校准等等。这里要特别感谢本论坛超级版主“罗工SAS”  的启发,他告诉我:对维修指令钻研的精深了,可以不借助任何专修工具或者神马“盒子”或者卡,一条指令线搞定。

      自认为大致搞懂了基本原理后,淘宝搞了一条希捷专用USB转COM指令线,下载教程N篇。货到后按正确方法连好,开机打开超级终端,按经典教程一步步来,大致经历了电机停转、复转,G转P,清SMART、重建SMART等环节,最后成功了。这里要提两点,一是我没有六角扳手,所以没有进行断开电路板和电机供电线的步骤,结果发现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二是重建SMART时出现了LED代码死循环,后来按另一教程输入正确命令解决了。

       接下来按自己的理解重新低格、分成一个931G的逻辑分区、格式化,发现SMART数据全部清零成功,G表数据为零,系统也不再报错了。但HD Tune再次扫描发现200G后全红!速率测试通不过,出现了137个待映射坏道。无奈继续看帖看教程,发现清SMART后,并没有推荐低格而是建议全盘填零处理。于是利用HD Tune的填零功能花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完成,再次扫描整盘全绿通过。此时速率测试也能正常完成了,只是读速率测试曲线依然波动极大,但写速率波动却很正常,有些不太理解。

       再看SMART数据,G表数据为零,待映射坏道只剩下5个且不再增加。向该盘拷贝上百G的电影文件,拷贝速度稳定在60GB/s,拷贝完后访问正常。重启后反复查看SMART数据,除了ECC校验次数偏高之外,其他数值不再变化。至此我个人认为这块盘大致算是修好了,做为不储存重要数据的电影盘,祈祷它能正常使用几年吧。

       后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亲手实践、有所收获,很有满足感。也许我走了很多弯路,维修方案不完全正确、瞎猫遇到了死耗子,老鸟不屑一顾。但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能修到这样的程度,也算成功了吧。

       新手们不必焦急灰心,潜心学习钻研、虚心求教、大胆实践,定会学有所成。那个老鸟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与菜鸟们共勉,希望老鸟们指正!



补充内容 (2013-7-30 21:44):
哈哈,打错字了,复制文件的速度是60MB/s,60GB/s太恐怖了……
作者: rocklhch    时间: 2013-7-29 22:50
楼主....什么时候有空写一篇 教程给我们这些小白嘛....
作者: lankejushi    时间: 2013-7-30 07:21
个人认为,硬盘最怕出现磁头严重划伤磁盘表面或者磁盘表面磁性介质质量瑕疵严重、磁粉脱落、磁性下降严重,这样造成的坏道不仅多,而且易扩散,即使屏蔽了往往也难以持久。

如果盘片良好、电路板良好,理论上没有修不好的盘。固件门一般出现在硬盘技术升级换代之际,由于盘片工艺不过关、固件开发的匆忙等原因,难免出现问题。
作者: lankejushi    时间: 2013-7-30 14:48
个人理解,如果咱们能自己按硬盘出厂前最后一道工序那样操作:全盘低格(厂家的低格而非普通的低格),扫描出坏扇区全部加到P表,然后重新预留出足够的替换扇区给G表用,是不是硬盘就浴火重生了呢?硬盘的自校准是不是就是这回事儿呢?恳请老鸟解惑……
作者: 罗工SAS    时间: 2013-7-30 18:26
lankejushi 发表于 2013-7-30 14:48
个人理解,如果咱们能自己按硬盘出厂前最后一道工序那样操作:全盘低格(厂家的低格而非普通的低格),扫描 ...

想法是好的,但是,工厂不会让你如愿的。
作者: 罗工SAS    时间: 2013-7-30 18:28
虽然很多弯路,但是,非常佩服楼主的坚持不懈精神,不过,这个盘应该用不了很久。
作者: lankejushi    时间: 2013-7-30 21:38
本帖最后由 lankejushi 于 2013-7-30 21:42 编辑

多谢罗工的鼓励!

因为俺确实是从零基础学习指令线的使用的,最早连指令线是咋回事都不懂。还记得前几天俺发过一个求助帖,您回答了俺关于指令线的原理。希望这块盘不出大问题能用个一两年吧,那就赚到了。毕竟是白送的。

是不是工厂最后的工序(特别是指令)完全保密呢?还是要用到专用设备,咱们没这种设备,所以做不到?

作者: 阿信古    时间: 2013-7-30 21:39
哦好东东,我有一个硬盘一模一样.终于在其中找到了一款从来没试过的分区软件,DOS下操作,是什么分区软件
作者: lankejushi    时间: 2013-7-30 21:41
阿信古 发表于 2013-7-30 21:39
哦好东东,我有一个硬盘一模一样.终于在其中找到了一款从来没试过的分区软件,DOS下操作,是什么分区软件

不记得了,这个要等我重新用U盘启动后看看。
作者: 阿信古    时间: 2013-7-30 21:45
谢谢了,帮我看看
作者: lankejushi    时间: 2013-8-2 17:21
我看了一下,能用的分区软件叫做:Acronis Disk。

这是我试了十多款分区软件唯一能用的,其他的要么拒绝操作要么重启后还原。
作者: 三佳科技电脑    时间: 2013-8-6 15: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三佳科技电脑    时间: 2013-8-6 15: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吉佰源二手电脑    时间: 2013-8-19 14:46
学习了,学海无涯苦作舟,


作者: cngq5812    时间: 2013-8-23 13:18
我来学习了.不认硬盘好修吗?.使用才2年多
作者: a12aa12a305    时间: 2013-9-17 19:44
很不错的经验啊 有图就更好了 你那个是不要数据所以不需要电机停转
作者: yyzm2001    时间: 2013-9-25 09:28
指令集哪里能找到啊,想了解一下,谢谢啊
作者: 85868405    时间: 2013-9-26 15:11
学习了,不错的经验分享。{:soso_e113:}
作者: pixman    时间: 2013-10-10 12:03
我也来学习学习
作者: dadao77    时间: 2013-10-16 20:32
楼主钻研的劲头太让人佩服了
作者: zzb105308410    时间: 2013-10-22 20:44
佩服楼主,本人也有一块笔记本的80G,原来警告,但还可以用,有空发帖请教。
作者: 陈爱军    时间: 2013-11-11 15:36
学习下。可惜不会啊




欢迎光临 迅维网 (https://www.chinafi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