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悄然而至。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回想17年来走过的维修路,依然历历在目。 面临两重选择 初中毕业那年,我15岁,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务农或外出打工。或许,大多寒门子弟,恐怕只有这两个选择。然而,这两条路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继续求学,上高中、大学,然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看着连围墙都没有的家,看看父母那饥黄的脸、闪烁的泪眼,我二话没说,放弃了,没有再继续争取,因为争取也只是徒劳。15岁的我早已明白:在贫困的现实面前,再卑微的梦想也犹如彩云般遥不可及。姐姐已于一年前外出务工,补贴家用。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作为家中长子,我怎能再自私逃避? 开启学徒生涯 父母还是没忍心让我去工厂,尽了他们最大能力、关系、颜面,送我去了离家十几里路的一维修门店做了学徒。我也紧紧抓住了这个我认为是唯一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每天来回几十里路,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我从不觉得苦,因为深信:学会这门手艺后,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信念就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在前面指引着我一路前行。 之后的每天,我都在写写画画、拆拆装装的学习中度过。近三年的光阴转瞬即逝,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技成出师。 拥有自己的维修店 那一年,我17岁,在父母600元的资助下,开了自己的维修店。一个月后,当我把当月数倍所得全部交在父母手里时,母亲泪眼蒙蒙。与身边那些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的小伙伴们相比,这份孝心,迟来了三年。 之后的每一天,我都骑着摩托风驰电掣般奔波于城镇与乡村,穿梭于大街小巷。一台台电器的修复,既给我带来可观的收入,又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的性格。我不再自卑,变得自信,心中更是对未来充满向往与希望。 母亲大字不识,却因坚信“家有万金不如一技傍身”,而坚持让我学了这一门技能。感谢母亲替我选择这条学技之路,让我受惠至今,不愁温饱。 进入城市闯荡 那一年,我19岁,那时,电脑开始普及,网吧开始遍地开花。外面的世界,通过网络扑面而来,我的心也随之变大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经过近5年的积累,让我有足够的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在陌生的他乡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不顾父母的反对,我关了店,丢弃掉所有的客户,扔掉所有的东西以示破釜沉舟的决心,仅带着一块表,一把烙铁,一只螺丝刀,还有满满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来到了城市!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我不想再重操旧业,然而以前的认知在城市竟毫无用处。我寄居于已上大学的初中同学在外租的民房里,6个人,15平方。对于一个键盘都没怎么摸过的我来说,学习电脑维修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然而我却已无退路。 后来,我在15里路以外的电脑城,做了个无任何待遇的学徒。每天,我骑着自行车往返于电脑城。闲暇之余,我还会骑车去20里路以外的书店,快速给自己充电。每次,我都是最后一个被“赶走”的。这次的路,是我自己选的,不管前面是康庄大道,还是坑洞片片,唯有咬牙坚持。 再次拥有维修店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两年后,我21岁,盘下了的老板的维修店,此时,终于在这个城市稳住了脚。 以后的一切不紧不慢,似乎按部就班。该来的来了,该有的也就有了,凭着一技傍身,我有了自己的窝,将两轮换成了四轮,娶了自己中意的姑娘…… 我很庆幸,庆幸于当初的选择与坚持,从乡村到城市,从15岁到21岁,在维修业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用一把烙铁,划开了属于自己梦想的一片天空,从当初的家电维修扩充至如今的工控、商用、医用、车载、PC等多类型维修…… 感谢这一技之长,撑起了我的全部生活。来日悠长,维修不止,学习不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作者:迅维网论坛版主,迅维网论坛会员,ID:徐州海云弯不张。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