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标题: 多图解析开关电源中一切缓冲吸收电路 [打印本页]

作者: 353242    时间: 2019-7-16 14:45
标题: 多图解析开关电源中一切缓冲吸收电路
基本拓扑电路上一般没有吸收缓冲电路,实际电路上一般有吸收缓冲电路,吸收与缓冲是工程需要,不是拓扑需要。

吸收与缓冲的功效:

也就是说,防止器件破坏只是吸收与缓冲的功效之一,其他功效也是很有价值的。

吸收

吸收是对电压尖峰而言。

电压尖峰的成因:

减少电压尖峰的主要措施是:

拓扑吸







将开关管Q1、拓扑续流二极管D1和一个无损的拓扑电容C2组成一个在布线上尽可能简短的吸收回路。

拓扑吸收的特点:

体二极管反向恢复吸收

开关器件的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点,在关断电压的上升沿发挥作用,有降低电压尖峰的吸收效应。

RC 吸收







RC 吸收规划







RCD 吸收










特点

不适应性

钳位吸收

RCD 钳位

齐纳钳位

无损吸收




无损吸收的条件

无损吸收是强力吸收,不仅能够吸收电压尖峰,甚至能够吸收拓扑反射电压,比如:




缓冲

缓冲是对冲击尖峰电流而言

缓冲的基本方式:

在冲击电流尖峰的路径上串入某种类型的电感,可以是以下类型:




缓冲的特点:

LD 缓冲










特点:

LR 缓冲







特点:

饱和电感缓冲







饱和电感特点

饱和电感是功率器件,通过进入和退出饱和过程的磁滞损耗(而不是涡流损耗或者铜损)吸收电流尖峰能量,主要热功率来自于磁芯。

这一方面要求磁芯应该是高频材料,另一方面要求磁芯温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居里温度。这意味着饱和电感的磁芯应该具有最有利的散热特点和结构,即:更高的居里温度、更高的导热系数、更大的散热面积、更短的热传导路径。

显然饱和电感一般不必考虑运用气隙或者不易饱和的低导磁率材料。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较低导磁率的磁芯配合较多匝数、与较高导磁率的磁芯配合较少匝数的饱和电感初始电感相当,缓冲效果大致相当。

这意味着直接采用1 匝的穿心电感总是可能的,因为任何多匝的电感总可以找到更高导磁率的磁芯配合1 匝等效之。这还意味着磁芯最高导磁率受到限制,如果一个适合的磁芯配合1 匝的饱和电感,将没有运用更高导磁率的磁芯配合更少匝数的可能。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相同体积的磁芯的饱和电感缓冲效果大致相当。既然如此,磁芯可以按照最有利于散热的磁路进行规划。比如细长的管状磁芯比环状磁芯、多个小磁芯比集中一个大磁芯、穿心电感比多匝电感显然具有更大的散热表面积。

有时候,单一材质的磁芯并不能达到工程上需要的缓冲效果,采用多种材质的磁芯相互配合或许才能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无源无损缓冲吸收










吸收缓冲电路性能对




滤波缓







振铃










振铃的危害:

振铃的成因:

振铃的抑制:

吸收缓冲能量再利用




RCD吸收能量回收电路

只要将吸收电路的正程和逆程回路分开,形成相对0 电位的正负电流通道,就能够获得正负电压输出。其规划要点为:

RCD吸收电路参数应主要满足主电路吸收需要,不建议采用增加吸收功率的方式增加直流输出功率。输出电流由L1、R1控制。逆程回路的阻抗同样应满足吸收回路逆程时间的需要,调整L1、R1的大小可控制输出功率大小,当R1减少到0 时,该电路达到最大可能输出电流和最大输出功率。

输出电压基本上可由齐纳门槛电压任意设定,需注意齐纳二极管的功率匹配。

RCD钳位能量回收电路

下图为12V1KW副边全波整流原3.5WRC 吸收能量用RCD钳位吸收回收为3W24V风扇电源的电路。RCD钳位吸收回收电路输出电压与钳位电压有关,可控制范围有限。如果回收电源负载不能确定,需要确保在任意负载状态下吸收状态不变,不影响主电路。注意回收电路的接地,避免成为共模干扰源。调整R1,严格控制吸收程度,确保钳位工况。


作者: 小柏    时间: 2019-7-16 14:46
转发了
作者: virginlulu    时间: 2019-7-16 15:34
好文




欢迎光临 迅维网 (https://www.chinafi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