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为产品买单,为产品喝彩,评价的是产品,选择的也是产品。
而不是(无脑吹/黑)一个品牌
请不要因为某些品牌的黑历史,就把所谓【米粉】看做一个个毫无特点千篇一律只知道吹捧品牌的机器人
林子大了还有各种鸟呢,米粉这个群体里有愤青,有理客中,有中学生,也有已然中年的极客。大家不过是因为喜爱同一个品牌而相互逗趣,并不会因为同为米粉,就毫无原则毫无底线地包庇和站队
小米试图讨好的“发烧友”们,其实是最难满足的一群人,他们在乎的,是一部手机从性能到系统甚至是灵魂的独特性,是一种和苹果甚至大众手机划清界限的独立感,他们也许能因为一部机器捧你捧得很高,也同样可以因为一次失误头也不回的离开你。
1080P的AMOLED屏,第一次在数字旗舰上缺失的红外遥控,突兀凸起的火疖子双摄,丢失了尊严的外形设计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是小米8发布之后的哀鸿遍野
米粉最痛苦的,莫过于给亲朋好友推荐了小米手机
然而在买不到的情况下“不得已”被导购诱惑买了某些品牌的智商鉴定机
要知道,在你巅峰时慕名而来的那些人,恐怕也会在你低谷时离你而去
我们过去嘲笑OV,嘲笑蓝绿大厂,是因为他们把大量的产品成本投入在了广告/营销/名人代言上,过去的发烧友们总是号称“这种高价低配的手机有什么可买的!”“你花的钱大把都给了电视广告!”“要是哪天XX也开始打电视广告,请明星代言,还不是把你们按在地上摩擦!”
但是过去的两年里,一众网络性价比厂商似乎也请了不少明星,但是为什么出货量和营销额最终还是没有卖过OV?
实际上很多数码版块的朋友都选择性忽视或者真的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
线下的渠道运营,和手机本身的配置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产品成本”
当高价低配的厂商控制了线下渠道,掌握了媒体舆论导向,再杀个回马枪,推出几款性价比极高的产品,不需要太大的功夫,都能吸引来不少的目光和好奇;而习惯了性价比和网络抢购饥饿营销的品牌,想要拓宽线下渠道,恐怕难度比前者大了不少。
当我们被“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逆光也清晰”“前后两千万,照亮你的美”洗脑的时候,对于线上厂商记住了什么?那个已经用在了无数款产品上的通用“拍人更美”?
如果NEX反响出色的话,升降式摄像头设计必定会成为未来全面屏手机的一种发展趋势。
vivo这次的转型确实十分成功。
从坚持独立Hi-Fi芯片、到主动探索屏幕指纹,再到今天的NEX,2018的vivo,确实不一样了。
上一次我这么激动,还是2016年小米Note2之后MIX的惊鸿一瞥
而那次MIX的诞生,可谓挽救小米于四面楚歌之地,成功地走出了低谷完成了奇迹般的二次攀升,海内外对小米的“山寨机”“廉价机”固有印象一下被扫去大半,国产手机也第一次拥有了前沿的设计感。
而这一次,NEX对于vivo,也同样意义重大
在销量下滑严重,线下渠道紧缩,门店陆续关闭的今天,vivo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方面,vivo需要超越自我,加强研发带来真正具有全新技术的创新产品;另一方面,vivo更需要面对来自外部友商的压力,抢占正逐渐流失的市场份额。
希望这一次,NEX可以给vivo不仅仅一个转型,更扎上一剂强心针。
即便米粉喷我也没事,总有人要站出敲醒你们这些被“惯坏的”家伙
欢迎光临 迅维网 (https://www.chinafi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