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有写入次数限制,这是从固态硬盘进入家用市场的第一天就开始不断提及的话题。在众玩家“一代不如一代”的批评声中,闪存从SLC、MLC一直发展到了现在的TLC,制程也从34nm、25nm一直发展到现在15nm,理论擦写寿命也是一降再降。但与此同时,固态硬盘主控的纠错技术也不断提升,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当前的TLC固态硬盘耐久度也是够用的,很多媒体的固态硬盘耐久度测验都印证了这一点。

固态硬盘寿命到底有多长,取决于用户的运用方式。一般固态硬盘厂商会根据一定算法标出一个保守的写入量指标,比如Toshiba最新一代A100固态硬盘的原厂标称耐久度根据容量不一样分为30TBW(120G型号)和60TBW(240G型号)。

乍一看上去30TB的写入量好像很低,算起来每天写入量才28GB左右。实际上大多数轻度家用负载每天写入大约15GB以内,重度运用者则在40GB左右,和运用方式有很大关系。

Toshiba对耐久度的标称基于JESD219A标准。JESD219A是JEDEC发布的一套标定与验证固态硬盘写入寿命的标准,厂商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保守的标称方式以免出现耐久度不达标现象。实际上固态硬盘写入超过TBW标称值后依然能够继续用很久。 为了验证这一点,小编找来一张ToshibaA100 120G固态硬盘,通过常见的CrystalDiskInfo软件是查不到它实际写入量的。

不过我们可以运用名为Smartmontools的软件来查询主机写入量统计数据:Logical Sectors Written即主机写入扇区技术,每个扇区的大小是512字节,所以这块ToshibaA100 120G固态硬盘当前已经写入的数据总量是1.7TB左右,储存极客之前在它上面做了很多其他测验,所以尽管通电时间看起来不长,实际写入量已经相当于大家用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测验开始前记录ToshibaA100的初始性能:

耐久度测验运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软件进行,选项所有运用默认,数据为完全不可压缩类型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运用随机大小的零碎文件写入到固态硬盘,每写满一次全盘就删除所有测验文件,然后继续从空盘开始写。

经过5天左右的时间,ToshibaA100 120G固态硬盘的主机写入量已经超过了30TB:

此时A100完全正常,坏块统计依然为零,AS SSD Benchmark性能测验成绩甚至比之前还要好(测验误差):

就现在的技术来看,原厂闪存技术完全能够满足家用条件下的日常运用。虽然Toshiba为A100标注了一个保守的写入量指标,但实际运用中即便超出这个写入量,也不会被锁死,依然能够正常继续运用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