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材料检查与验收 仪表电缆验收的内容应包括: 1)按批查验合格证、出场检查报告、型式试验报告。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5023.7标准生产的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 2)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抽检的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缆无压扁、扭曲,铠装不松卷。耐热、阻燃的电线、电缆外护层有显著标识和制造厂标; 3)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满足相关要求; 4)对电线、电缆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的试验室检测。 2、仪表电缆敷设一般要求 1)敷设仪表电缆时的环境温度,塑料绝缘电缆不应低于0℃,橡皮绝缘电缆不应低于-15℃。 2)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避免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摩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当。 3) 塑料绝缘、橡皮绝缘多芯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 10 倍。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的有关规定。 4)仪表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规划文件规定。 5)在电缆槽内,交流电源线路和仪表信号线路,使用金属隔板隔开敷设。 6)电缆沿支架敷设时,应绑扎固定,防止电缆松脱。 7)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0m;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保护管以及在带盖的金属电缆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0m。 8)电缆在隧道或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电缆槽内。 9)电缆出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柜(盘)、台处以及管子管口处等做密封处理; 10)综合控制系统和数字通信线路的电缆敷设应符合规划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11)设备附带的专用电缆,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说明敷设。 12)补偿导线应穿保护管或在电缆槽内敷设,不应直接埋地敷设。 13) 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3、光缆敷设 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光纤导通检查; 2)一般情况下,光缆应敷设在专用托盘中,如与其他电缆共同敷设也应有相应隔离措施; 3)长度大于1000m的光缆,敷设完成后应检查其衰减特点,并与出厂验收文件比较,长度小于1000m的光缆也应检查连通性; 4)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 15 倍; 5)光缆敷设后,未敷设的光缆缆盘在送回仓库之前,必须进行保护,防止外力冲击及湿气进入。 4、仪表电缆在沟内、竖井内支架上敷设 仪表电缆在沟内、竖井内支架上敷设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电缆沟、电缆竖井内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除,测量定位后,才能安装支架; 2) 电缆沟、电缆竖井内支架安装及电缆导管敷设结束,接地(PE)或接零(PEN)连接完成,经检查确认,才能敷设电缆; 3)电缆敷设前绝缘测验合格,才能敷设; 4)电缆排列整齐,少交叉;当规划无要求时,电缆支持点间距水平不大于800mm,垂直不大于1500mm, 5)电缆交接试验合格,且对接线去向、相位和防火隔堵措施等检查确认,才能通电。 5、仪表电缆在电缆桥架内敷设 仪表电缆在电缆桥架内敷设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处设固定点; 2)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000mm。 6、伴热电缆敷设 伴热电缆敷设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伴热电缆安装见证过程中应提醒施工人员不要将伴热电缆在地面上拖拉,以免被锋锐物破坏。不要与高温物体接触,防止电焊熔渣溅落到伴热电缆上; 2)考虑到工艺管线的均匀受热,检查沿管道平行敷设的伴热电缆是否安装在管道下半部,尤其是管径较大的工艺管线,伴热电缆应尽量敷设在与管道横截面的水平轴线呈45度左右 3)检查直管段与弯曲处的伴热电缆是否按要求进行热补偿; 4)检查伴热电缆是否紧贴管壁进行敷设,并可靠固定; 5)检查伴热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要求; 6)对于伴热电缆长度长于管线长度的伴热电缆,会有一部分伴热电缆不在管道上而直接甩出,应沿着管子用不锈钢绑扎带捆绑在保温壳上;管线较短无法捆绑时,应选择做桥架,把多余的伴热电缆敷设在桥架中。 6)在敷设工作结束后,对伴热电缆的成品保护工作除一般包裹保护措施外,在施工较多的位置因对伴热电缆进行硬保护措施,同时加以警示标示。 7、工作重点与难点 1)电缆敷设前应重点检查所敷设电缆型号是否与规划文件相符; 2)当电缆桥架内电缆容量较多时,应提前要求施工人员电缆在敷设时从桥架内测至外侧逐层敷设; 3)检查电缆敷设路径内垂直段、爬坡及拐弯处是否采取有效绑扎; 4)在电缆敷设后,检查电缆两端是否有信息正确的识别标志; 5)安装高峰期由于大量电缆的敷设,无法对电缆进行有效的整理,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敷设时一定保证电缆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敷设及摆放,并及时进行整理; 6)直埋电缆铺砂盖板或砖时应防止不清除沟内杂物、不用细砂或细土、盖板或砖不严、有遗漏部分。 7)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防止套管防水处理不好,沟内进水。应严格按规范和工艺要求验收。 8)沿支架或桥架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排列不整齐,交叉严重。电缆施工前须要求施工单位将电缆事先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电缆敷设时,应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固定一根。 9)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防止不作剥麻刷油防腐处理。 10)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的电缆应防止弯曲半径不够。在桥架或托盘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考虑满足该桥架或托盘上敷设的最大截面电缆的弯曲半径的要求。 11)敷设过程中应检查沿敷设路径的滑轮放置是否牢固、间隔是否合适。 12)用机械敷设,应检查绞车是否装有符合限制器及拉力计。 13)敷设后检查电缆端头的防潮保护是否良好。 14)仪表电缆主要起着信号传输作用,与一般电力电缆相比芯线更易受外力损伤,对运输、安装、保存及清洁度等要求更高。 |