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返航点跳变:这个我遇到过几个,在APP里面很显著看到返航点跳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在按了返航以后飞行器向其他地方飞去导致飞丢。其实这种问题防止飞丢也很简单,因为返航点刷新的时候,APP会有语音提示返航点已刷新,另外就是多看APP的地图,若飞行器返航时不是向自己的地方飞行,在第一时间取消然后重新设置自己位置为返航点(前提是移动设备需要有GPS功能的)。 以下均被认定是客户责任的: 2,电量问题,DJI宣传的可以飞行多长时间,但是前提是理想环境下。实际上因为风力和阻力等问题,有可能飞行时间短。因此,防止没电飞丢的话:看好电量,不要飞太远。飞行器会自己算电量,若电量非常低,飞行器到了一定电量就会强制下降了。提示该返航就及时返航。 4,返航撞击,这个比例仅次于撞击,若飞行器飞到建筑物或者山的后面遗失了信号,飞行器触发返航,再加上设置的返航高度不高,因此飞行器在返航时撞击。此种情况见到的比较多,大都是绕飞到建筑物后面,图传遗失,遥控信号遗失,而飞行器返航途中高度又不够(P4的话在夜间飞行或者返航途中建筑物高度高于设置的最大限飞高度或者高于500米)。因此,在飞行时,最好先看一下飞行的环境,若有高楼或者山,建议将返航高度设置高一些,P4有避障,但是飞行器无法避开小的物体和晚上无法避开以及无法避开高于限飞高度的建筑物。 6,水面飞行掉水里,这种看论坛上比较多,主要的问题是水面飞行时为什么会掉高度。精灵3或者精灵4的高度定位方式主要是依靠气压计来测量当前高度的空气密度来计算高度,而空气是流动的,所以气压计的高度精度不可能达到厘米级别,现在的民航科技的高度也是通过气压计来检测高度,而民航每个航空层间隔的高度是1000英尺,而客机的高度只有不超过25米,在如此繁忙的空域,间隔那么高的原因只有一个:安全。如果间隔过近,气压计所测出来的误差会导致两架客机相撞。而无人机不会飞那么高,但是受空气的影响也一样非常大,特别是近地面和近水面的时候,由于螺旋桨把风吹向下面,离地面过近的时候,空气会反弹。使得飞行器下部的空气密度不均衡,气压计测算的高度就有变化,飞控就会让飞行器调整高度,如果贴近水面飞行,很容易触水。而且,也已经有过提醒,远离水面飞行,这可以当成是的“免责声明”,因此,只要你在近水面飞行,必然是自己的责任。预防的方式也很简单,离水面高一些就可以了。不要低于水面两米。(水面上,超声波测得的高度也要低于实际的高度的)。 8,P4返航避不开低电量降落,精灵4的前视避障是个黑科技,运用视觉定位,遇到障碍物会避开,特别是返航的时候。但是晚上无法运用,除了晚上无法运用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在山区飞行或者在一二线城市飞行时,飞行器避障是无法避开高于最大限飞高度的建筑物的,比如上海著名的陆家嘴地带,广州的小蛮腰,返航路线上有这个,就无法返回了。更何况是有些朋友还是设置了最大限飞高度的(设置了最大限飞高度以后是无法再升高的)。另外一些特殊的建筑,规划的比较另类,上面凸出来的那种,简直就是精灵4杀手,避障上升过程中直接撞上面凸出来的那点而炸机。所以,为了飞行安全,不要让飞行器和遥控器之间有东西遮挡,特别是建筑物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