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记本的减肥道路上,有了低功耗的移动处理器就够了吗?答案是当然不够!特别是对早期的移动处理器而言,它们的发热量还是非常可观的,笔记本 散热非常困难,需要极为夸张的散热模块才能将热量释放出去。因此,来自散热规划的改良,则是笔记本瘦身路上的另一个关键所在。 散热规划的摸索 早期的笔记本之所以笨重,就是受散热模块的拖累,笔记本 散热困难。以1999年上市的ThinkPad 600E为例,虽然此时的它已经引入了热管,但却还没能采取覆盖芯片表面的规划,散热风扇也是直接套用PC的轴流风扇,别看散热模块庞大且用料十足,但笔记本 散热效率却着实有限。 低压处理器只是基础 笔记本 散热还得靠它! 图1 低压处理器只是基础 笔记本 散热还得靠它! 图2 低压处理器只是基础 笔记本 散热还得靠它! 图3 低压处理器只是基础 笔记本 散热还得靠它! 图4 得益于超低电压/功耗处理器的出现,笔记本的散热压力大减。但是,想进一步压缩笔记本的厚度,对散热模块的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提升散热效率,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增大风量,加速冷热气流的循环。 问题来了,当不够18mm厚超极本的出现,留给风扇的厚度空间不够6mm,如何搞定风扇变小变薄而导致的风量缩水?给超薄本塞进两个涡轮风扇,让散热鳍片的面积×2,同时进一步增强风扇转速,这就是一众轻薄本们给出的答案。同时,为了提升超薄风扇的风量,降低其全速运行时的噪音,笔记本的涡轮风扇还引入了诸多改良。 低压处理器只是基础 笔记本 散热还得靠它! 图5 低压处理器只是基础 笔记本 散热还得靠它! 图6 低压处理器只是基础 笔记本 散热还得靠它! 图7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